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县机关事务中心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报
2024年以来,三门县机关事务中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及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工作部署,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手段,依法依规履行部门职责,全力推进机关事务工作沿着法治轨道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主要成效
(一)抓住少数关键,第一责任落到位。坚持法治工作与中心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动、同检查,统筹推进年度法治建设与机关事务各项工作,不断将法治思维融入机关事务运行保障体系,推动法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注重以法治理念、系统思维来看待和处理机关事务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法治理念和法治能力,为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法治保障。
(二)强化建章立制,依法决策把得严。一方面,根据机关事务部门的职能职责和角色定位,立足管理、保障、服务的业务需求,完善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对现有规章制度的评估修订,构建全面系统、务实管用、以建促效的制度标准体系;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今年相继出台《三门县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实施方案》、《三门县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了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长效机制。另一方面,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三重一大”、政务公开等现行制度规定,提升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聚焦主责主业,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工作落实,联合县纪委监委第二派驻纪检监察组,持续做好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清查、公务用车使用情况和党政机关带头落实过紧日子等专项督查,把执行机关事务法规制度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确保机关事务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行。
(三)坚持依法管理,服务供给更科学。加快推进信息化、智慧化建设,推动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公共机构节能融入全省“一张网”管理,全面提升机关事务管理职能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完善“云智慧”食堂小程序功能,刷脸付款、预约点餐服务让后勤服务更加便捷。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五一、国庆假期等重要时间节点,落实县委安全生产有关要求,开展机关事务“风险隐患排查月”“安全生产月”百日攻坚等活动,邀请消防、电力等专家进行实地检查,及时整治各类安全隐患,确保设施设备安全,夯实集中办公区本质安全。
(四)加强普法宣教,法治素养有提升。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中心开展法治学习的重点内容,召开党组理论中心组深入学习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机关法治建设不断向纵深拓展;结合“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开展宪法专题学习,促进干部职工多角度深入掌握宪法内涵,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结合安全生产月,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主题,开展《安全生产法》集中学习,绷紧安全弦,常敲安全钟,确保党政机关安全稳定运转;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经常性学法普法专题活动,观看法治、廉政等专题教育片,营造浓厚学习宣传氛围,持续掀起学法热潮,推动法治意识入脑入心,不断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4年,我中心在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有待增强。对标推动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引领干部职工学习法律法规不够深入、不够透彻,对制度化、标准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习惯于照传统惯例办事,还需加强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机关事务管理水平、保障能力、服务质量的意识。二是制度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大。制度配套不够完善,具体规定不够细、不够实。如小额工程维修存在风险,监督制约机制作用还需进一步强化。三是干部职工队伍管理有待加强。中心干部职工人数偏多、岗位分散,对劳务派遣人员、编外用工人员在日常监管、考核评价等方面仍有缺位的地方。
三、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我中心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完善机关事务工作相关制度,坚持常态化学法普法,积极推进机关事务工作依法依规,着力提升后勤保障和服务规范化水平。
(一)突出思想引领,高位谋划推动机关事务法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准确把握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将法治思维贯彻落实到机关事务工作的各环节,坚持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目标,围绕推动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目标,将深化机关事务改革作为动力和突破口。
(二)切实对标对表,建立健全机关事务制度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和法治思维,细化办公用房管理、公务用车更新购置、工程项目建设等工作细则,完善机关事务制度体系建设,实现管理有制度、保障有标准、服务有规范。加强合法性审查,充分发挥法律专业人员在项目招投标、制度文件和合同文本等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作用。健全相关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监督约束,将监督贯穿于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和各环节。
(三)推进依法行政,让机关事务良法善治不折不扣落实。提升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完善“三重一大”事项清单,依法推进规范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机关运行保障服务项目和标准,规范购买社会服务工作,开展服务、工程、物资等采购时,加强合同管理,落实权责及各项要求。建立项目工作的长效沟通和反馈机制,加强政策解读,多渠道汇集意见,科学决策。
(四)厚植法治文化,提升机关事务法治能力。推进全方位普法宣传教育,全面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发挥以上率下的示范带动作用。将法治理论和法律知识纳入学习培训内容,组织学习围绕基本建设、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机关事务工作的重点热点,定期开展法治培训,培养提升干部职工的法律素养,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学习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