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三门 >> 人文三门 >> 村有名堂

村有名堂|跨越千年,三门老宅上的独有浪漫

2024-07-30 15:42:44 来源:掌上三门

石窗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组成部分,古代先民将普通的石板刻上鸟兽、图案、文字和人物,形象生动,纹饰朴素,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

三门先人大多逐水而居,沿海、临港一带村落棋布,因风盛雨沛,空气湿润,木质构件易受腐蚀,故而民居外墙、房壁下部及庭园多以石块、石板砌墙铺地。

三门湾畔多高山峻岭,海盗土匪猖獗,以采光、通风为目的,兼具耐用、防盗、防火等功能的石窗便应运而生。

蛇蟠岛上盛产色泽瑰丽、石呈赭红、纹路细腻、质地适中的“蛇蟠石”,更是为三门石窗的创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门石窗起始于南宋,与木雕窗、砖雕窗同时用于民居及园林建筑中。到明清时期,在三门及宁波、绍兴、温州、台州等地广泛使用,并影响苏、沪、杭等地区。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使三门石窗历明、清、民国而不衰,成了三门湾畔必不可少的建筑元素。

三门石窗图案丰富、造型多样,分为文字纹、几何纹、铜钱纹、龙凤纹、人物纹、动物纹、花草纹、一根藤纹、八宝纹等九大类。它们有的朴拙、粗犷,有的精细、考究,内容题材丰富,寓意深远,广泛记录了民间老百姓的宗教信仰、生活理想、文化观念、审美趣味,其核心文化体现了“和合”思想,显示了中国文化特有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体现了三门湾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

三门石窗是装饰性雕塑,它以立体透雕技法为主,保留蛇蟠石天然纹理色彩和刀工技法,形成了一整套的镂挖、起地、刻线、钻眼、打磨技术,流程可分为采板、打磨、画样、上样、雕刻、镂空、修光等七道工序。

古时,三门人将采石、砌墙的工匠称为“粗石工”,而将石雕工匠称为“细石工”。“细石工”大都多才多艺,不仅善雕石窗,还会雕石人、石兽、蟠龙、花草、石础、石凳及石门、石桥等构件。鼎盛时期,三门“细石工”数以千计,最为著名的是清代张宗足、徐小能、徐宗齐、樊建国、樊新棋等。

三门石窗不仅载入《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2007年,还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韵古香的三门石窗,沉淀着传统文化的美,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或文化趣味的教科书,更是解读三门湾人文风貌,研究三门湾地域民俗文化,极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透过三门石窗,看到了三门地域极具特色的灿烂历史文化,看到了三门人民深沉博大的文化胸襟和刚柔相济的人文品性。

三门石窗分类

01

几何纹石窗

几何纹窗花以线条疏密、曲直、正斜、断续的表现形式和对称、均衡、衬托等布局手法,营造了或庄重或灵动、或富贵华丽或清雅简朴的种种美感。

02

铜钱纹石窗

以外圆内方的铜钱为形象组合而成,因“钱” 谐音“前”,钱孔似眼睛,意即“财在眼前”,又多与“蝙蝠”“喜鹊”“卐”字等组合,有“福在眼前”“ 喜在眼前”之意,使钱纹窗更显吉祥、喜庆。

03

一根藤纹石窗

以藤本植物为原型,以一条藤状曲线的缠绕来构图,既达到了形式上高度简洁的美,又十分鲜明强烈地表达了人们对于生命(长寿)、子孙(繁衍不息)、家族(兴旺不衰)的美好祈愿。

04

花草纹石窗

“花草纹”取材多样,有蔓草(卷草、香草)、缠枝花、宝相花、荷花、菊花等几类。爬蔓类植物能攀附他物蔓延生长,有很强的生命力,三门方言“蔓”与“万”音近,于是,就被赋予了“长久”“长寿”、子孙(家族)兴旺之类的吉祥意义。

05

龙凤纹石窗

三门民间认为山有山龙,海有海龙,把闪电称为龙闪,哪方天空起云下雨就认为是哪方龙行的雨。因龙的线状形体十分符合石窗的需要,故而被广泛应用。

06

文字纹石窗

石窗文字内容最多的是福、禄、寿,其他也都是吉言吉字,如龙、舞、魁等,表示一种崇拜,同时寄寓一种祈祝。

07

人物纹石窗

人物窗花题材有“三星”(福禄寿)“八仙”“刘海戏金蟾”等民间传说和“状元及第”等戏剧故事。除了表现长寿、富贵、升官等愿望之外,也表达了百姓的文化审美情趣和传统道德观念。

08

八宝纹石窗

用特定的器物表示各种吉祥意义,八宝纹寄托的主要是对儒、释、道文化的尊崇和祈求仙佛高人佑护,驱邪迎祥、兴旺发达的愿望。

09

动物纹石窗

以狮子、蝙蝠、鹿、喜鹊等动物形象寓意,是民俗文化常用表现手法。“狮”与“事”谐音,有“事事如意”之祈愿。蝙蝠的“蝠”与“福”谐音,表示迎福、多福之愿。蝙蝠喜倒挂,又成了“福到”的特定形象。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