湫水大峡谷始发于湫水山脉的东麓,为一条长达十余公里的窄谷,有目前浙江保存最大的次生阔叶林,面积有3万多亩。山顶有黑松,短叶松,金钱松,马尾松等高山树种。山腰有杉木,木荷,山刁樟等阔叶林树种,有成片的橡仁及映山红等灌木丛。下层有板栗,野桃,猕猴桃,柑橘等经济类作物。所产的“珍眉”、“秀眉”茶为茶中精品。此外这里还盛产金银花、七叶一枝花、独叶一枝花等药材,是著名的药材生产基地。
这里茂密的阔叶林中还生长着上百种野生动物。溪中所产的香鱼,鱼身细长,香而不腥,被称为鱼中精品。谷底是一条自上而下,自西向东的大岙坑,长15公里,终年泉水长流。坑中布满了鹅卵石,大小形状不一,色彩光泽各异;卵石长年累月经流水冲洗,光滑可鉴,形成了许多象形石。
大岙坑最著名景点当数龙游涧、含珠潭和九叠泉。龙游涧涧底是一整块宽15米,长约100米的白色岩石,而中间底部宽约60公分,长十余米的岩石,呈现黑色,形如龙鳞纹。据说是源头处龙潭内的湫水山龙游出去留下的痕迹。含珠潭系两巨石夹一块珠形卵石,水流只能从珠旁孔隙中通过,水势湍急,形成上下两个深潭,水深约三四米。九叠泉在龙游涧之上,泉水冲击形成一个个深潭,水深不一。
大岙坑近源头有一潭,俗称湫水山第三龙潭,又名玉溪潭。潭上悬崖壁立,瀑布飞挂,俗称湫水白帘。沿潭而下有一段长百米,宽五米的山涧,其上山岩险峻,树木茂盛。
民间有关湫水山龙传说甚广。因湫水山龙名叫玉溪,所以第三龙潭又叫玉溪潭。湫水山脚旧有玉溪寺。旧时每年七月二十四,村民都会去龙潭拜祭(或)求雨。除龙潭瀑布外,峡谷内另有双折瀑两处。一处源于双尖山,另一处源于王戏梁的滴水岩瀑布,坑水从滴水岩倾泻而下,形成上折20米、下折30米的双折瀑奇观。下面有一数丈见方的深潭,不知其深几许。大岙坑流入白溪,白溪入海口即是横渡镇铁场滩,又名牡蛎滩,盛产牡蛎及鱼虾蟹蚌蛤等多种海鲜。湫水大峡谷汇潭、瀑、岩、峰、林、泉于一体,集清、幽、秀、雄、奇、险于一身,宜于旅游、休闲、避暑、疗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