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将“四好农村路”与美丽乡村建设、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数字化改革深度融合,助力农村地区致富。今年,获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省级试点单位,“农村公路项目管理”入选省交通数字化改革基层与社会试点项目。一是打造乡村产业致富路。投资1.3亿对35公里亭流线全线进行路面拓宽、白改黑、绿化景观打造等,建设观景平台和公路综合驿站,盘活沿途岩下潘村、芹溪村等乡村旅游资源,形成“美丽公路+全域旅游”模式,提高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等新业态的招商引资能力。如岩下潘村从空心村转变为中国最美村镇、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村共有40户村民经营民宿,户均收入27万元,带动600余人就业,日均游客量达500人次以上,旺季可达3000人次。二是铺就乡村商贸流通路。健全沿线乡镇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和配送网络体系,运用客货邮一体化、城乡货运公交、农村物流班车、小件快运等物流模式,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农村交通运输网络,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为牡蛎、青蟹等特色小海鲜及豆面、油菜等农产品运输提供交通绿色通道。三是架构乡村智慧管养路。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将“五网合一”智慧农村公路管养平台迭代升级为农村公路管养平台2.0,整合跨部门线上数据,充分发挥“交通+乡镇+群众+企业”四个主体融合治理优势,推进体制改革和流程重塑。全面推进硬件设施改造提升,通过太阳能一体化智慧路灯、行车动态反馈仪、边坡稳定性监测系统等,加强对道路环境、安全稳定性的智能监测管控,实现管养智能化、数字化、精准化,提升公路安全水平。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