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级部门信息公开 >> 县公安局 >> 工作规则
索引号11331022762519714P/2014-20085 文号
成文日期2014-11-30 10:43:19 发布机构县公安局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组配分类工作规则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 信息索引号:

    11331022762519714P/2014-20085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县公安局

  • 成文日期:

    2014-11-30 10:43:19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三门县公安局派出所岗位职责、标准

2010-12-01 00:00 来源:县公安局浏览次数:

三门县公安局派出所岗位职责、标准

 

民警岗位标准,根据不同民警的岗位职责而确定,具体指不同岗位的民警从事公安警务活动和自身建设中必须达到的规范要求和标准。

 

一、所长岗位

岗位职责:

(一)领导和组织派出所的业务、行政、政治工作,正确执行党和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坚决执行上级的决议和指示。

(二)根据上级的决议、指示,制定派出所工作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工作,定期研究、及时反映敌情和社会治安情况。

(三)带领和组织全所民警深入派出所辖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辖区苗头性治安问题,分斐原因,制定对策,严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等各项措施。

(四)注重加强公安机关内外协调配合,建立良好警察公共关系。

(五)组织民警协助上级公安机关各业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开展社会治安管理相关工作。

岗位工作标准:

(一)每日通过例会或网上督办,简要安排每日工作;每日召开一次工作例会,点评周完成工作情况,布置下周工作要点;每月召开一次所务会,对全所民警当月工作完成进度及质量进行总结讲评,分析原因,指出不足,提出下月工作目标。

(二)每日上网查收上级公安机关的研判指令和预警通报,了解辖区及周边治安发案动态;运用警务综合信息系统及时进行网上业务审核。

(三)每周组织分析一次辖区治安、交通安全及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打防控管工作措施。

(四)每周抽查辖区巡防工作不少于2次,每月参加辖区治安巡逻或清查行动不少于2天,每天不少于5小时。

(五)每周组织一次内务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

(六)每周安排不少于半天时间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七)每月网上抽查三分之一民警工作日志,及时掌握民警勤务状况,督促民警完成各项工作指标。

(八)每月收集上报社情民意信息不少于规定数;每季被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录用信息不少于规定数。

(九)每月向所内民警报告一次履行职责情况,自觉接受民警监督;每半年召开一次辖区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群众代表、特邀执法监督员参加的座谈会,报告工作,征求意见。

(十)每季度对全所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一次盘点,对照全年工作目标,调整工作部署,确保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十一)组织民警及时妥善处置辖区内群体性事件等突发性事件。

二、教导员岗位

岗位职责:

(一)教导员和所长共同负责派出所各项工作,侧重于队伍建设方面。维护班子团结,主动与班子成员交流沟通,共同做好派出所各项工作。

(二)根据上级各个时期政治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所队伍实际和中心工作,制定思想政治工作的计划、目标和措施,并做好深入的动员部署。

(三)定期组织民警学习政治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学习公安业务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民警的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树立民警良好形象。

(四)检查民警执行政策和遵纪守法情况,及时纠正不良影响,教育民警、辅警自觉维护公安机关形象,做好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队伍不发生违法违纪问题。

(五)做好党(团)支部工作,健全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党、团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扬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做好发展对象的培训、考察工作。

(六)抓好民警岗位责任制的检查、督促、考核、评比工作,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调动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广先进的工作经验。

岗位工作标准:

(一)每日检查一次所容所貌、民警警容风纪和窗口服务工作。

(二)每日检查民警值班备勤落实和接处警工作开展情况。

(三)及时收集掌握民警、联防队员的思想动态和好人好事,做好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

(四)每周检查一次所内装备、设施和小食堂伙食情况。

(五)每周组织一次学习教育,并利用所务会对民警队伍状况作一次讲评。

(六)每周安排不少于半天时间接待群众来访,及时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队伍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七)每月组织一次对辖区境外人员和涉外单位管理情况的检查活动。参加辖区治安巡逻或清查行动不少于2天,每天不少于5小时。

(八)每月收集上报社情民意信息不少于规定数;每季被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录用信息不少于规定数。

(九)每月通报一次队伍建设情况,组织一次警示教育;

(十)每月按计划组织开展民警岗位练兵活动。

(十一)每月向民警报告履行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情况、接受民警评议和监督。协助所长每季度召开一次辖区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群众代表、警纪行风监督员参加的座谈会,报告工作,征求意见。

(十二)每季度至少主持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为党员民警上(或组织)一堂党课;每半年主持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

(十三)每月对民警绩效完成情况进行一次网上督查,对绩效列后的民警进行重点帮扶。

(十四)每季分析一次队伍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制订整改计划,向上级公安机关政工部门报送1篇有关队伍建设的调研文章,每半年报告一次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十五)每月找民警谈话不少于1次,每季对民警家庭户访一遍,及时了解民警家庭情况和八小时以外交往情况。

(十六)组织和参与辖区内群体性事件等突发性事件的处置工作。

(十七)组织民警开展一户一策一干部“情暖农家”等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

(十八)所长不在时,主持所内日常工作。

 

三、副所长岗位

岗位职责:

(一)协助所长、教(指)导员抓好全所的业务和队伍建设工作。

(二)根据任务分工,履行相应岗位民警的职责,组织和带领分管岗位的民警完成相应的岗位任务。

(三)参加派出所值班、备勤,积极履行带班所领导职责。

岗位工作标准:

(一)根据本所业务工作,结合分管工作的实际,制定分管工作的计划、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措施,逐项抓落实。

(二)定期研究分析辖区的敌社情,及时掌握辖区刑事发案的特点、规律和犯罪动态,组织落实相应的打击、防范措施。

(三)组织民警侦破一般的刑事案件,参与重大案件侦查,掌握各个案件的进展情况,积极协助上级刑侦部门侦破大案、要案。把好调查取证和执法关,确保不发生错抓、错拘和刑讯逼供等违法违纪问题。

(四)做好派出所刑侦基础工作,包括特情管理、防范控制、刑嫌调控和情报资料的搜集工作。年初定出指标任务,平时跟踪落实,每季度检查考核一次。

  (五)组织民警查处辖区内治安案件,做好公共复杂场所和重点部位的管理防范工作。

  (六)带领民警管好特种行业,提出针对性防范管理的意见。

  (七)分管社区的副所长应同时负责一个社区的管理,并有效开展责任区管理与防范工作,完成社区民警岗位工作目标。

(八)按时做好审核、审批工作,参加派出所值班、备勤,积极履行带班所领导职责。

  (九)协助所长、教(指)导员做好全所民警的思想政治工作。

(十)完成分管业务的岗位民警的共性任务。

(十一)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四、内勤民警岗位

岗位职责:

(一)负责办理居民常住户口、身份证件、境外人员暂住登记;

(二)负责公安派出所工作情况、统计报表的汇总、整理、上报;

(三)传达、督办、反馈上级公安机关和所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四)负责公安派出所的档案管理工作;

(五)管理公安派出所日常内务、警用装备、后勤事务。

岗位工作标准:

(一)每日收集、编写各类工作信息,并输入警务系统上报,保证上报信息质量。

(二)按时提供、统计上报各类业务(含户籍)数据、报表,完成各种工作汇报材料等。

(三)每月书面整理分析一次本所工作情况和辖区社会治安情况,提供所领导和上级公安机关。

(四)每季向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上报经验工作简报、信息不少于规定数,被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录用信息、被县级以上新闻媒体录用稿件不少于规定数。

(五)每日检查所容所貌、值班落实、保密工作等。

(六)每日网上签收职能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督办任务、工作指令等。

(七)负责所内印章、法律文书保管,及时准确、规范开具各类法律文书。

(八)指导全所民警定期维护所内计算机及网络系统,防止雷击、病毒侵犯,确保正常运行;每周检查一次计算机安全使用情况。

(九)每周至少一次对所内公用办公设施进行管理、维护,对武器、警械保管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正常使用。

(十)按时领用、发放各类物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十一)每季度清理核实一次固定资产,保证帐物相符,做好罚没、扣押涉案财物保管工作。

(十二)协助所领导做好对民警的业务考核工作。

(十三)每日依照规定受理居民常住户口登记、迁移、注销、变更,并做好居民身份证的申领、换发、补证工作。常住人口居民身份证项目信息准确率达100%

(十四)及时办理辖区内境外人员临时居住登记手续。

(十五)指导、检查、监督暂住人口、工作对象信息采集录入工作。

(十六)每日及时做好文件收发登记、保管、送阅;每月对各类文件、资料(含户籍)等及时清理档案。

 

五、社区(驻村)民警岗位

岗位职责:

(一)收集掌握、上报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各类情报信息。

(二)开展人口调查登记工作,了解掌握辖区实有人口情况。

(三)进行法制和安全宣传教育,发动辖区单位和群众开展安全防范工作。

(四)了解掌握辖区重点行业、公共娱乐场所和重点单位、重要部位的基本情况。

(五)负责辖区纠纷调解,协助办理各类案件。

(六)物建、管理、使用隐蔽力量和信息员。

(七)提供便民服务。

岗位标准:

(一)社区民警每周两次、驻村每周一次到警务室接待群众,每次接待时间不少于2小时;社区民警每天向所里报告一次工作,驻村民警每周至少向所里报告一次工作。社区、驻村民警每周在辖区工作时间不低于20小时。

(二)及时受理群众报警求助,在规定时间办理群众申办事项。

(三)每季度向村基层组织、群众代表、警纪行风监督员等报告一次工作,并为民做好事不少于3件。全年防范宣传率80%、群众对民警知晓率70%、群众对辖区治安状况、对民警工作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0%

(四)加强阵地控制,按规定物建耳目、治安信息员,及时收集、上报涉及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各类信息,各类群体性事件信息、敌社情信息采集率达100%、录入(掌握)率达100%、及时上报率达100%

(五)每月收集上报各类信息、每季度通过治安信息员获取符合省厅规定奖励范围的治安信息不少于规定数。

(六)职能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和指令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按规定反馈工作情况。

(七)经常开展入户调查,每月户访数不少于40户(个),其中对重点人口、监管对象、房屋出租户、路边店以及重点单位、行业场所等户访数不少于20家,一周内录入警务信息系统。每季度通过基础工作,提供线索和情况,提线破案占总破案数不少于60%

(八)暂口登记率95%,主项信息录入准确率达100%,发证率达100%;出租房屋登记率城市达到95%,农村达到100%,治安责任书签订率100,承租人登记率和信息采集录入率达到95%。

(九)加强工作对象管理。工作对象信息采集录入率达到95%,监管对象和五年内放回的刑释解教人员信息采集率达到100%;对重点人口实行季考察、监管对象实行月考察,对重点人口和监管对象基本情况和现实表现的熟悉率达到90%,重点人口漏管率控制在10%以内;不发生可能危害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点人口、重特大案件作案成员漏管失控。

(十)走访辖区涉外单位,根据涉外管理系统的项目了解基本情况、负责人及专管员的情况,并及时录入信息系统。准确掌握境外在华居留人员的基本情况、居留事由和居留期限,并跟踪掌握其变动情况。宾馆、饭店境外人员住宿登记申报率达100%,且项目登记齐全、准确;散居社会面(含私人住宅、企业机构内部)的境外人员住宿登记申报率95%以上,辖区内无非法居留一个月以上的外国人。

(十一)城镇每周不少于2次检查辖区专职保安巡防和群防群治工作,农村每月不少于2次检查辖区巡防;

(十二)开展经常性的安全防范宣传。案件高发时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每季度对辖区群众进行一次法制辅导和安全宣传教育,辖区治安防范、宣传教育群众知晓率达80%。

(十三)指导辖区居民和单位安装物防、技防设施,辖区重点单位内部防范达标完成95%以上。

(十四)加强治保会组织建设,每月召开一次治保主任例会,组织开展创建安全社区、单位、村组、楼院活动。

(十五)辖区重点行业、公共娱乐场所底数清、情况明,单位及从业人员信息采集登记率达100%

(十六)强化旅馆业管理,旅馆业(包含洗浴场所)住宿人员实名验证、实数登记和信息录入传输率达100%

(十七)每月对辖区歌舞、游艺、洗浴按摩、网吧等行业场所治安检查不少于一次;

(十八)每月对辖区内涉及剧毒危险物品行业进行一次检查,对存在的安?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