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年度报告

三门技师学院

2025-04-23 16:12 来源:三门县委编办
单位名称三门技师学院法定代表人吕计燕
住所  三门县海润街道三门湾大道15号
开办资金(万元)1980经费来源全额拨款
年初数(万元)4372.05期末数(万元)5405.88
宗旨和业务范围培养技师和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核电设备安装与制造、机械制造、电工电子、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职业技能培养企业在职职工高技能人才和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师资培训、鉴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1022MB0X531457举办单位三门县人民政府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一)主要职能。三门技师学院主要是培养技师和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主要开设核电设备安装与制造、机械制造、电工电子、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职业技能培养;企业在职职工高技能人才和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师资培训、鉴定。(二)机构情况。三门技师学院下设六个分院,分别是核科学与工程分院、数字商贸分院、机电技术分院、健康服务分院、金鳞分院、继续教育分院;学校设职能机构有:党委会、工会、党政办公室(人事科)、党务办公室、督查处、科研创新处、教务处、总务处、财务处、学生处、保卫处等多个职能部门,各分院下设学生科、教务科、综合科。继续教育分院下设招生处、就业处、技能鉴定所、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处及成人教育处等。(三)人员情况。2024年年末实有人数199人(不含遗属优抚人员),较2023年年末的198人,变动1人。其中:在职人员增长1人,今年新招聘4人,从卫生系统选调1人,退休1人,调出2人,辞职1人。离休人员增长0人。退休人员增长1人,主要原因:已到退休年龄,退休1人。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人社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内涵建设,较好地完成了2024年各项目标任务。(一)回顾2024,多措施并举共砥砺,成果丰硕催人进1.在深学慎思上下苦功夫,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学”字当头。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第一议题等多种形式,精准开展理想信念教育。2024年,共举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22次,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7次。坚持“融”字贯通。打造“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开展“三色德育”、“匠心党建联盟”、“三提争先”党员先锋岗等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学校党建案例获市共同富裕典型案例评比二等奖,入选县主题教育优秀案例。坚持“严”字立身。深入开展师德师风问题整治工作,全员签订师德承诺书,进一步规范教职工职业行为。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例会4次,开展“金鳞讲坛”3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2024年累计参与达750余人次。发动全校师生积极参加文明实践等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浙江平台共发布265场次活动,累计签到2288人次,活动时长13784小时。坚持“守”字固稳。领导班子积极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推动全院党员干部扎实深入地开展学习。提升学习效果,筑牢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带头干事创业。2.在担责笃行上下实功夫,持续强化工作质效统筹协调有秩有序。开展“劳模校园行”、“工匠进课堂”、“技能+”志愿服务等活动,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社团文化节、寝室文化节,引导学生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意识。学生省级以上主流赛事获奖13项,其中获第38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三等奖4项。2024年单考单招本专科上线763人,上线率达75.47%。毕业生“双证”获取率、初次就业率达100%,区域内就业率达8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95%以上。宣传工作可圈可点。一是培养文化演出人才队伍。二是打造冲锋衣产业推广队伍。三是培育畲族文化传承人队伍。成立畲族文化传播工作室,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展示活动,推进畲乡电商培训、畲乡农产品新运营等项目落地。服务保障用心用情。一是持续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实施全员安全责任制管理。二是持续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提升校园安全管理形象。三是强化全区域消防安全管理,对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宿舍楼进行定期消防巡查,及时抢修校园内消防水管漏点17处,进行消防安全演练,进一步提高了消防预警能力。3.在强基固本上下硬功夫,持续强化队伍建设立标准严肃用人纪律。突出“为工作选人、凭业绩用人”的鲜明用人导向,努力营造公开透明的选人用人环境,真正让埋头者出头、让吃苦者吃香、让有为者有位,为持续擦亮“三门职教”品牌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2024年完成13名中层干部和4名分院科长调整前的民主测评、意见征求、了解谈话等工作,推动干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拓渠道夯实队伍基石。实施高水平高质量高技能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培养和引进高技能人才,开展新进教师入职培训,以博士后工作站、名师工作室、大师工作室等高层次平台为载体,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分层分类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省内外参加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术交流、项目合作、课题项目、企业实践等方式,夯实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整体提升学院的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2024年,学校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完成各类师资培训2065人次。新增浙江省金蓝领1名、浙江工匠2名,台州市技术能手1名,三门县拔尖人才2名。抓薄弱强化专业能力。依托产业学院平台,以能力建设、共同体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模块化教学建设、凝练推广特色成果“五任务”为主线,从完善机制、方案设计、制度建设、模式创新“四维度”进行任务分析,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主线,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创新研究与实践,共研标准、共建课程、共享资源、共育人才,跨校多维互动,助力教师快速成长。2024年教师获市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3项,市信息化说课大赛三等奖3项,市多彩课堂评比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市中职学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三等奖3项,市中职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教师省级课题立项9项、市级4项、县级8项,省级课题结题9项、市级6项、县级8项,获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省职成教优秀教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教师市级以上论文获奖共23篇,获省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三等奖5篇,省技工院校教学论文二等奖5篇、三等奖4篇。强作风助力共同富裕。与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合作开设核电电气专业职技融通试点班,共招收45名学生,设立联合培养教学点,完善中高职贯通培养工作机制,构建“高职+技师+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通技术工人学历技能“双提升”成长通道,助力共同富裕、“扩中”“提低”改革。赛培融合模式被浙江卫视宣传报道。2024年社会培训共计8532人次,技能等级认定7503人次,其中,参加高级工及以上技能鉴定410人,取得证书390人(不包括在校学生)。特种行业上岗证培训1515人,取证1362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政治理论学习,系统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职业教育方针、政策,坚持系统学、跟进学、联系实际学,切实用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学生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创新。优化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精准把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锻炼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三是办学规模有待扩大。受生源数量和普职分流比例下降,近两年招生形势愈加严峻,优秀生源人数和招生人数均呈现下降趋势。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办学等项目,加大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我们的队伍。
四、下一步打算将继续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一流技师学院”建设目标,推动学校工作呈现全员给力新气象、全程竞奔新气势、全面提升新气派、全校出彩新气质,奋力谱写现代化新港城华彩篇章。第一,担当要“实”,以战略规划引领发展,确保“稳中向好”。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担当起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稳步推进省一流技师学院培育单位和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擦亮“核电品牌、智造优势、新能源特色”的金招牌。第二,站位要“高”,以量化管控强化统筹,确保“稳中有进”。进一步完善全域全员全过程的量化考核体系,细化考核指标,细化教学质量考核指标,完善学生管理考核指标,建立数据分析与反馈机制,强化激励机制,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管理成效,激发全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机制要“新”,以相融互促实现进步,确保“稳中有变”。坚持服务浙江省“两个先行”建设,立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以产教融合促发展、以社会服务求支持,深入推进“三教”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校企人员双向流动,合力打造高水平结构化团队,全力打造省域产教融合发展新标杆。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3月18日按规定申请换领新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2024年09月荣获台州市委市政府“台州市人力社保工作突出贡献集体”;2024年10月荣获浙江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浙江省总工会、浙江省二轻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四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小型家用电器制造工赛项浙江省选拔赛优秀组织奖”;2024年10月荣获全国产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产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2024年10月荣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首届焊工(智能焊接)职业技能竞赛团体优秀奖。”。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本单位通过三门县人民教育基金会接受3个企业专项捐赠收入99.9万元,相关支出41.15万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