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文广旅体局聚焦新使命、聚力新港城,以文旅深度融合工程为驱动,坚持稳中求进,推动全县文旅体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旅游工作闹热文旅经济。一是抓规划,靶向施策。出台《三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门县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体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2024年三门县地接奖励办法》,着力培育市场主体,持续加快我县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6月,已完成政策资金兑现审批200万元。二是抓项目,激活市场。以“双百项目”为抓手,推进全县文旅项目建设。对海岛公园建设范畴内的土地进行规划收购,加固海塘建设。对横渡国风公园开展河流生态系统治理,主体建筑建设已完成20%,正在办理土地农转用手续。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在建项目18个,完成实际投资额约4.29亿。其中,“双百项目”完成实际投资额约1.92亿。三是抓创建,升级产品。以创建国家4A景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为引领,升级我县旅游产品。摸排我县景区村、景区镇、旅游驿站等创建主体,重点走访亭旁镇、浦坝港镇,对接创建相关工作,对其需要提升的项目进行指导。上半年,蛇蟠岛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启明艺术博物馆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农博园景区获批省3A级采摘基地、古民居民宿入选2024年度等级民宿培育名单,台州春日旅游有限公司完成省四星级品质旅行社创建场地改造、沙柳街道、蛇蟠乡综合文化站通过2023年浙江省基层重点公共文化设施专项提升验收。四是抓活动,打造爆款。利用龙年元宵传统节日,成功举办2024元宵“龙腾蟹乡·福满三门”非遗巡游、月映宋华·心湖上元灯会等民俗活动,引发强烈共鸣,火爆全城,现场观看群众超15万人次,间接带动消费1.2亿元。举办琴江雅韵第七回之“山有嘉木”——三门县茶文化展、春潮——三门1978等活动。同时,积极向上争取省市活动,取得全国摄影大赛、浙江省“书说浙里”讲书大赛、第十二届台州市音乐新作大赛等活动的承办资格。1-6月,我县全域旅游人次达258.3万人次,增速11.46%。接待过夜游客118.84万人次,同比增长12.24%。五是抓合作,强化引流。分别赴金华、杭州开展2024年职工疗休养推介会,与省级企事业单位、金华各县市区签订职工疗休养战略合作协议。并在杭州武林夜市举办国潮集市三门专场,展示我县冲锋衣、海鲜、祁门家秀、三门石窗等多种特色旅游产品。牵头天马旅行社与杭州1家旅行社合作,签订过夜游服务合同,预计引流3000—5000人次。
(二)文化工作彰显惠民本色。一是拓展文化阵地。推进县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完成图书馆新馆馆舍交接、主题阅览场馆设计。计划新增城市书房1家、文化驿站1家、乡村艺校10个、文化圈20个,其中花桥城市书房、心湖社区文化驿站已开工建设,20个文化圈已通过初审认定,10个乡村艺校完成建设,并完成第一期培训工作。二是推进全民阅读。擦亮“阅·三门”品牌,助力“书香三门”建设,成功举办“阅·三门”品牌发布会、2024年度全民阅读节系列活动。持续打造阅读推广活动品牌,有效维护“琴江大讲堂”“周末悦读会”“童心同阅”“六一游园会”等品牌项目,扩大读者群体覆盖面,形成全生命周期阅读服务体系。截至6月底,共开展阅读推广活动512场,参与人次达33万人次。三是加强艺术普及。整合县影剧院、县越剧团,成立县演艺推广中心,组建复合型演艺队伍,负责全县文化艺术演出团队统筹、演艺人才培养、演艺宣传推广等工作。建立“三门渔民文化驿站”,开展“渔韵课堂”“渔家匠人”“健康渔夫”等活动,丰富渔民休渔期间的精神生活。
(三)文遗保护赓续历史文脉。一是坚守文物安全底线。
持续开展文物安全检查、土地储备考古前置等工作,提高文物安全管理水平。1-6月,共检查省级文保单位121家次,县级文保单位文保点64家次,发现安全隐患21家次,整改21家次。二是夯实文保事业基础。成立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工作小组,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基础。做好文保单位修缮、管理、保护工作,重点推进鲍家鲍氏宗祠文保点修缮,预计10月完成建设。1-6月,共复核全县定级文物123处、未定级文物111处。三是推动文博活化利用。全面开展考古勘探工作,与省考古所合作,重点推进巡检司古城、花桥镇五龙殿考古项目,其中巡检司古城遗址争创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积极推进涛头畲族文化展示馆、祁柳涛故居展示馆2家乡村博物馆建设,涛头畲族文化展示馆已完成设计方案。四是推进非遗传承发展。落实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强化非遗资源开发利用,开展二十四节气三门祭冬人类非遗履约工作,推进《中国冬至节》丛书的编撰,组织三门石窗、讨小海项目参加台州非遗嘉年华活动,培育创建汉瑭秘点县级非遗工坊。
(四)文旅市场确保平稳规范。一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上半年,共开展专项整治8次,跨部门双随机检查7次,行政处罚立案调查14件,累计出动检查人员812人次,检查文旅场所406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72处。组织开展A级景区应急演练4场,督促文娱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演练46场,切实提高文旅场所应急处置和消防救援能力。二是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切实保护文旅市场消费者合法权益,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6月安全生产月普法宣传活动,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消费维权能力,为全县文旅消费环境筑牢安全防线。上半年,共组织宣传活动2次,召开会议2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三是保障广电安全播出。对非法卫星售卖点开展执法行动,对各乡镇主街道区域进行非法卫星整治,维护全县广播电视传播有序健康发展。推进全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现全县行政村、20户以上自然村、灾害事故多发易发区域(点)应急广播双向化终端100%覆盖,并保持95%以上互联互通率,城市社区应急广播建设完成率达100%。持续开展全县乱拉线整治工作,目前已整治完成行政村19个,预计9月底前全部完成。
二、下半年计划
(一)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持续推进蛇蟠岛海岛公园、横渡镇国风公园双百项目建设,举办2024年蛇蟠岛海岛休闲之夜系列主题活动、“好螃友”音乐活动等旅游主题活动。积极赴成都、北京等地开展项目考察和招商推介活动,宣传推广三门文旅资源市场。计划全年完成招引和培育品牌酒店、品牌民宿、文创企业等文旅服务类企业3家以上、文旅企业上规新增2家以上。积极推动文旅爆款创实效,开设三门文旅快手短视频号及小红书新媒体号,形成全媒体宣传矩阵。完成“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视频创作,进一步打响鲜甜三门品牌,形成具有三门特色的“微短剧+文旅”消费模式。
(二)实施文旅争先创优计划。以乡村旅游“五创”工程建设试点为核心,整体推进我县乡村旅游产品创牌,争创浦坝港镇省级3A景区镇、岩下潘村省级金3A景区村。围绕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旅企业梯度培育等多方面文旅产业品牌开展创建工作,三门核电、栖心谷争创省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渔老板争创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三门农博园争创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指导三门湾雷迪森广场酒店创建浙江省银桂品质饭店、台州春日旅游有限公司创建省四星级品质旅行社,积极开展百县千碗店铺培育工作,力争创成百县千碗品牌体验店3家。
(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积极推进图书馆、博物馆场馆提升,探索县级非遗馆新建工程,争取早日达到县有“四馆一院”要求。加快民生实事工程建设,做好城市书房1家、文化驿站1家、乡村艺校10个、乡村博物馆2家、“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0个的建设运营工作。持续深化“百姓文化节”“周末剧场”“浪花奖”“童心同阅”系列活动,承办全国摄影大赛、浙江省“书说浙里”讲书大赛、第十二届台州市音乐新作大赛等活动,做好文化三下乡、文化走亲和戏曲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全年计划开展送戏下乡150场以上,送书下乡2万册以上,跨区域文化交流5次以上。做好越剧小戏《桥》《正月十四闹元宵》等文艺精品创作,以文艺作品的形式讲好三门故事。
(四)提高文遗保护利用水平。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实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完成巡检司古城考古勘探工程和鲍家宗祠修缮项目。深入研究冬至文化,完成《中国冬至节》丛书编撰和二十四节气三门祭冬人类非遗履约工作,举办三门冬至文化活动。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确定县级第九批县级非遗名录。
(五)保障文旅市场平稳运行。持续开展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治理、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扫黄打非”系列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继续推进全县应急广播建设,保持95%以上互联互通率,完成县、镇、村三级应急分控平台建设,实现镇、村应急自主插播和喊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