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祥(1907—1930),名梦熊,三门县珠岙村人。幼年丧母,由祖母和婶母抚养长大。7岁入学,品学兼优。1926年考入浙江省笫六师范学校(台州中学),1927年初,在校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下半年,受党、团组织指派,弃学回乡,任共青团珠岙区委书记。在珠山小学以任教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创办农民夜校,宣传革命道理,发动农民开展抗盐税和提高雇工工资的斗争。带领农民烧毁举目桥盐警营房,到青山口阻截出口茶叶,迫使茶商提高茶农工资。
1928年亭旁起义时,珠岙、桑州、天台、临海各地农民二千余人汇集珠岙,推选陈祥为珠岙路红军临时总司令,响应亭旁起义。
亭旁起义失败后,陈祥与包定调天台县工作,陈祥化名吴可畏,任共青团天台县委书记。1929年3月,和包定赴杭州找浙江省委请示工作,在武林路被捕,囚于浙江陆军监狱。在狱中自称“吴可畏”,受尽酷刑,坚贞不屈。于1930年6月在狱中被折磨致死,年仅23岁。
陈祥年少时聪颖过人,学习十分用功,成绩品行均列甲等。与同学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帮助同学也热情诚恳。因此,他不仅受到学校教师的表扬,也倍受村民交口称赞,评价他是个“少年老成的好孩子” 。
1919年,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爱国热情感染着陈祥,他和笫六师范的同学一起到珠岙、海游游行,抗议政府签订卖国条约,发出救国怒吼。他开始明白国家民族落后贫穷就要遭受列强欺凌的道理,他立志要做一名教师,向民众传播进步思想和文化知识。在当时,民间流传 “七讨饭,八教书” 的说法,有人问道:“读书是为了做官,或是谋个上等职业,你为什么要做教书匠呀?” 陈祥说:“我们国家受列强侵凌,就是因为不发达;我们穷人受欺侮,因为没文化;教书虽苦,可以培养年轻一代救国家;有了文化就不受欺压,这点苦我不怕。”
1925年6月,上海“五卅”惨案传到台州,珠岙、海游等地青年学生举行集会游行,并组织宣传队编排小戏曲到高枧、西陈等乡村演出。陈祥以他的艺术天赋成了宣传活动的主角,他不但在节目中扮演主要角色,而且还兼吹小号,台前幕后上下忙碌。这些活动,锻炼了陈祥,也让大家了解到他组织和宣传才能。
陈祥在浙江笫六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学校里地下党组织活动已十分活跃。共产党员戴邦定担任该校校长,并聘任了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知识分子为教员,并建立了党、团支部。陈祥在这些进步教员引导下,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进步很快。1927年3月,校长戴邦定和教员张崇文介绍他参加了CY(共产主义青年团)。
“四·一二”政变后,临海党团组织遭到国民党当局清洗,六师首当其冲,校长戴邦定被撤职并遭通缉,在校有影响的共产党员和进步教师遭清洗或缉捕。陈祥则被校方以“不守校规,参加赤化宣传”为名开除。
陈祥离开六师以后,经同学介绍来到悬渚小学教书。他不仅尽心尽职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灌输进步思想,还经常向民众宣讲革命道理。当时,农村中封建迷信十分盛行,为了破除封建迷信,每次外出,遇到“老爷殿”(乡村小庙),就必将里面的泥菩萨敲掉鼻牙,挖掉眼睛,断其手足。有一日还把白鹤大帝“金身”用绳子吊在戏台上,向群众宣讲:“你们看,神佛连自己也保不住,他们怎么能保佑我们?世间没有救世主,争取自由幸福得靠自己双手。” 这次演讲对群众震动很大。特别是青少年,更认为讲得极有道理,陈祥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偶像。
1927年9月,共产党员叶其萋任珠山小学负责人,他与中共宁海县临时县委书记杨毅卿取得了联系,调陈祥回珠山小学任教。他们以小学为基地,建立起珠岙党、团支部,陈祥任CY支部书记。接着,他们在学校里办起了平民夜校,宣讲革命道理,组织农民协会,发展农会会员,培训骨干,吸收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同年底,中共宁海临时县委为贯彻中央“八七”会议精神,根据省委“复兴与发展革命事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到农村” 的指示,确定把宁海的革命重点放在南乡亭旁和西乡珠岙等地。1928年1月前后,县委领导杨大才在珠岙召开了党团员扩大会议,成立了珠岙党团区委,陈祥为CY珠岙区委书记兼地下党珠岙区委委员。
陈祥担任珠岙党团区委负责人之后,工作更加繁忙,他日间给学生上课,有空以家访形式去群众家中宣传发动。夜里在平民夜校给积极分子宣讲革命道理,午夜又得给学生批改作业和备课,工作经常通宵达旦。学生在他的引导下,绝大多数参加了少年先锋队,为革命运动站岗放哨,送信、传递情报。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上级及外地到珠岙来联系工作的同志来往频繁,接待的任务大多落在陈祥的肩上。他把客人带回自己的家中,尽其所有热忱招待。为了保障同志们安全,同他们认亲戚,认师友,并安排他们住宿在比较安全的地方。而他外出工作,经常挨冻受饿。有一次,他随县委杨大才连夜徒步赶往县城,走了90里路,拂晓才到城边,又饥又渴,就摘几片菜叶包了雪团充饥。
1982年3月间,中共宁海县委指示要组织农会发动农民开展“平粜,减租”,以经济斗争逐步引升到武装斗争。珠岙区是山区,土地少,粮食不能自给,村民大都以挑盐贩卖为生。挑盐税重利薄,如逃税则冒风险。国民党当局在珠岙举目桥建有一间税屋,税警经常深更半夜出来抓私盐,收盐税。珠岙党团区委决定发动农民开展抗税斗争。4月间,陈祥率二三十个党团员和积极分子借夜色掩护逼近举目桥税屋。陈祥率先点燃税屋,又在外边鸣枪警告。由于引火工具不好,税屋的火不久就被扑灭。此次行动,虽然没把税屋完全烧毁,但给广大群众以极大鼓舞,而税警自此之后,再也不敢住在举目桥税屋,也不敢夜里出来抓私盐和收税了。紧接抗税斗争后,区委又发动了群众进行增加担茶工资斗争,又取得了胜利。从此,农民协会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提高,贫苦农民纷纷参加农民协会,到5月中旬,已发展到近千人,连有些富裕农民也争相参加农会。珠岙的土豪劣绅不得不收敛自己的劣行。农民们说:“他们现在也要看农会的脸色行事了。”陈祥怀着喜悦的心情,挥笔作诗:“赤日当空照,红花遍天下,奴隶翻身日,福享千万家。”
在组织农会开展斗争的同时,陈祥与区委领导人积极贯彻 “八七”会议“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革命武装”的方针,组织了一支250余人的农民武装,进行思想和军事培训。他们筹措资金,购得几支快枪(步枪),筹集猎枪,打造大刀、长矛,为配合亭旁起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928年5月26日,亭旁起义军在总指挥包定率领下,一举占领了重镇亭旁,建立了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珠岙、桑洲、前童及天台洪畴戴、欢岙,临海大田、两头门等地千余农民武装汇集珠岙,声援亭旁起义军。27日夜,他们在珠岙叶家祠堂集会,陈祥在会上作了战前动员和形势演讲。会后,农民武装一致推选陈祥为珠岙路红军临时总司令。陈祥当即决定率部赴亭旁支援亭旁起义军。就在临出发时,接到情报,闻悉亭旁起义军已撤向山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县委指示,保存革命力量,珠岙义军疏散待命,党团骨干也分散隐蔽。
亭旁起义失败后,亭旁,珠岙革命群众遭到国民党当局的镇压。陈祥遭到国民党省政府通缉。他改名为吴可畏,与包定,叶其萋等一道赴天台县工作。
天台县党组织创建较晚,工作经验不足,党团组织活动也不活跃。陈祥,包定等到天台后,天台县委请他介绍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经验,传授工作方法。陈祥,包定他们还同天台县委同志一起,日里编写、刻印、宣传资料,晚上到附近乡村召集群众大会,宣传革命道理。在他们帮助下,天台党团组织活动很有起色,群众斗争情绪十分高涨。他们在天台坎顶、前洋潘、崔岙等地,恢复党团组织和农会组织,着手组建农民武装。
由于包定、陈祥他们长期活动于偏僻山区乡村,久未与上级取得联系,经县委研究,决定直接去杭州找省委汇报请示工作。1929年3月28日,陈祥和包定出发到嵊县,发出密写信与省委机关联系。3月31日,他们抵达杭州,再次发信省委机关,告知联络地址。谁料原省委机关在2月已被国民党破坏,他们所发信件均被截获,暴露了在杭州的居住地点而被捕。
陈祥被捕后,关押在杭州浙江陆军监狱中,他多次受到严刑拷打,但他从不吐露党的机密,甚至自己的真实姓名都未交代。由于他在狱中受到非人的摧残,身体十分孱弱。1930年6月,他父亲陈宏华接到他的判决书后曾去杭州陆军监狱看望他,只见陈祥夏天里还穿着棉袄,脸色苍白,直冒虚汗。陈祥同他父亲说:“我叫吴可畏,竹墩人,他们说我是陈祥,珠岙人,我不是的,我没有参加暴动,这里的人我都不认识,我多次屈受电刑,老虎凳。”他还说:“孩子好么?要绣花(陈祥妻)把他养育成人,取名陈定日。我很怕冷,下次来带点姜汁给我吃。”谁知他父亲转次带来姜汁看望他时,陈祥已被国民党折磨致死,死时年24岁。
陈祥烈士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无畏的一生,他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是永远值得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