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门县水利局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水生态文明建设统领水利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水利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海游溪幸福河湖项目成功入选水利部试点项目,完成水利全口径投资5.9亿元,完成省厅8.1亿元考核任务的72.84%;重大水利投资完成3.36亿元,完成重大水利投资年度任务5.6亿元的60%。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水安全更扎实。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紧盯水利设施风险隐患和保障供水安全这两个重点,大力开展东屏水库工程、海游溪系统治理工程、海塘安澜工程、海塘安澜工程二期、东部灌区工程。截至目前,东屏水库工程施工标已完成大坝防渗墙施工,大坝填筑高程已至坝顶,大坝趾板浇筑全部完成,供水洞160m已全部贯通,长林水库已蓄水。海塘加固工程托岙塘、铁强塘、六敖北塘、七市塘、下栏塘、虎门孔塘、硖礁塘、蛇蟠塘、健跳塘、长乐塘已完工,海游大坝累计完成80%,浦坝港北岸闭合塘累计完成96%。海塘加固工程二期红岩外塘、东郭塘建设中。东部灌区建设工程主体工程完成招标。
(二)河湖生态治理更有效。学思践悟二十大精神,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河湖库塘生态保护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机制,创新建立县级河湖长工作交接制度,完善河湖长动态调整和责任递补机制,规范河湖长工作交接程序和内容,确保河湖管护责任无缝衔接,提升河湖长履职成效。今年以来,县级总河长签发1个总河长令,县级河长下发2个问题交办单并均已销号,同时协调解决阻水片林问题点位1个,召开河湖长制工作专题会议2次。本年度所有县级河道”一河一策“方案均已完成编制,白溪(上游)河湖健康评价已完成。
(三)水资源管理更严格。在水资源管理上,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开展三门县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试点项目,建立健全水资源刚性约束各项制度。深入实施节水行动,印发《三门县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按要求完成各年度目标任务,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实施重点领域水效提升计划,联合发改、经信、农业农村、住建、综合执法等部门印发《三门县重点用水领域水效提升计划(2024—2027年)》,全面推进农业、工业、城镇和非常规水利用等重点用水领域节水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建立健全节水政策机制,不断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三门县2024年度总用水量为0.9036亿立方米,GDP386.26亿元(国民经济公报数据 ),万元GDP用水量为23.39立方米,较2020年(30.09立方米)下降了22.26%,达到目标值15.32%。在水土保持管理上,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严格规范水土保持方案审核和水土保持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三门县“十四五”水土保持率目标值96.03%,2024年水土保持率为95.95%。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完成清溪、珠岙溪等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实现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共富目标。运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实现监管全覆盖,精确掌握人为水土流失违法违规行为。
(四)水利经济发展更有力。一是围绕农业水价改革,助力生态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特别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水价改革的大力推广,灌区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逐年上升,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灌溉系数由2021年的0.599提高到2024年的0.61。二是围绕全域幸福河湖建设,聚力共同富裕。继续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2025年预计建设亲水节点11处,农村水系治理21.79公里,建设滨水绿道2.9公里,清淤37公里。截止5月底,已完成农村水系治理20.807公里,亲水节点、滨水绿道、清淤开工建设中,完成投资950万元。以农村水系防洪安全达标、河流空间生态修复、水环境质量改善、水文化景观塑造、水生态价值转化为抓手,塑造塘河风情、红色旅游、生态休闲的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旅游、休闲养生等产业快速发展,提高农村家庭收入水平,实现水经济的转换,让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红利。
上阶段,虽然我们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也总结出了不少经验,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工作还不是尽善尽美,还存在不少不足和薄弱环节。只有正视不足,扬长避短,才能为下阶段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方针,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将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水利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助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需要。结合“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水网规划等,大力推进海游溪系统治理工程、三门县东部灌区工程等。逐渐将水安全建设向生态融合需要转变,在项目建设时融入生态理念,如海塘加固工程海游大坝标段施工图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市政建设、生态治理等。
(二)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构建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加快重大项目的建设,尤其是海塘加固工程,确保构建牢固的水安全保障网;持续不断地、高效地推进东屏水库这一未来中南地区“大水缸”建设,以项目建设、农村供水保障等工作为重点,全面提速提质提效,确保人民群众喝上水、喝上放心水。在一般项目上,要做好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农村水系治理工作,推进农业灌溉工程提升改造。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推进“幸福河湖”“水美乡镇”“美丽池塘”等水生态治理工作,全力推进珠岙溪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浦坝港镇等严重内涝地区河道疏浚等。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做好节水工作,加大节水宣传,创建节水标杆,利用“节水贷”打造好企业绿色发展道路。也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完成水土流失治理任务等。
(四)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大力提升治水管水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将县水利局自建防灾系统、河湖系统、单村供水监控等与“浙里九龙联动治水”实现互联贯通。同时,迭代升级山洪灾害防御系统,实现浙政钉、浙里办的功能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