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三门分局在市局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系统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队伍建设、制度改革“两手抓”,生态环境服务更加有力。
一是内提素质,干部队伍展新颜。抓纪律建设,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刻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传达中央省市文件精神,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参观勤廉文化教育场馆,不断增强干部法纪和廉洁自律意识。抓业务学习,定期举办“请进来、走出去”、“你来讲、我来评”交流活动,通过常态化交流业务,全面提升全体干部综合业务能力。抓实践锻炼,积极开展“百名科长破百难”比武活动,通过“攻项目,树典型”方式,奋力营造“比学赶超”浓烈干事创业氛围。
二是外强政策,制度改革释红利。“区域环评+”改革有效扩面。指导三门经济开发区完成规划环评编制,实现省级园区规划环评全覆盖。完成沿海工业城区块“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实施方案编制备案,3月发布至今共有6本报告实现降级审批,平均缩短项目审批时间12天。“模块化”审批提质增效。发布实施三门县橡胶、塑料行业环评报告编制指南及模板,提升项目环评编制效率和质量。2月发布以来,21个项目根据指南、模板编制报告,审核问题反馈数大幅减少,审批时效提升30%。“规范化”管理做优服务。实施内部多层级研判,从政策、技术、产业开展全面评估,助推4个新招引项目“拿地即开工”。制定《加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速度及规范文本编制质量控制制度》,明确审批程序、质量监督多方面要求,提升行政审批过程体验。
(二)蓝天保卫、碧水护源、清废净土“三协同”,污染防治攻坚更加深入。
一是蓝天保卫卓有成效。强化站点周边管控,委托技术单位全面排摸省控站点周边3公里范围涉气单位,采取光量子雷达扫描等科技手段实现精准溯源。深入涉气体行业整治,完成59家橡胶行业优化提升初验评估,完成3家木质家具企业、2家烧结砖企业、7家眼镜企业整治问题排摸。推进重点治理任务,完成25家企业低效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引导10家企业完成低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淘汰3台生物质锅炉,更新替换86辆非道移动机械。强化秸秆禁烧工作,构建三级响应机制,累计出动4659人次,扑灭火点134起。截至6月17日,全县PM2.5平均浓度29ug/m3,较去年同期上升15.4%,污染天数12天,优良率92.9%。环境空气质量在开年不利情况下实现逐步向好。
二是碧水护源深入开展。推进水源地规范建设,完成佃石水库等水源地保护区域电子围栏建设、防护栏网安装、道路警示牌树立。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865km河流岸线排查,核定排污口1594个,监测排污口150个,对其中16个开展溯源,按相关技术规范完成整改7个。强化处理设施效能提升,督促沿海工业污水处理厂加快化工废水集中预处理建设,确保7月投入使用。推动“零直排”建设提档,完成8个工业集聚区零直排建设验收,启动沿海工业城零直排星级园区培育,完成建设方案编制评审。上半年,全县地表水水质总体较好,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00%,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4个县控及以上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三类水质达到100%。
三是清废净土合力推进。强化土壤源头污染防治,督促5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落实隐患排查,完成10个地块利用信息审核,督促7家完成土壤调查,确保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谋划启动2024“无废细胞”创建,完成43家危废经营单位、重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帮扶指导,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金属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创新废机油监管模式,制定发布《危险废物集成式智能贮存装置设计与使用技术规范》,指导114家汽修企业安装智能油箱并接入“循油记”平台,推动国家级试点创建。
(三)环境监测、智慧监管、执法监察、整改监督“四联动”,环境安全底线更加牢固。
一是环境监测全面加强。监测工作扎实开展,上半年共开展日常、预警、监督性等各类监测318次,获得有效数据8749个,出具各类监测报告78份。监测能力不断增强,投入资金扩容升级软硬件设施,及时添置便携式X、Y辐射周围剂量当量率仪等监测设备,积极拓展新增土壤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及电磁电离辐射等13个监测项目、2种监测方法。监测水平持续提升,定期组织理论和业务培训,按季度开展站内技能考核,通过“以新带老”、实战演练,全面提升监测队伍业务水平。
二是智慧监管初显成效。完成“三门县数字驾驶舱”迭代升级,构建大屏端、PC端、移动端橡胶行业新场景,实现50家橡胶企业废气收集设备、废气处理设施运行等数据连接,实现生产设施、污染防治设施、活性炭监测数据在线分析。上半年共实现在线预警12次,在线提醒处置27次,初显数字监管成效。
三是执法监察刚柔并济。围绕中央督察迎检回头看、危废监管等重点,深入开展“扫雷攻坚”、“双随机”等专项行动,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上半年共出动执法人次1500人次,检查企业300家次,共立案查处21件,拟处罚金额约230万元。推行包容审慎执法监管,严格执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轻微问题首违不罚等清单制度。上半年共办理学法积分抵扣罚款案件2起,减少罚款6万元;办理不予处罚案件3件,减免罚款40.5万元,占立案数的15%。
四是整改监督有力有效。问题导向,对照三轮央督关注9大领域开展生态环境风险隐患问题排查,梳理问题100个,闭环整改63个,其余37个整改正在有序推进中。逐个突破,扎实做好三轮央督交办信访问题调处,进驻期间共收到29件信访交办件(扣除重复件后为17件),其中15件因高效整改得到及时办结,2件因整改周期较长尚在办理中,重点件-勤丰船厂信访办理答复件得到省市高度认可,作片区优秀典型通报。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阶段,三门分局将坚决贯彻省、市相关工作会议精神,拉高标杆、加压奋进,高水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要求化解环境安全隐患,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新提升。
(一)紧盯问题整改,持续抓好督察反馈后半篇文章。结合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吸取借鉴三轮央督披露的典型案例,反馈的问题清单,举一反三排查区域性、行业性突出环境问题。建立健全与县委县政府督察,常态化开展整改督督导,确保各类问题有序整改。实现整改一个问题,消除一类隐患,提升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完善一套机制的良好成效。
(二)坚持协同发力,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控常态治理。研究出台《三门县2024年空气质量改善攻坚行动方案》,紧扣大气污染防治“六个方面”重点,整合全县相关部门力量,集中推进“控尘、控烧、控车、控气、控煤”等五个方面管控,重点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整治、机动车管控、扬尘治理、餐饮油烟治理等大气污染防控工作。从污染源头上做好防治管控,推动全县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持续向好。
(三)强化工程治理,全力确保县域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水源地保护,推进佃石、大岙田、罗岙、王申坦、石门、施家岙六大水库及白溪河流等“1+6”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深化保护区内道路穿越应急防护、河道水生态修复、水质自动站建设及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推进EOD项目落地,争取“三江六岸 金鳞水城”EOD项目早日入库,加快启动已入库项目“亭旁溪生态修复项目、珠游溪生态修复项目”初步设计,申请中央资金补助,争取早日动工建设。启动沿海工业城内河治理,通过上游系统排查、河道底泥清淤,合理系统补水,解决河网流动性差,净化力弱短板,提升工业城内河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