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浙江省三门县珠岙镇石马村东部,掩映在岁月的深处有一座庄严而精致的建筑——石马郑氏宗祠。
它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和历史的沉淀,于清嘉庆六年(1855年)得到了精心的重修, 1981年,为了更好的保存这一古建筑,重建东厢房,2018年,经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祠堂得以彻底修缮,焕发出新的生机。
郑氏宗祠坐北朝南,庄严对称。其通面阔23.16米,进深达28.18米,占地面积为652平方米。
宗祠的整体结构为砖木结合,采用传统的四合院式布局,前后两进,左右分置两层厢房,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和深邃哲思。
进入宗祠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厅,三开间的宽敞空间,檐柱上栩栩如生的狮子、鹿等浮雕彰显着匠人的精细工艺。
而悬挂在明间额坊上的“郑氏宗祠”木匾则默默诉说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
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那独具匠心的戏台与连廊设计。戏台紧邻明间后檐,与连廊无缝连接,屋顶横架于门厅与正厅之间,呈独特的“工”字形结构。
戏台本身为无勾栏、无藻井的四柱方形平台,简洁而不失大气。站在戏台上,似乎可以穿越时空,听见往昔戏曲的悠扬。
正厅更是宗祠的精华所在。三开间宽阔的空间,梁架、檩条构建精巧,尤其是轩廊的大小卷棚顶设计,展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
横梁轩梁各二根,圆形梭柱,石板铺砌的阶沿,单檐硬山顶,每一处细节都流露着古人的智慧与审美。
西厢房面阔五开间,二楼还设有木围栏,虽东厢已改建为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但天井中鹅卵石的铺砌依旧让人感受到那份传统与坚固。
整的布局、讲究的构造、完好的保存,使得石马郑氏宗祠在2011年7月27日被公布为三门县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当地乃至远方来客探寻古建之美的重要地标。
这不仅是一座宗祠,更是一个传承文化、连接历史与现代的桥梁,等待着我们去细细品味、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