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县商务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在巴以冲突、红海危机等国际复杂形势下,稳定外贸出口,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在国内疫情全面放开的情况下,拉动消费,加快服务业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商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全力拓市场,对外贸易保持增长。
2023年全县外贸出口93.8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全市排名第4。在超高基数和严峻国际形势的情况下,实现出口正增长。全年组织企业参加境外展会近200家次、境内国际性重点展会35家次,并先后举办展会拓市场专题对接会、“一带一路”跨国采购会、市场采购业务培训会(三门站),支持企业拓市争单。鼓励企业参保出口信保,2023年参保企业205家,其中小微企业统保181家,累计赔付金额278.54万美元,有效降低外贸出口风险。全年新增外贸企业36家,新增出口额5.2亿元,新增亿元以上企业3家,出口主体持续壮大。积极发动企业组织申报出口品牌,新增申报出口品牌企业2家、复评企业3家,全县省、市出口名牌达到17家。全年注册境外商标、国际认证34个,切实提高企业国际市场准入能力和竞争力。全年外经贸政策兑现金额2477万元,惠及87家企业,有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修订外经贸政策,提高对企业拓市场、增订单、降风险扶持力度。今年我县被中国五矿商会评为中国橡塑产业出口基地。
二、有力促消费,商贸流通快速发展。
2023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67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全市排名第1。限上社零、限上零售、全口径零售、限上住宿、全口径住宿等5个指标增速也在全市排名第1。积极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我县成功入选首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省级供应链示范与应用示范县。扎实推进“一街一圈一区”建设,我县成功入选省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县,3个社区通过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验收。落实“浙里来消费”行动,开展汽车消费嘉年华、家居家装消费季、金秋购物节等促消费活动10场,发放消费券1490万元。突出围绕“中国小海鲜之乡”产业优势,集中打造餐饮特色消费场景,先后举行首届小海鲜烹饪大赛、三门县传统小吃评选大赛、首届餐饮名店名厨名菜评选活动,发布三门数字美食地图。“三门县打造鲜甜三门餐饮品牌激活餐饮消费拉动社零增长”信息获浙江商务专报刊登,得到卢山副省长批示。积极参与国家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元创科技、三维控股入选省第五批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坚持专项整治和日常检查并举,强化商贸领域安全生产,组织大型消防演练1场次,组织联合执法5次,日常检查企业112家次,出动检查人员294人次。组织重点商贸企业消防安全培训1次,培训从业人员124多人次。受理商贸领域信访件208件,处置满意率达100%。
三、着力助共富,电子商务实现提升。
2023年我县实现网络零售额70.69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全市第4。三门县电子商务产业园获评2023年浙江省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累计打造共富柚一村等5家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金豆豆”电商直播共富工坊被选为全省首批百家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典型案例,三味寻鲜记获得2023浙江省直播电商大赛直播之星。组织“抖动美丽乡村,共创三门之美”2023年三门县抖音“短视频创作直播” 技能大赛、2023年农产品线上营销直播季等活动;选拔优质企业参加“浙味年货 共享新春”2023浙江网上年货节;举行全县电商资源对接会4场次,开展“百场万企”电商拓市场活动5场,新增出口网店33家,有效拉动数字消费。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建设,县镇村三级网络体系更加完善,农特优产品上行渠道进一步畅通。
四、合力抓提能,开放工程成效明显。
2023年组建“1+7”工作专班,制定五年方案,实施两套工作机制,推动落实“重点项目、重点指标、重点工作”3张清单,定期分析调度、晾晒进度,全力抓好各项工作。全年重点指标超前完成10项,正常推进6项;重点工作超前完成3项,正常推进16项;重点项目超前完成2项,正常推进11项。总结我县渔民沿着丝路养青蟹,海内外养殖面积达22万亩的经验,形成典型案例《沿着丝路养青蟹 再造一个“鲜甜三门”》,得到市领导的批示肯定。同时我县企业积极走出去,向着丝路建园区拓市场。东海橡胶泰国工厂已经投产;海啊、维艾尔、西格玛、继满等企业正在对接境外设厂。4月份县政府与泰国罗勇工业园区签订双向投资协议框架。举办“海外台州”建设行动三门橡塑产业国际产能合作专场推进会。美国亚特兰大和洛杉矶海外仓项目投入运营,仓储面积1万平方米。我县对外投资备案金额2080万美元,同比增长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