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宏,原名章宏汝,三门县海游镇人,生于1922年1月,出身农家。父亲早逝,章宏为长子,弟妹四人,母亲一人抚养四个孩子,家境十分贫困。章宏自海游小学毕业后,一度辍学。抗战开始后于1938年下半年,海游才有了中学——上海侨光中学海游分校,学校就设在章宏家的门口(即现在海游小学),他才进中学读书。初中毕业后,进中门刘家古华高级中学读高中。1941年11月章宏奉命撤离浙东,赴苏中根据地参加新四军一师工作。
海游地处三门湾畔,日寇飞机常来骚扰,海游曾多次遭敌机轰炸。青年学生爱国热情高涨,侨光中学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在进步同学影响下,章宏积极参加活动。1939年上半年,部分教师反对学生搞抗日宣传活动,想把侨光中学迁出海游,以夺取学校领导权。党组织为了保住这块宣传阵地,指定初三学生肖木(中共党员)领导“反迁校”斗争。章宏和肖木原是海游小学同学,平时一起做功课,切磋学业,关系甚密。肖木在侨光中学读书期间,就寄宿在章宏家,同吃、同住一室,是为挚友。“反迁校”斗争展开后,章家就成了斗争的活动中心,章宏也成为活动骨干,参加了全校大罢课。同年暑假,上级党委派王家扬、俞圣舟和肖木三人成立海游第一个党支部,公开以“海游暑期服务团”名义,领导并组织海游暑期抗日宣传活动。章宏参加了演出队,赴四乡轮流演出,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10月,章宏任海游区委书记、三门特派员。
1941年12月参加新四军工作后,分配在一师师部,长期在师长粟裕将军身边工作。历任新四军一师调研员、一师侦察参谋、情报站长、一师直属机关党委委员、副书记;1944年春任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参谋兼情报站长;1945年春任新四军华中军区司令部侦察连长;1946年夏,任第三野战军侦察营长、三野先遣纵队侦察营长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章宏随军南下上海,任华东海军司令部警备营长、东海舰队司令部情报处副处长、处长,东海舰队司令部办公室主任、东海舰队福建前线基地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党委常委等职。
章宏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忠心耿耿,出生入死。他参加过许多重大战役,如1944年3月的苏中地区的车桥战役,同年底随主力部队南下浙西搞开发工作,他负责侦察任务,参加了浙西的孝丰战役。日本投降后,他任华东野战军侦察营长期间,深入国民党统治区,打击敌人小股部队,捕捉敌人零星人员,收集情报。1946年夏,国民党发起内战,他参加了由粟裕司令员指挥的威名远震的苏中地区“七战七捷”和宿北战役,均取得重大胜利。1947年初,他参加了山东的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有名战役。特别是孟良崮战役,全歼了全副美式装备的号称国民党王牌军的74师,全国解放区军民精神为之大振。为了配合第二野战军南下作战,他参加了开封战役、睢杞战役。1948年冬,为第三野战军先遣部队南下作战,章宏担任侦察任务。他几次渡过长江侦察,出色完成任务,确保了先遣部队顺利渡江,受到三野司令部表彰。在此期间,他还率领一个营的兵力在淮南地区与敌方五个团遭遇,打垮敌人,保证了第三野战军“前委”首长(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为总前委,负责华东前线作战的指挥部)安全突围。由于他作战勇敢,身先士卒,受到三野司令部的嘉奖。
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章宏率领两个连去海军,参加海军建设工作。初在上海海军基地工作,后调往福建前线基地。他参与组织和指挥了1958年的炮击金门、参加过1965年的“崇武海战”及“反小股”斗争与“7713”工程等。蒋介石去台湾后,常组织小股部队扰乱沿海,福建首当其冲,章宏负责“反小股作战”,任务繁重。他工作兢兢业业,刻苦认真,勤于用脑,不断总结“反小股作战”经验,提出了“跳蚤式”作战方法,屡获成功,被誉为“反小股作战”专家。他为中国人民海军发展壮大、保卫海疆、捍卫祖国领海主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章宏忠于人民、忠于党、忠于共产主义事业。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严于律己,诚恳待人。他以自己一生实践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誓言。
章宏于1983年离休,1994年11月病逝于上海。为悼念好友,许多战友、同事赠送挽联、挽彰,有的赋词相忆,我也曾赋《忆秦娥》一阕:
西风烈,申城三九鹅毛雪。鹅毛雪,悲如潮涌,泪飞伤别。 当年烽火频奏捷,时今仙逝心欲裂。心欲裂,音消容散,哀歌声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