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级部门信息公开 >>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113310220026851384/2024-118012 文号
成文日期2024-06-04 发布机构县人力社保局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组配分类计划总结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 信息索引号:

    113310220026851384/2024-118012

  •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县人力社保局

  • 成文日期:

    2024-06-04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三门县人力社保局2023年工作总结2024年工作思路

2024-06-04 09:03 来源:县人力社保局浏览次数:

2023,全县人社系统以保障“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为主线,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实施技能强、乐业富民、 引人入胜、社保提质、和谐同行、改革攻坚六大行动,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获基层人社治理现代化改革全省试点,机关单位工资福利管理工作在全省工资会议作典型发言,三门县深入践行“1+3+N”模式打造合作创业帮共体助农民创业奔富经验做法及基层人社现代化“五微改革做法分别获省人力社保厅厅长吴伟斌批示肯定。

一、2023年工作推进情况

(一)实施技能强行动,力争创成技能型社会全示范。今年我局以技能型社会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三门“技能创富”创新模式,努力打造在全市有示范效应的技能型社会域样本。《三门县建设“技薪挂钩、人产融合”技能型社会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在浙江人社杂志第9期刊发。“职技融通”被“东方时空”播报。一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县技能培训人数17700人次,完成140.48%;新增技能人才数5296人,完成176.53%;新增高技能人才数1623人;

二是实施基本单元建设“1255”工程。完成蛇蟠乡为青蟹养殖技能小镇,广润社区和平安社区为技能型社区,前郭村、涛头村、香山村、岩下潘村、永丰村为5个技能村,机关幼儿园,亭旁中心小学,沙柳小学,海润小学,心湖小学为5个技能型校园。三是强化博士后工作。目前我县共设立博士后工作站6家,今年新招收博士科研人员5人,新设立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为三门技师学院博士后工作站,目前全县博士后工作站招收设站比为0.83,已完成任务数。

     (二)实施乐业富民行动,持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以打造就在三门”就业服务品牌为引领,持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和就业促进机制系统集成打造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微就业”撬动基层人社“精治理”》在中国劳动保障报刊发。一是促就业稳定就业基本盘。开展“春风行动”“送岗下乡”“就业大篷车”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0场;组织772家次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9751个。二是跨省“驻点招工”保用工。携重点缺工企业和人力资源机构等11家企业赴贵州兴仁市、大方县开展为期8天的驻点招工活动,包车接返新老员工449名。年初整合各项资源量身打造300份价值超1000元的“安心返岗”大礼包为省外务工人员返岗提供工作和生活上支持。三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不打烊“零工驿站”、新建3个“零工市场”,推进县域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与贵州兴仁签订“村企联盟”合作协议,建立两地常态化沟通与协作机制。成立三门县就业帮扶中心,对3121名重点人群开展就业帮扶,提供服务4532人次,帮扶覆盖率100%。四是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实现大学生创业园搬迁升级;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671人开展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带头人培训,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获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通报表扬,被评为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成绩突出单位。

(三)实施社保提质行动,加快构建共富型大社保体系今年持续深化社保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社保提质扩面,加快构建共富型大社保体系,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险安全网和稳定器作用开展“社保走基层 政策零距离”宣传服务,共开展各类宣传活动53场,现场咨询人数达4200人次,发放政策宣传资料8900余份,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有序开展并完成被征地农民参保工作,上半年已办理被征地备案2191人。有序推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已通过认证4140人。推进“一卡通”工作,共发放三代社会保障卡25万余张。

(四)实施引人入胜行动,全力引育各类人才。突出人才引领驱动,秉持开放提升理念链接海内外人才资源三门现代化新港城建设提供多层次人才支撑。一是深入挖掘“500精英”项目。申报台州市“500精英”人才项目共50个,经评审入选“高”创业人才项目1个,“特优”创业人才项目4个,“高级”创业人才项目9个项目申报数、入选数均创历史新高。二是“以赛引才”。在杭州、南京、上海举办3场高层次人才大赛线下初赛,共评选出12个项目晋级县级总决赛,于10月19日在三门举办总决赛,共评出一等奖2名,直接入选“特优”创业人才项目二等奖4名,直接入选“高级”创业人才项目。其中,第一名获得者代表我县参加市级总决赛,获评特等奖,直接入选高端创业人才项目(台州市仅2个名额获评高端)。三是加强人才政策兑现。2022年高层次人才政策兑现共556万余元,今年经“500精英计划”专项办会议讨论,高层次人才政策兑现共8109638.76元。四是落实“青年英才聚台州”计划。组织企业赴湖南、江西、云南、金华、衢州等地开展大学生招聘活动8次,35所高校开展专场招聘会共引进高校毕业生4723人,其中新增在台连续缴纳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大学生1613人,新增青年博士4人。

(五)实施和谐同行行动,深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迭代升级无欠薪治源工作体系,持续擦亮三门无欠薪品牌 不断强化劳动纠纷源头治理基础,健全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推动企业与劳动者和谐同行、发展共赢。推出移动微仲裁,以“1+X”劳动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为平台,构建“一窗受理、一地流转、高效办结”的“移动微仲裁”工作模式,实现劳动纠纷快速“全闭环”调解。目前,我县劳动仲裁调解率为85.87%,基层劳动纠纷案件调解结案数为245件,调解成功率为100%。开展劳动关系“和谐同行”三年行动,完成企业劳动用工体检700家,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员600余名,持续推广电子劳动签订工作,目前全县已签订电子合同17726份。

(六)实施改革攻坚行动,奋力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秉持创新深化理念拓宽人社改革新路,持续深化人社领域改革攻坚,全力破解人力社保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一是构建“就共体”。整合全县就业帮扶政策、资金、资源开展“就共体”改革,同步抓好线上数字化匹配与线下网格化服务,实现就业帮扶一手包办、求职招聘一屏搞定、劳动纠纷一站化解。“就共体”改革工作信息在浙江政务信息刊发。二是基层人社治理现代化改革。基层人社治理现代化改革已获省级部门正式发文批复试点,完成方案制定、场地安排、三员队伍下沉等工作。基层人社现代化“五微”改革做法获省人力社保厅厅长吴伟斌批示肯定。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着力完善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构建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实施部门协同产业提升促就业行动,加快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积极探索县大学生创业园服务增值改革提升大学生创业全流程帮扶。发挥就业帮扶中心三级平台作用,开展就业困难人员精准帮扶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就在三门”线上平台3个零工市场作用,实现求职招聘、技能培训、政策智推、权益保障一站式服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600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300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500人。

(二)着力构建共富型大社保体系,促进社保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积极争取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考核优秀,为县政府减免专项性责任分担资金。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积极向上争取社保缴费优惠政策,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推广办理个人养老金业务,努力形成三门经验。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加快实现应保尽保,鼓励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加强工伤保险督查及工伤预防宣传力度。对工伤发生率较高的企业做好重点督查,并运用行政监管、提高浮动费率等手段督促企业采取措施降低工伤发生率。开展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落实社保基金监督举报及奖励办法,运用“社保基金安全在线”,强化社保基金第三方审计,加强社保基金监督

(三)着力促进人才引育提质增效,推动建设人才高地。一是拓宽人才招引渠道。全年组织20场以上校园招聘会,组织企业赴高校开展精准化招聘活动,引进35周岁以下大学生3000名以上。探索教室慈善冠名共建就业见习基地等方式加强校企合作。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职称自主评聘改革,充分发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的主体作用,加强工作站评估,着力提高博士后工作质量。落实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技工教育提质增量行动,加快建设三门一流技师学院和2个高水平专业群,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逐步在全县推开职业技能等级“新八级”制度。举办第三届三门技能大赛,备战第三届浙江技能大赛。积极组织参加浙江省新时代突出贡献浙派工匠、新时代浙派工匠培育突出贡献单位、“新时代浙江工匠”省级评选。三是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新引进建设1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

(四)着力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平安稳定。

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建立健全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推广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开展技术工人能级工资要约行动。构建高质量和谐劳动关系体系,继续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三年行动计划,广泛开展企业用工体检、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推广应用劳动合同数字化管理。完善根治欠薪治理体系以打造“安薪工程”为载体,强化用工实名制管理和工资确认。健全劳动权益保障机制探索推行新就业形态企业用工报告制度,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在线”应用。强化劳动争议源头治理推进劳动争议多元调解组织体系建设,强化仲裁案前调解,探索裁前企业告知制度,健全裁审衔接制度,提升仲裁办案公信力。优化调解仲裁网络平台,推进数字仲裁庭建设,推进“无讼指数”综合评价。

(五)着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增强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深化服务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推动营商环境人社相关指标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挖掘培育2024年改革创新项目深化“就共体”体系建设,推进就业帮扶政策、资金和资源整合,实现就业帮扶一手包办、求职招聘一屏搞定、劳动纠纷一站化解,营造“就在三门”优良营商环境。谋划青年创业无忧一类事改革,立足青年创业前、中、后期的实际需求,以部门协同、资源共享、资源整合、服务集成等方式,不断优化青年创业环境。推进基层人社治理现代化建设完善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构建“三员两群”基层人社治理网络,构建上下联通、业务协同的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体系。持续提升人社公共服务能力深化“一件事一次办”和“跨域通办”,加强系统对接、数据共享,全面落实“跨省通办”任务和“一网通办”事项清单,完善办事指南和经办流程,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持续推动社保卡“一卡通”工作,扩大社保卡服务集成事项,提高三代卡换卡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