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级部门信息公开 >>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11331022002685357E/2024-118835 文号
成文日期2024-08-05 发布机构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组配分类计划总结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 信息索引号:

    11331022002685357E/2024-118835

  •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 发布机构: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 成文日期:

    2024-08-05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三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半年度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4-08-05 10:38 来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省市年度有关重点工作部署和市局1730”工作体系聚焦聚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综合行政执法提质增效,固根基、补短板、谋长远,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现就半年度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持续深化。一是创新实施行政执法案件经济社会影响评估,出台了《三门县行政执法案件经济社会影响评估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探索引导行政执法部门通过开展经济社会影响评估的方式,依法精准适用从轻、减轻情形,着力解决小过大罚、过罚不相当等问题。二是建立“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党委政府“双牵头”工作机制县委副书记兼任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综合执法办)主任,同时健全工作例会、任务交办、督促协调、请示报告等四项工作运行制度,形成高效协同、规范指导的“全链条”闭环工作机制。三是提升执法监管效能。推进“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上半年共开展“综合查一次”308次,减少扰企数213次。拟定14个监管“一件事”项目清单,明确项目推进时间节点。全域推广“简案快办”,将5类高频执法事项纳入“简案快办”范围,共办结相关案件9件,办结时间由平均30天压缩至2小时,实现执法业务减负、提速、增效。全面铺开亮码检查工作组织召开行政执法质效提升专项工作培训会截至目前,全县监管纠正率20.46%计划检查率98.35%案件规范率100%

(二)强化城市管理能力。重点围绕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见勤”“管事”“满意一是推进“月季花”行动针对流动摊贩、越门经营、乱堆放、小广告乱张贴僵尸车、夜间噪音等顽疾,每周开展至少一次市容市貌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共开展相关行动50余次,出动执法队员1800余人次,整改各类市容问题2200余个。二是提质改造城市绿地,种植麦冬、草坪及灌木2公顷完成岭枫公路老城区段景观大道更新,完成口袋公园改造1个,剩余2个将在8月底前完工。打造江山华府南面、珠游溪北岸道路边坡、海啊西侧边坡立体绿化,完成《三门县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推动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三是提升环卫保洁水平。城区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打造蟠龙、城南和西区3座户外工作者驿站,推进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改革,以港南片区为试点,通过招投标将生活垃圾收转运工作外包,目前已顺利运营半年时间,生活垃圾转运量同比增长40%。四是强化市政设施养护。截至目前,维修人行道、路面7980余平方米(731处)井盖破损85处、排水设施350交通设施破损23处整改率100%。开展城区市政项目开挖审批制度改革完成38个道路挖掘申请审批,移交中队擅自挖掘行为4起。五是强化数字赋能。完善“随手拍”问题发现、处置、反馈闭环,提高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与处置率。今年以来,通过“随手拍”共接收有效问题1892个。城市治理平台共计受理案件16699条,应结案数15656条,按期结案15477件,按期结案率98.86%。组建无人机小组,每日开展建筑垃圾非正规堆放点和亭游溪一级水源保护地巡查,共发现相关违法行动12起。街面智能监控监管由城区向乡镇街道扩展,截至目前,共接入112路视频并叠加AI算法,通过智能设备告警审核15504件。

(三)提升民生服务水平。一是推进共享单车、公共自行车一体化改革。制定了《三门县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运营管理办法》《三门县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三门县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管理服务质量评价办法》完成项目招标,目前正在建设停车点位,计划在6月底正式运营。二是推进垃圾分类提质扩面。不定期对乡镇街道、党政机关、酒店等单位垃圾分类情况开展检查,督促提升垃圾分类水平广泛发动开展宣传,依托春分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节点,开展专题讲座、入户宣传、垃圾分类互动游戏等主题活动10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万余份。常态化开展易腐垃圾统一收运,通过月度考核、蹲点督导等形式,推进易腐垃圾应收尽收。三是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今年共承办7个民生实事项目,其中省级4个(改造供水管网3公里、改建城市生活污水管网0.3公里、改建城市雨水管网0.95公里、改建城市燃气管网3.4公里以上)、市级2个(改造口袋公园1个、改造二次供水设施10处)、县级1个(完成城区“拉链马路”整治40条)。目前省级民生实事已完成3个剩余改建城市燃气管网项目已完成90%,将在7月份完工。市级民生实事已完成口袋公园改造,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项目完成设计方案,处于招投标阶段。县民生实事“拉链马路”已完成整治11条,计划在10月底前全部完成。四是推进物业服务提升。开展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不规范专项整治,完成87个住宅小区清产核资和基础数据录入,数据审核确认完成率97.7%,排查出违法行为1例,移送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推进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排查15年以上老旧电梯92台,目前正在推动更换。开展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破解,对全县物业住宅小区停车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四种不同类型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破解对策,形成《关于破解住宅小区“停车难”的建议方案》呈报县委主要领导。打造红色物业示范小区3个,其中2个为省级红色物业小区,目前已完成红色元素氛围营造。五是狠抓污水供水管理。今年上半年我县供水企业出厂水、管网水抽检水质合格率100%、二次供水居民小区抽检水质合格率100%。共改造智能水表100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0%;改造节水器具70套,完成年度目标任务70%;改造供水管网4.2公里,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40%。完成污水管网改造1.2公里雨水管网改造1.5公里雨污分流改造1公里,完成污水管网排查5公里清淤30公里

(四)筑牢城市安全防线。一是全力推进燃气安全保障。燃气老旧管道专项治理方面,制定了三门县燃气老旧管道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完成全县402公里燃气管道和4家液化石油气场站的排查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存量老旧管道改造1.35公里,剩余0.65公里在6月底前完成。新一轮排查改造目标2.6公里,计划10月底前完成。“瓶改管”方面,“瓶改管”梯度优惠政策已通过县里讨论,并全面开展宣传推进,目前已完成“瓶改管”合同签订7户。存在安全间距问题场站整改方面,目前已确定整改方式:4家场站中,3家进行规模化整合,采用“地埋罐”方案,选择浬浦站进行原地技改,计划2024年底前开工建设,2025年底前完成;剩余一家泗淋站自行整改,计划2024年底前开工建设,2025年底前完成。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方面,共计检查餐饮用户2793次、燃气企业31次,发现整改问题37处。二是推进物业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治理,共整改飞线充电等问题205个,清理、疏散占道电瓶车2000余辆。开展充电桩现状与建设需求摸排,完成充电桩新建26处。三是推进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目前已启动生态修复治理方案编制单位的招标工作,并申报了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预计10月前完成工程招投标工作并进场施工。四是深化中央环保督察,聚焦建筑垃圾、污水处理等重点领域,开展生态环境问题百日攻坚行动和已整改问题“回头看”,共自查相关点位71个,发现并整改建筑垃圾非法倾倒、市政管网因井盖堵塞冒污等问题10个。共接到央督反馈涉及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乱堆放问题信访件3件,已全部完成整改,并跟踪保持。

(五)推动行政执法提质增效。一是开展诉源整治行动。针对不同的类案进行源头治理,加强重点个案分析研判,找准案件关键问题对症施策,做到类案和个案“诉源同治”。通过诉前调解,实质性化解积案1个,诉讼胜诉2起,上半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零新增。二是建立轻微违法信用宽容制度。发布《关于建立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的通知》,建立“三书同达”主动告知制度,提高信用修复审核效率,“处罚即告知、期满即修复”,确保失信主体信用修复告知率、有修复意愿且符合修复条件的失信主体信用修复率均达到100%三是常态化开展法制教育培训。按照“一月两主题”要求,制定《三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度行政执法业务培训计划》利用周一学习夜和周五法律学习日,通过专家授课、案审会和本单位业务骨干经验分享等形式,共计开展专题法制培训6场次、案审会9次,组织线上法律知识考试3

(六)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方式,开展党纪学习5次,专题研讨1次。对标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开展自查,共排查廉政风险隐患点62个。结合纠治漠视群众利益问题,开展城镇燃气管道“带病运行”和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不规范等专项整治行动,把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二是开展“中层干部项目破难”大比武活动“谋实事、比实干、拼实绩、晒实效”为主题,通过大比武,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带动效应和业务能手示范作用。全局共梳理破难项目29个,每个周一学习夜安排2-3名中层干部上台分享破难经验,激发广大干部攻坚克难、力争上游的精气神三是持续推进“双建争先”,大力开展“书记上廉课”“书记上党课”活动,今年以来班子成员上党课6次,党支部书记上党课5次,观看警示教育片2次。组织开展青年干部“‘青’力‘清’为助清廉”座谈会、“廉韵城心 清风润家”等活动,将传统文化和廉洁文化有机结合,展现了综合行政执法人对党的深厚感情和对党纪的敬畏之心。

二、存在的问题

(一)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方面,一是案件规范率难以控制处罚案件总数包括全县主要执法部门的行政处罚案件,涉及面广量大,其中部分案件由于程序不规范、适用法律错误等原因,存在行政案件败诉或复议纠错风险。二是赋权事项下放不够精准部分乡镇(街道)赋权事项空置情况较多,存在“不够接地气”的情况。三是“亮码检查”习惯还未养成,亮码检查”系统尚有少量技术漏洞,存在扫码无法正确显示检查信息等问题

(二)人员力量与当前城市规模不相匹配。行政执法职能大幅度提升,城市管理要求越来越高,但执法局人员力量几乎没有增加,仍是10年以前水平。同时编外协管人员流动性大,形不成稳定的专业团队。

(三)噪音相关执法工作取证困难。一方面,噪声具有偶发性,并且需要有资质的检测团队进行正规检测。另一方面,噪音检测需要当事人双方绝对配合,需要多方位全面检测,如有一方不配合,检测工作就无法开展。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深化执法改革。召开监管“一件事”任务交办会,明确工作环节和时间节点,确保准时准点、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落实镇街赋权事项动态调整,制定“8+1”专业执法队伍合规指导意见书,全面推广行政执法案件经济社会影响评估机制,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与效能。紧盯执法质效指标,指定专门人员,每日监测、及时预警,每周晾晒通报,确保顺利完成指标任务。

(二)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三率”。成立女子城市服务队,强化对城区重点区域和重点路段巡逻,在加强市容管理的同时,提升城管形象。建立街长“4小时”徒步巡查机制,对街区问题全天候响应,让群众看得见身边的城管力量。完善无人机小组,拓宽执法人员在建筑渣土乱倾倒、小区乱搭建和违法垂钓等领域的监管范围,提升执法“管事率”和执法效能。设立潮汐摊位,以人性化、精细化、服务化理念,规范有序管理流动摊位,提升群众满意度。

(三)进一步提升民生服务水平。完成“三会”建议、提案办理,做好共享单车、公共自行车“一体化”改革后半篇文章,确保共享单车和公共自行车有序规范运行。加快推进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拉链马路”治理,有序推进城南生活垃圾中转站迁建工程和下湾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

(四)进一步打好城市运行安全攻坚战。常态化开展燃气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持续推进“瓶改管”和老旧燃气管道改造。全面做好防台防汛各项准备,紧盯城区易涝点和积水点,定期开展应急队伍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