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县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根据三门县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关于要求上报法治政府建设总结以及行政执法统计年报等相关材料的通知》要求,现将三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度行政执法统计工作报告如下:
一、本单位、本条线行政执法总体情况
三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响应国务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努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行政执法质效不断攀升。当前正在建设、自然资源、民宗、林业、应急管理、民政等24个执法领域开展1354项执法活动,行政执法改革初见成效。
(一)深化改革牵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实体化运作行政执法协同指挥中心,完成基层智治平台与“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贯通,行政执法协同指挥中心顺利入驻县社会治理中心,跨部门跨领域行政执法协同指挥体系逐步完善。
2.执法平台自建系统整合融合率100%,协查协办、联合执法、联合会商、抄告抄送响应率100%、行政处罚赋码率100%。办案系统电子签章使用率,处罚决定书平台出件率,案件文书完整率均100%。行政执法证据共享应用使用率 100%,前三季度各项证据共享应用指标均已达标。
3.创新推行行政执法案件经济社会影响评估工作机制。对存在“小过重罚”处罚嫌疑的案件进行经济社会影响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合理利用自由裁量权进行减罚、免罚,实现行政执法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截至目前,该县共召开行政执法案件经济社会影响评估会议10场,累计评估案件21起,作出从轻、减免处罚评估建议19次,共计为7家企业减免罚款150余万元。
(二)提升执法水平,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1.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在政务服务网上公开《三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重大行政决策清单》、《三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对列入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清单的决策事项,严格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进行决策,确保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并通过政务服务网公开。2024年度公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1项。
2.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出台《三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试行)》、《三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事项清单》和《三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流程图》等文件,对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拟作出的重大行政执法决定进行法制审核,并按规定程序提交班子集体讨论,形成书面报告,附卷备查。明确法制科负责本单位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的工作机构,出台《三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法制员制度》,明确各中队法制审核人员。
3.开展法制培训。我局出台《三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度行政执法业务培训计划》,利用周一学习夜和周五法律学习日,安排“一月两主题”,培训计划3月份正式施行。培训主讲人以本机关业务骨干为主,同时邀请外单位人员和专家授课。截至目前共计开展专题法制培训12场次,组织线上法律知识考试4次。同时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领导干部及公务员年度法律知识考试,参考合格率100%。
(三)加强监督制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1.深化政务公开。我局在严格执行申请公开的同时,本着应公开尽公开原则,自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行政规范性文件、规划政策、重大民生信息、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事项以及议案建议等政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打造阳光执法。
2.落实行政程序制度。我局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案件法制审核,牢把案件质量关,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使用全省综合行政执法办案平台在线办案,统一执法文书,平台使用率100%,普通案件录入率100%,实现行政处罚网上流转、网上审批和监督。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案件共立案153件,办结130件。案件领域涉及建设、自然资源、民宗、林业、应急管理、民政、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水利、教育、气象等领域。在案件办理上,能够做到主体合法、事实认定清楚、证据充分确凿、适用法律正确、执法程序合法、处罚适当、文书制作规范,基本符合案卷标准。
3.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智囊团”作用。高度重视行政复议答复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行政机关负责人按要求履行出庭应诉职责,认真落实举证答辩职责,切实履行人民法院、复议局的有效判决。2024年度,我局行政诉讼无败诉,行政复议无纠错。
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刑衔接”、执法公示等工作全年相关数据及同比变化,行政执法工作好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刑衔接”、执法公示等工作全年相关数据及同比变化
1.行政许可。三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共48项。申请1203件,受理932件,不予受理271件。准予许可932件,不予许可0件,收费151件,受理件数同比增加约87.1%。因加强执法监督及市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商户的门头店招和临时占道的申请办件数量增加,导致今年受理件数同比增加较多。
2.行政处罚。三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共承办行政处罚案件153件,结案130件,其中简易程序15件,普通程序138件,罚款总额为1324597.78元,同比下降3.39%。主要原因是在全面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当下,着力推动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在每个乡镇(街道)建立综合行政执法队,以高频率、高综合、高需求、易发现、易处置为标准,完成事项赋权,同时相关部门完成人员下沉。全县以乡镇(街道)名义承办行政处罚案件共计221件。
3.行政检查。三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共开展行政检查619次,同比增长124.27%。其中,“双随机”检查613次,同比增长222.63%;即时检查6次,同比下降88.46%;专项检查0次,同比下降100%;触发式检查0次,同比下降100%。主要原因是本机关为减少行政检查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一律预先制定检查计划,严格规范开展检查,非必要不检查,杜绝计划外检查扰企。
4.“行刑衔接”。三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本年度在办理行政执法案件过程中未发现涉嫌刑事犯罪的案情。同时,“行刑衔接”反向运行机制保持顺畅,共收到检察建议书2份,对人民检察院不予起诉的违法行为给予相应行政处罚。
5.执法公示。三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强化事前公开,在三门信息公开网和浙江政务网上公开本机构基本情况、权力事项清单、行政执法统计年报等情况。坚持规范事中公示,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办案实务》要求规范执法,贯彻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和持证上岗制度。坚持加强事后公开,在浙江政务网上进行处罚结果信息公开,同时为保证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公开准确性,我局倒查近五年处罚结果公开信息,做到及时更正。
(二)行政执法工作好的做法
1.推进数字执法工作。实体化运作行政执法协同指挥中心,完成基层智治平台与“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贯通,行政执法协同指挥中心顺利入驻县社会治理中心,跨部门跨领域行政执法协同指挥体系逐步完善。执法平台自建系统整合融合率100%,协查协办、联合执法、联合会商、抄告抄送响应率100%,行政处罚赋码率100%。办案系统电子签章使用率,处罚决定书平台出件率,案件文书完整率均100%。行政执法证据共享应用使用率100%,各项证据共享应用指标均已达标。
2.加强法制审核工作。在每个中队设置法制员,发挥法制员的监督和审核作用,强化案件主体资格、证据、程序、法律适用等核审关,及时监督改正问题,普通案件的法制审核率达到100%。对执法办案质量和办案数量实行量化考核评价,坚持平时督查、季度评查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办结案件考评和在办案件考评相结合,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实现执法质量考核监督工作动态化、常态化,逐步实现了以执法质量作为考核中队长、检验执法队伍、衡量工作的评判标准。
3.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智囊团”作用。高度重视行政复议答复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行政机关负责人按要求履行出庭应诉职责,认真落实举证答辩职责,切实履行人民法院、复议局的有效判决。组建公职律师工作室,3位公职律师积极履行职责,2024年度,我局行政诉讼无败诉情况,行政复议无被纠错情况。
4.规范开展案卷评查工作。对案卷进行评查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执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行政执法质量,促进依法行政。借每季度执法质量考评之机,我局充分借鉴其他县区单位优秀案卷,并对评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作出整改,案卷质量显著提高,装订愈加规范。截至目前2次参加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法质量考评,三门局共计抽取案卷10卷;参加全县行政执法案卷评查1次,抽取案卷10卷;局内组织案卷评查1次,抽查案卷75卷。
5.严格持证上岗和证件管理制度。严格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和持证上岗制度,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三门执法局现有129人依法取得了行政执法证,一线持证上岗率100%。
(三)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
1.执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局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执法队员业务素质不高,对法律法规掌握不够熟练,办案能力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在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执法质量考评中,我局综合考评成绩不够理想。从行政复议被纠错的案件中,也反映出执法人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执法上不够规范的问题,重点表现在对复杂案件整体研判能力不足,证据意识不强。
2.“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制度有待完善。在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改革中,存在统筹协调不够有力、协同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部门职责不清晰的问题。一方面没有完全健全部门机制,压实部门责任,部门之间不敢作为、互相担当,导致职责厘清、部门协作等方面出了问题。同时乡镇(街道)承接改革的压力很大,新组建的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队伍融合难度很大,乡镇(街道)以自己名义开展执法,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提高过程。另一方面督促检查的效果不够有效,部门、属地的监管责任没有到边到底。同时存在法制审核力量薄弱的问题,面对繁琐的日常工作以及高质量的法制审核要求,往往显得力不从心,需要进一步补强。
三、下一步措施和建议
适应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新要求、新特点,主动作为,创新发展。建立健全全县综合行政执法业务指导体系、综合考评体系,完善督导考核措施。借助指导办职能,发挥执法协调指挥中心的作用,不断优化、整合执法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更优的协作、更好的成效推进行政执法改革成果落地见效。在建立“行政执法案件经济社会影响评估”机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更多具有三门特色的“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县域样本,激励干部在依法依规、严守底线前提下,主动作为、敢于探索,保证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附件:1.2024年度行政许可情况统计表.docx
三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