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县经信局紧扣经济高质量发展“题眼”,坚决走好“工业强县”战略赛道,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奋力推动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我局在全省经信系统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中获得优秀。
一、2023年主要指标情况
(一)增加值增速。2023年1-12月全县实现规上总产值500.5亿元,同比增长5.4%,规上体量首次突破500亿大关;实现工业增加值144.02亿元,同比增长4.1%,高于全市平均2.7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2,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134.9亿元,同比增长4.9%,高于全市平均5.2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3,实现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5.5%,排名全市第2;工业增长对GDP的贡献度高达33.7%,排名全市第1。
(二)工业投资。2023年1-12月全县完成工业性投资56.3亿元,同比增长35.6%,全市排名第2。其中,完成制造业投资48.2亿元,同比增长26.3%,全市排名第2;完成技改投资18.4亿元,同比增长12.9%,全市排名第2。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扶企惠企持续发力凝聚发展新动力。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助万企”活动,选派247名助企干部投身助企服务一线,对262家企业进行帮扶,走访服务全覆盖,每个月助企干部打卡率都达到100%,诉求办结率100%,2023年已现场办结企业诉求223条,流转办结企业诉求280条,诉求承办率在全市位居前列;深入开展政企会客厅活动,搭建政企互动平台,2023年共举办8场座谈会,接待企业73家,收集企业诉求56个,目前已办结或阶段性办结35个,其余正在跟踪办理中。优化企业家队伍建设,设立100万元企业家队伍建设专项资金,按照“分层级、分行业、分岗位、系统化培训”的总体思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办专班、云办学、进企业”的形式,进一步聚焦数字经济、创新管理、公司治理等核心内容,全面提升企业家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2023年共举办企业家培训11场,内容覆盖产业变革、数字化转型、企业战略经营等,参训600人次。
(二)培大育强行动深入实施取得新成果。深入实施“1211”企业培育工程,引导企业往“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创新型”方向发展,今年共有10家企业进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种苗库,2家企业进入省单项冠军培育库;世泰实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康创电子获评省隐形冠军;奋飞橡塑等3家企业入选台州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九环洁具等18家企业入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奥力孚等73家企业入选省创新型中小企业;以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为导向,大力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2023年新增管理星级达标企业41家,规上企业完成星级评价113家;推动小微企业上规升级,2023年,我县新增小升规企业26家(包括4家企业月度上规,22家企业年度上规),退规11家,实现净增小升规企业15家,任务完成率120%。
(三)制造业项目加快推进取得新成效。聚焦重点项目的实施,按照“竣工一批、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项目的工作思路,动态完善重点工业项目库,全面推进项目建设。2023年,全年共有28个项目投产,预计新增产值25.5亿元;21个总投资1亿元元以上的新开工重点制造业项目顺利开工入库,累计完成投资9.8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242%;全年帮助企业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2963.75万元,2个项目列入年度省重大制造业项目,4个项目获得全省生产方式转型资金支持,数量全市第三。
(四)数字经济步伐加快实现新突破。一是核心指标稳步增长。2023年,全年实现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4.09亿元,同比增长17.2%,排名全市第3;数字经济项目投资额3.43亿元,同比增长155.8%,排名全市第4;二是数字基建纵深推进。2023年共完成基站建设317座,超额超前完成考核任务,完成率100.96%。截至目前,累计共完成5G基站建设1592座,城区5G 网络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三是数实融合建设加快。通过“分区推广+专人跟进”做法,发挥“熟人圈”效应,组建观摩会、交流座谈会,围绕数字化改造过程中的难点、痛点问题进行交流解决,多方共谋发展形成合力,1-12月我县新增数字化改造企业60家,规上企业覆盖率达到80%;同时深化“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建设数字化车间3家次,分别是西格迈的减震器车间、元创的硫化车间、三变科技的铁心车间;橡塑制品产业大脑入选浙江省产业大脑建设名单,实现产业大脑“破零”;西格迈公司 5G 全连接工厂入选国家工信部《2023年5G工厂名录》;西格迈汽车减震器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了 2023 年度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
(五)闲置低效整治扎实开展拓展新空间。以闲置和低效工业用地提质增效为切入点,推动工业用地空间布局优化,加快工业用地有机更新,全面提升工业用地产出效率。2023年,全县共启动改造提升企业345家,完成建设项目7个,在建项目52个,其中入库项目41个,1-12月份完成投资2.06亿元,占全县1-12月份制造业投资比重7.97%。其当年入库税收约2.33亿元,同比增长69%。盘活闲置和低效工业企业305家,土地面积4184.11亩。
(六)节能减排助推绿色转型迸发新活力。一是全面深入推进高耗低效企业整治。2023年完成高耗低效企业整治52家(年度任务数为40家),腾出土地914.5亩,腾出用能3854.7吨标煤;二是开展工业节能降耗行动。会同县发改局、县供电公司综合分析年度电力供需形势和全县用电负荷结构特点,监督协调参与负荷管理的工业企业在电力供应紧张时段实施错避峰用电。助力迎峰度冬保暖保供,督促工业企业科学用电,积极配合电力调度,严格执行负荷管理措施,做好错峰用电、节约用能;三是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开展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及清洁生产企业申报工作,引导企业建立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建立绿色工厂培育库,提升绿色化发展水平。2023年新增市级绿色工厂7家,2022年省级清洁生产企业审核验收通过7家,组织申报2023年清洁生产审核企业6家。
(七)“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跨越发展迈上新台阶。2023年,我县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第二批“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创建名单,并获得省财政专项激励。为更好指导和推动船舶制造产业集群建设,打造全省船舶修造产业集群的“重要窗口”,我县立马研究编制了《“浙江制造”三门县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创建行动方案》和《三门县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培育方案》。2023年,我县8家规上船舶企业实现产值29.3亿元,同比增长19%;同时,积极绘制形成高端船舶海工产业链招商地图,形成重点拟招引企业项目库,实现靶向招商,截至目前,船舶制造企业方面,成功引进台州市锦川造船有限公司,落地沿海工业城,建设年产30万载重吨船舶制造项目,计划总投资2.8亿元;海工装备企业方面,跟华业钢构、巨鑫管业先后签订投资协议,分别建设投资15亿元的海工装备生产基地项目、投资12亿的年产40万吨风电单桩、群桩、导管架、塔筒及桥梁码头桩基钢管(三门基地)建设项目。
三、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县经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大力抓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工业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2024年主要指标建议
——规上工业产值增长争取10%以上;规下营收增速达到12%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保持全市前列;
——制造业投资56亿元,争取25%以上;完成技改投资30亿元,增速达到65%以上;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1.0阶段全覆盖;
——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力争增长8%以上;
——新增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0家;新增小升规企业15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
(二)2024年工作思路
1.依托一个载体。持续深化完善“三提三争”立功竞赛活动这个载体,把工业增加值、制造业投资,亩均税收、数字经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放入其中,通过“月通报、季督评”等多种方式形成争先进位工作氛围,为全县考核指标提供有力支撑。
2.建强二个专班。专班常态化运转,指标常态化研判,问题动态解决。一是数字经济专班:数字经济投资增速保持在100%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数字经济企业小升规5家以上;推动橡胶产业大脑建设;争取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1.0全覆盖,以点带面引导规下企业加大数字化改造投入;继续推进 5G 网络建设。二是“415X”专班:保持六项定量指标继续领先;补好信息、创新等工作短板;围绕“输变电、海工装备、汽配”等产业链,实施6+工作法,融入全省主赛道。
3.完善五个机制。完善督查考核、企业联系、会商例会、企业服务、项目推进五套发展机制,做到考核评价精准、企业帮扶见效、工业会商高效、项目推进快速。“企业会客厅”每半月一次活动,企业诉求直达,解决问题闭环,做到“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4.聚力六项重点。①稳增长。坚持“稳当前、强基础,谋转型、增动能”,全力推动工业经济企稳向好,力争两年内规上工业体量进入全市第二方阵。抓住28个23年新投产的企业、项目,形成增量20亿以上(重点保障厦兴科技、国药景岳等新投产企业,加快西格迈股份、浦东电工等技改项目释放产能);推动25个24年拟投产企业、项目投产达产,24年形成增量10亿以上(重点把握山香食品等5个上半年投产的亿元以上增量项目)。高效调度运行,关键时间节点做好生产调度、数据挖潜;强化要素保供,在有序用电、供水供气、工业用地等方面提出建议,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政策精准滴灌,加快惠企资金兑现速度,强化减负办协调作用,提升企业获得感;②促投资。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持续的发展头等大事,全力以赴抓留驻、促发展、上项目。一是深研政策谋项目,围绕洋士涂、健跳北塘、大周塘3大区块开发契机,根据我县现有产业链,精心谋划包装一批本土优质企业留驻项目(推动三维计划投资14.7亿元的聚酯切片项目、三友科技计划投资3亿元的自动驾驶运载车项目的尽快开工建设,推动国药计划投资7亿元的宠物医疗产品项目、东亚药业的生物产业园等项目的落地实施),不让本土企业外流;二是挂图作战建项目,建立“1+2+3”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对2022年以来招商引资的亿元以上项目,形成“一项目一甘特图”,明确审批、开工、投产等关键环节的时间点,采用闭环管理机制、“5+N”重大项目联系机制、县长接待日机制常态化推进,定期协调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为项目保障护航;③亩均提标。以“三门县厂房租售网上超市”、现场推进会等为抓手,持续改造提升闲置和低效工业用地企业150家以上,盘活低效闲置用地1800亩以上,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增加值增长8%以上。④行业提升。依托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形成高耗低效企业清单,实施“一企一方案”,对标提升,达标销号。支持企业对标先进,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力争2024年创建省级绿色工厂2家、市级绿色工厂6家、市级绿色工业园区1家。⑤企业培育。一是实施“1211”培育工程。出台专项培育政策,支持各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三维控股争创产业链链主企业,争取在航母企业、旗舰企业、雄鹰企业培育上取得新的突破。二是“专精特新”培育工程。抓好成长型企业求精,坚持分层分类分级指导,坚持动态管理和精准服务营造,力争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三是“小升规”培育工程。充分发挥政策激励作用,提高升规服务能级,力争完成小升规15家。⑥人才队伍。一是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聚焦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人才需求,推进国家级人才申报,力争入围人数争先进位,建立卓越工程师储备人才数据库,跟踪储备人才动态。二是做好企业家队伍建设,今年已举办培训11场,内容覆盖橡胶汽摩配转型升级、骨干企业家轮训、法律专题讲座、小微园管理运营等,参训600人次。24年重点围绕数字经济、智能化转型、管理创新等内容,定制企业培训10场,参训人数不少于6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