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我县召开全面推进巡回诊疗工作阶段性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就我县巡回诊疗工作相关情况进行介绍,并现场回答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2025年,县卫生健康局通过全面加强县级医院下基层支援、持续健全偏远地区层级巡诊机制、进一步强化对口帮扶、积极开展“移动医院”巡诊、大力充实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等工作,加快推进县域巡回诊疗体系建设,目前取得初步成效,14个新增巡回诊疗点均已完成设置并投入运行,能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实现医保报销等巡回诊疗服务,省民生实事“固定+流动”巡回诊疗项目进度位列全市第一。
下一步,县卫生健康局将持续深化这项工作。强化内涵建设,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增加中医、康复、心理等特色服务供给;探索“互联网+巡回诊疗”模式,利用远程医疗提升服务效能。健全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巡回车辆、设备、药品保障;落实医务人员待遇和激励机制,激发服务热情。深化县域医共体,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县级优质资源更有效下沉,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提升整体服务能力。构建多元格局,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形成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巡回诊疗服务格局。
发布会现场
发言人还就大家关心的问题
作了回答
问
请介绍一下我县现阶段巡回诊疗工作采用怎样的服务模式?
答
我县秉持“医疗服务随人走”理念,结合实际,创新“固定+流动”医疗服务模式,有效填补基层空白,方便群众就医,降低就医成本,提升服务能力,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打通偏远地区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固定”方面,实施县级强院工程,做强县人民医院,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强化对县域医疗同质化管理。加强乡镇卫生院分类建设和管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目前我县有6家基层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占比40%;同时加强村卫生室规范建设,48.93%的村卫生室达到国家服务能力评价标准。
“流动”方面,配备8辆巡回诊疗车,统一调配,分片保障,巡回诊疗车配备便携式超声仪、心电图机、检验分析仪、离心机等医学诊疗设备,常规开展巡回诊疗服务,实现常规诊疗、药品供给、医保结算等十大类诊疗服务“一车通办”。
问
请问,县医疗保障局为我县医疗巡回工作建设提供了哪些政策支持?
答
为了支持和发展巡回诊疗这一新的诊疗服务模式,县医疗保障局积极探索和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和与上级医保部门沟通,将巡回诊疗车纳入医保定点机构管理,指导定点医疗机构按照医保信息系统接口规范做好系统改造,与相关基层卫生院签订补充协议,巡回诊疗车上提供的医疗服务享受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在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情况下,减轻群众经济负担。
问
请介绍下横渡镇打造巡回诊疗工作体系取得哪些成效?
答
一是就医便利显著提升。在过去,偏远乡村群众看病交通出行不便,尤其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行动不便群体,就医难问题突出。如今,巡回诊疗车定期进村入户,提供诊疗、检查、配药、健康指导等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缓解了偏远地区和特殊人群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
二是就医成本切实降低。巡回诊疗车严格按照乡镇卫生院收费标准执行,医保即时报销政策直接在村里落地。此外,还为部分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提供免费送药上门服务。如今诊疗车直接进村入户,检查、问诊、配药一次搞定,村民不用再花交通费、不用再请误工假,“交通账”“误工账”双双清零,政策带来的实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三是健康意识大幅增强。通过随车健康讲座和签约医生随访,村民更加重视疾病预防。医生可为村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现场诊疗、慢性病随访管理、用药指导,同时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防治知识、医保政策等。巡回诊疗车通过持续的健康教育干预,正在改变当地群众小病拖、大病扛的传统观念。
横渡镇卫生院自2025年5月份试运行以来,通过责任医生与村联络员的合力宣传,当地群众从不知到知,服务人次不断增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问
下阶段,我县将如何持续推进巡回诊疗工作走深走实?
答
下一阶段,我县巡回诊疗服务将结合居民需求拓展特色服务,深化健康管理,加强医防融合,丰富服务内涵。对6辆存量巡回诊疗车进行设备和信息化改造,扩大巡回诊疗服务点,提升服务能力,从而提高群众满意度,探索出注重机构全覆盖向更加注重服务全覆盖转变的新路径。同时进一步整合院前急救、公共卫生与基础医疗功能,实现“一车多用”,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质效,有效助力山区“早防、早筛、早诊、早治”一体化疾病防治体系建设,力争通过3-5年的时间,实现全县自然村“15分钟医疗服务圈”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