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三门县财政国库支付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李群丽 |
住所 | 三门县海游街道湫水大道1号 | ||
开办资金(万元) | 126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26 | 期末数(万元) | 126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预算单位提供日常支付业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负责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和动态监控工作提供日常会计核算指导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1022754915389C | 举办单位 | 三门县财政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局领导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开展的主要工作:(一)提升后台支撑,赋能“浙里报账”新生态今年以来,我局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数字化改革号召,优化服务和技术支撑,全面推广“浙里报账”应用,旨在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能。截止目前(12月27日),我县报销总金额32.69亿元、报销单总量57104笔。为加速推进“浙里报账”平台的“无纸化”改革,中心持续做好平台使用的服务和保障。一是勇于破难,主动开展新业务试点。今年以来,中心密切与运维、市局联系,获取市局已推行浙里报账全量资金模块和公共事业缴费场景后,多次主动沟通银行和预算单位,并将及时传递成功试点的做法。通过强化服务机制,及时收集需求、精准识别并疏通关键堵点,有效解决了预算单位的实际需求,成功促进单位采用“浙里报账”的新功能、新场景,显著提升了该应用的活跃度和满意度。二是沟通协调,确保平台稳定运行。通过建立与预算单位、软件公司之间的紧密协调机制,及时高效地解决预算单位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并且督促技术人员迅速解决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传输障碍,确保数据流通无阻。此外,积极收集用户反馈的技术问题和需求,向上级汇报并推动系统的持续升级和完善。(二)深耕流程优化,持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以“放管服”为抓手,严作风、提业务,持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确保财政资金支付的及时性、高效性、安全性。一是继续优化电子化业务。今年1-12月,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累计受理114273笔业务,支付资金74.77亿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业务17笔,累计支付金额192.35万元;授权支付业务114256笔,累计支付金额74.76亿元;以“放”激发预算单位资金管理活力,充分体现了财政资金电子管理的便捷、高效。二是提升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实效。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压减一般性支出,为过“紧日子”要求提供坚实保障。配合国库对库款资金的管理,以动态监控预警规则为抓手,加大对大额资金支付的监控。1至12月,拦截违规数据8818条,其中疑点排除8193条、严格审核预警后确认违规625条,共处理违规数据21793.73万元。以“管”提升预算执行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了预算单位的责任主体意识,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着力提升业务服务水平。结合工作需求,通过集中学习、自主学习、业务交流等方式,提高学习能力,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聚焦集中支付业务过程中的问题,利用微信群、浙政钉等平台为预算单位提供财经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积极协调系统运维人员,帮助财务人员解决软件使用上的问题。以“服”便利报账流程,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三)抓牢“三个确保”,完善直达资金常态化监控工作机制为发挥好直达资金惠民生、助企纾困的作用,按照中央建立健全直达资金监控体系的要求,各科室协同联动,依托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强化从资金源头到使用末端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管,扎牢资金安全防线,确保直达资金“一竿子插到底”,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履职尽责动态监控,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安排专人专守,实时监控预警信息,及时发现支出疑点问题,及时核实情况,全程跟进整改、反馈后续,落实有关资金管理的文件要求,持续强化直达资金规范性管理的日常监控。今年以来,我们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动态监控系统设置规则,对不合规的直达资金支付进行事中拦截,有效降低直达监控系统的事后预警数量。截止6月底,核实46条预警信息,比去年同期减少358条,督促整改25条。自7月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功能合并转移支付监控系统。全过程的监管体系,有效地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二是协同配合精准监控,确保资金流转规范高效。建立各科室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严格工作流程,加强数据信息共享,推进协同配合,提高直达资金指标分配、指标拨付支付进度的效率。三是上下联动多方监控,确保资金直达惠企利民。全面铺开“一张网”合作,加强与省财政厅、市财政局的纵向联系,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准确把握相关政策,明确监管的重点关注内容,获取更多的业务和技术支持,形成全方位的监管,确保资金投向的“精准滴灌”。(四)坚持统筹联动,高效推进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工作今年6月21日,我县根据省厅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工作的统一部署,正式上线运行转移支付监控系统,合并扶贫资金监控系统和收支运行智管系统。开展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工作是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的重要举措,是对预算执行专项监督行动成效的巩固和拓展,对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强化预算执行具有重要意义。截止目前,我县转移支付资金的下达率和分配率为100%,预警处置率和整改完成率为100%。一是重视日常预警处理。充分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之转移支付监控模块,安排专人专岗,每日关注资金下达和分配进度,查看转移支付资金支出的预警信息,并及时和业务科室沟通核实,督促对预警信息进行核实处理、整改反馈,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及时落实整改反馈。不当甩手掌柜,对认定违规的预警信息及时跟踪,动态跟进整改进度,推动相关单位立行立改,并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确保整改到位,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同时积极主动做好服务,通过政策宣讲、案例分享,推动预算单位规范使用财政资金。三是注重高效统筹联动。主动增强与省厅、市局和运维的沟通联系与协作配合,主动学习政策规定,掌握监管重点,及时向上级反馈资金监管中的问题,积极参与省市联动的交叉检查行动。加强与各业务科室之间的沟通联动,充分发挥各自工作优势,注重信息共享、共同协商,共同推动提升预算执行监管质效。(五)注重服务保障,助推预算单位财务核算工作提质增效自2022年度开始,我县统一上线预算管理一体化之单位会计核算系统,全县160家预算单位通过该系统自动生成会计凭证,既提高工作效率,夯实了政府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编制基础,又提高了预算执行透明度,规范了预算单位财务核算工作。自系统上线运行以来,我们坚持以服务为中心,主动服务预算单位,积极响应业务需求,通过数据共享解决会计核算管理改革工作中的“难点”“痛点”,以“数据跑路”减少“人工跑腿”,助力预算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提质增效。今年以来,中心继续发挥“店小二”的服务精神,定期提醒预算单位按月做好财务核算工作,积极辅助预算单位核查资产,主动为基础薄弱单位、机构改制单位和被巡查单位提供一对一的账务辅导、年终结转和新年度账建立。取得的主要收益:因单位实行对外机关单位财务事务的监督与指导,无任何收益。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因对外业务针对各级机关单位财务事务暂无主要问题。 |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不断强化国库管理职能。1、做好日常支付审核和动态监控工作,规范支付业务流程,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确保国库支付工作顺利开展。2、进一步加强公务卡使用管理,督促预算单位使用公务卡进行公务支出,严格审核卡额度调整,及时协调预算单位、各代理银行,及时解决公务卡消费中产生的问题。3、持续提高浙里报场景应用覆盖和活跃度,加强与预算单位的沟通,积极对接省政采云技术公司。4、配合县纪委、审计等部门做好相关预算单位的财务调档查档工作。(二)优化服务质量,落实预算管理一体化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提升我县财务管理水平。(三)建立健全全过程监控体系,完善监控机制,不断深化动态监控管理工作。顺应工作重心,科学调整设立监控规则,完善监控方式,提高审核效率,确保监管资金支出规范性。(四)扎实开展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行动,协同推进转移支付监控模块上线运行。完成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转移支付监控模块的上线和权限配置,实现对上级转移支付等重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控;加强与国库集中支付等日常监控工作配合,实现财政资金支付全方位监控。(五)第一时间处理“一件事”改革平台业务。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