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级部门信息公开 >> 县人民政府金融工作中心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1233102205553179X1/2025-00029 文号
成文日期2025-01-02 发布机构三门县人民政府金融工作中心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组配分类计划总结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 信息索引号:

    1233102205553179X1/2025-00029

  •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 发布机构:

    三门县人民政府金融工作中心

  • 成文日期:

    2025-01-02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01-02 16:21 来源:县金融中心浏览次数:

一、金融保障工作

截至10月末,全县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为1615.12亿元,其中存款余额为579.94亿元,1-10月平均增速为10.53%,居全市第1;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035.18亿元,1-10月平均增速为15.90%,居全市第5。

(一)服务发展有作为

1.聚焦重点项目,完善常态化银项对接机制。推行银行行长联系重点项目制度,为县内重点项目融资保驾护航。每季度更新重点项目清单,推送至各银行机构要求提前对接。目前为重点项目授信已超120亿元。

2.聚焦中小微企业,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为规上企业配备金融指导员,主动上门了解企业融资需求,累计走访5000余家次,为1800多家企业提供35亿元的贷款支持。召开银企签约仪式、船舶行业专场融资对接会等,银行授信总额158.10亿元。

(二)改革创新有亮点

1.聚焦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发展。在全市首创“三新保”专项融资担保产品,共为21家科创型企业授信6839.13万元。

2.聚焦金融领域增值化服务。建立了企业服务中心金融服务窗口,梳理金融板块涉企事项16项,实行专员服务。

3.探索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建设三门县综合金融服务中心,深化金融顾问制度。

(三)降本减负有力度

1.全县各项贷款平均利率在2023年较2022年下降30个BP的基础上,又下降了30个BP。

2.银行机构持续减费让利,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19.33%。

3.由信保担保的市场主体综合融资成本较年初下降了0.47个百分点。

(四)信贷结构有优化

截至三季度,科技型中小微企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长45.13%、17.17%,增速排名均居全市第1。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长13.92%,居全市第3。

二、上市工作

(一)促前期规范,争挂牌上市

1.我县现有上市公司共5家,其中沪深主板3家、北交所1家、港交所1家;新三板创新层挂牌企业2家(扬戈科技、爱力浦科技),目前业绩跟北交所标准尚有差距,重点在做规范,等待上市时机;深交所在审企业1家(元创科技);在辅导企业2家(恒康药业、海啊科技),受目前经济及上市门槛提高影响,利润达不到预期,上市进程暂缓。

2.重点推进拟上市挂牌企业前期培育,积极对接券商等中介机构,为企业进行一对一精准服务,已完成震防科技股改,在推进宏桥橡塑、浙江世泰等企业股改工作。双创苗圃板挂牌企业新增3家,目前在板23家。

(二)抓政策窗口,争资金支持

我县于10月17日上午召开了全县金融工作会议,下午组织召开了资本市场新金融政策解读会。对上市企业开展了大走访活动,宣讲新政策,结合政策工具排摸梳理上市企业的需求和意向,推动企业适时调整,尽早谋划,用好政策工具,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其中:三维股份当前进行中的股份回购,是3月6日公告,早于新政发布,暂不符合贷款要求;、三变科技拟定向增发2亿,前期国投公司已在和兴业、中信、宁波银行等机构在对接,等定向增发批文通过后再进行深入对接;东亚药业、绿岛科技暂无增持回购计划;三友科技不具备回购条件。各上市公司暂无并购重组计划。

三、金融风险防范和稳定工作

我县目前金融领域基本稳定,金融机构运营稳健,今年以来,我县无新增涉众型重大金融风险案件。

(一)加强源头管控,深化专项整治

1.加强与金监、市监、公安等部门联动,用好“天罗地网”等预警监测系统,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网格体系作用,加强准入管理、防处非宣传和隐患排查。动态管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加强企业两链风险联防联控等,做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2.深入实施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持续开展P2P、第三方财富管理、私募基金、虚拟货币交易等涉众型金融风险排查整治工作。

四、2025年工作目标

一是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金融供给。引导金融机构不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培育新质生产力、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向上对接,争取更多优质低成本资金落地三门。充分发挥金融指导员常态化银项对接机制作用,为民营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支持丰富金融产品。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结合我县地方特色和产业特点,如冲锋衣、汽摩配、新型农业等,创新推出优质贷款产品和融资模式。鼓励银行机构以银团的形式对重点项目进行融资支持。通过高适配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企业多元化、差异化的融资需求。助推“三新保”担保产品业务扩面增量,有效支持科技型、人才型企业发展,探索设立支持乡贤回乡创业融资担保产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发挥金融服务专班作用,做好企业融资协调工作,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助力银行找企业”与“便利企业找银行”双向并行。积极搭建政金企交流合作平台,依托三门县综合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金融专业人士作用,同时成为融资辅导和金融反诈、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教基地。

二是持续深化各项工作机制。对在会企业、新三板挂牌进程、股改等关键节点进行密切跟踪,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上市挂牌服务。进一步落实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上市工作专班等,形成政府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的良好氛围。强化考核激励,发挥乡镇街道园区的联动推进作用,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强化上市梯队培育建设。深化双创苗圃建设,宣传和培“专精特新”企业群体挂牌“双创苗圃板”,推进苗圃基金股权投资,实现对接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上市后备梯队服务前移。同时,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和需求,开展个性化的上市辅导和咨询服务,提高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能力;加强部门联动,开展好税务合规、知识产权保护、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合法合规”实务培训。围绕金融新政,全力推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紧跟政策导向,密切关注国家及地方金融新政,及时调整工作策略,确保企业能够充分利用政策红利。针对增量货币政策工具,争取更多份额支持县内上市公司。同时,做好市值管理政策宣讲工作,鼓励县内上市公司依法开展市值管理。此外,我们还将抓住并购重组政策窗口期,开展上市公司走访活动,排摸并购重组需求,助力上市公司转型升级。

三是优化协调机制。积极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部门合力,共同研判金融问题,部署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加强源头风险管控。做好涉金融企业“16+7”字样的市场准入管理部门联动,用好天罗地网风险预警监测体系,积极发挥网格化管理体系作用,做好涉非风险隐患排查,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各行业日常监管执法活动,开展相关行业非法集资风险摸排,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持续开展打非专项行动。对投融资领域、重点行业、新兴领域和新型骗局等三大重点领域,开展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对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开展核查处置。聚焦金融领域扫黑除恶和信访维稳,常态化开展处非宣传工作,全力维护县域金融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