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级部门信息公开 >>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11331022MB15315839/2024-119792 文号
成文日期2024-10-14 发布机构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组配分类计划总结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 信息索引号:

    11331022MB15315839/2024-119792

  •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 成文日期:

    2024-10-14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三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4-10-14 16:20 来源:退役军人事务局浏览次数:

上半年,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关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三门县退役军人工作坚持以“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为主线,按照年初目标要求,攻坚克难,攀高奋进,不断推进退役军人事务各方面工作高质量创新发展:异地商会退役军人服务站“三化”建设、特色规范军创园挂牌创建项目入围市局试点工作;在全省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工作交流会上我县作典型发言;上海三门商会退役军人服务站持续发力,在去年成功招引2家企业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首谈推荐3家企业(总投资额52.5亿元),落地1家企业(铭泰防护设备有限公司,投资额1.3亿元);县军休所组建党建红色服务队、医疗保障服务队、红花家政服务队,创新推出量化服务模式,推动军休服务提质增效;参加市里组织的"荣耀台州与法同行"活动获得三等奖;信息宣传全市排名第三。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亮点

(一)提升思想政治引领,加强组织激励。一是突出思想教育。广泛动员各部门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退役军人志愿者、专家学者、模范、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等优秀宣讲员,组建了20人的县乡村三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常态化开展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12场;持续开展退役军人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活动,广泛发动各镇街组织基层退役军人参与走红色线路、主题宣讲、座谈交流、志愿服务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展现退役老兵“退役不褪色”的新时代风采。二是突出品牌打造。县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立足精准帮扶,创新“三五服务”倾力打造“崇军三门”服务品牌情暖退役军人累计走访慰问退役军人3021人次、发放资金138.3万元,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2000余例。5月10日,在全省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工作交流会上,我县作典型发言。三是突出榜样引领。举办最美退役军人、最美爱国拥军人物(模范单位)座谈会,各“最美”退役军人代表畅所欲言,忆往昔,话未来,共同为退役军人工作的发展献计献策;召开全县军创企业优秀代表交流会,充分了解军创企业发展现状,广泛听取军创企业代表意见建议,共谋退役军人创业发展路径;推荐基层治理“排头兵”俞高明为市级优秀兵支书等。奖状、奖杯赠典型,让“最美”闪光,让“模范”引领。
   (二)提升基层阵地作用,加强融合治理。一是打造融合建站创新高。今年需完成3家省“标杆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工作。我局加快高质量建设速度,目前“志愿服务标杆式”、“数字化改革标杆式”等2家退役军人服务站已打造完成,“融合发展标杆式退役军人服务站预计7月份完成:海游街道依托县雄鹰救援“退伍不褪色”的“硬核力”打造省“志愿服务”标杆;建民社区结合数字化改革,打造“数字化改革标杆式”站点;海润街道积极探索,推进基层人民武装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融合发展,推行部站一体新模式,目前正在设计阶段,预计7月份建成“融合式标杆式”站点。

二是加强作用发挥实效性。加快推进基层服务阵地软硬件设施提质建设,出台《2024年三门县退役军人服务体系“作用发挥体质年”系列主题活动方案》,上半年共举办“腊八给老兵送福”、“元宵喜乐 温情常在”、“巾帼同行 致敬军嫂”、“为爱弯腰 益起捡跑”、“志愿红助力生态绿”等活动56场次。开展全系统干部基层“结对子”走访调研,围绕政策疏导、谈心交流、帮困解难等方面,深化退役军人常态化联系活动。三是深化社会服务渗透力。组织成立“山海老兵”志愿服务队,引进医疗保健服务队、红花家政服务队等社会力量,在节日期间、关键时刻开展“除雪护安全 志愿服务添温暖”、“爱心粽走进军休干部家中”等志愿活动共计35场次;依托社会医疗机构,组织健康义诊22场次,受益退役军人1000余人。

(三)提升就业安置服务,加强共富助力。一是推进就业岗位招聘。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重,38人参加技能培训,29人参加学历提升,办理16名应征入伍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的国家教育自助申请工作;先后举办4场退役军人招聘会,参与企业172家,提供岗位1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00余人。持续落实事业编制单独招考,面向退役士兵招录事业编制1名。二是深化服务体系建设。举行“逐梦三门湾”就业创业沙龙、“退役军人干事创业研讨会”等活动 ,宣传交流就业创业政策。组建镇街退役军人“就业指导员”队伍,开展业务培训,组织走访排摸退役军人就业底数,加强基层就业服务网格化管理。三是强化接收安置落实。持续开展退役“一件事”联办,做好春季退役士兵返乡报到,接收自主就业退役士兵40人,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12名并完成档案审核工作;按照“安置政策宣讲到位、岗位实践锻炼到位”的工作思路,与各乡镇(街道)、部门充分协调,将在待安置期间的12名退役士兵安排在各机关单位进行岗前培训2个月。

(四)提升拥军优属水平,加强保障能力。一是全面提升“崇军”服务能力。县军休所变“开门服务”为“上门服务”,通过整合养老、医疗、政治、文体等各方面资源,积极探索资源共享、服务共建的模式,组建“党建红色服务队”、“医疗保健服务队”与“红花家政服务队”三支队伍丰富军休生活,推动军休服务提质增效。二是大力开展拥军系列活动。持续开展“送健康到家”、“立新功—家乡传美名”、“爱国拥军 薪火相传”等形式多样的“送温暖、送服务、送尊崇”活动,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如春节期间县四套班子走访慰问部队,送去90余万元慰问物资;召开“转业不褪色,红心永向党”暨2024年三门县企业军转干部迎新春茶话会等。三是全员落实优待抚恤烈褒。开展重点优抚对象两节走访慰问,落实义务兵父母体检633人次,圆满完成64名优抚对象短疗任务。加强优抚政策宣传,顺利完成优抚对象数据校核,落实各类定期抚恤金及各项补助3546人次1671.8万元。组织开展“铸魂·薪火永相传·清明祭英烈”、“最深切的缅怀”主题升旗仪式、“云端代祭扫”、全县各界向英雄烈士敬献花篮仪式等活动,落实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修缮。

(五)提升维权帮扶保障,加强维稳机制。一是强化困难帮扶。联合县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开展“情暖老兵·守望相助”专项行动,为154名家庭困难退役军人发放救助金30.8万元;走访结对共建村——南野村,定点帮扶慰问困难户19户,为群众送去慰问金,并深入农户家中了解近期生活状况。二是把牢维权保障。共受理退役军人事务综合管理平台、浙江省民呼我统一平台转来信访件19件,办结19件,办结率为100 %;接待来访人员46批72人次。

二、2024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局将继续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要求,坚持不忘从军初心,牢记崇军使命,聚力推进阵地融合、品牌引领、平台提升、尊崇营造、系统保障,持续为新时代三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担当作为。

(一)聚焦融合式,继续深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推动阵地建设融合。全面推进“千站提升”工程,将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规范化建设与党群服务中心、人民武装、基层网格等阵地建设相结合,实行“一套人马、协同运行”,确保“五星级”、“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出实效;进一步谋划广东商会退役军人服务站,争取下半年顺利挂牌。

二是推动基层治理融合。完善基层服务站常态化运作和网格化管理保障机制,强化“轮值站长”等骨干队伍建设,持续发挥“退役军人之家”在教育管理、矛盾疏导、困难帮扶、活动开展等公共治理各方面的基础阵地组织作用。

(二)突出引领力,继续深化作用发挥组织引导。

一是深化“山海老兵·迎风展姿”主题。进一步加强“最美退役军人”“优秀兵支书”等典型宣传,推动退役军人人才库建设,激励引导各行各业退役军人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二是深化“崇军三门”志愿品牌。拓展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领域,提升“一镇街一特色”项目品牌。持续发挥“山海老兵”志愿服务作用,推进“三海军友”、“红色宣讲团”等各类老兵志愿队伍建设,加强培训指导,不断增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组织力量。

(三)立足奔共富,深化就业安置服务提升。

一是持续提升就业服务。加强信息平台融合,建立健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数据库、企业用工需求库及就业培训项目库。强化基层“就业指导员”队伍建设,推动“家门口”就业服务和岗位需求精准对接,探索开发“灵活就业”岗位,加快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场招聘会,持续推荐高质量就业岗位。

二是持续提升安置质效。健全军转移交安置工作机制,不断增强人岗相适匹配度。持续落实9月份退役士兵返乡“一件事”办理,优化全员适应性培训组织模式。做好退役军人和随军家属单独招录,落实职业技能和学历提升政策保障,结合“技行三门”深入推进退役军人“技能提升行动”,不断优化订单式培训项目。

(四)着眼尊崇感,深化拥军优抚保障落实。

一是全面深化双拥创建成果。进一步发挥军地双拥共建定期联络和协调联动机制作用,加强军地互办实事和服务需求对接,统筹解决“后路后院后代”问题。协同县人武部开展拥军支前动员演练,举办“八一”走访慰问活动,持续推进军人子女入学、立功送喜报等工作。加快蛇蟠双拥示范岛建设,扩展双拥文化宣传阵地。

二是全面落实优抚服务保障。建立健全优抚服务保障政策目录和项目清单,积极拓宽医疗、交通、文旅、餐饮等优先优待服务领域。运用数字化应用平台,优化业务办理和服务管理流程,提升优抚补助、大学生奖励金发放等工作质量。扎实做好优抚对象政策保障,深入开展重点对象走访慰问。

(五)围绕系统性,深化维权促稳机制完善。

一是积极推进政策保障。进一步落实困难退役军人精准帮扶援助工作机制,深化困难对象“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在法律援助、心理健康、大病救助等各方面确保政策保障托底。

二是积极推进社会帮扶。加强各类社会服务组织合作,探索建立“暖居+暖人+暖心”服务模式,推动社会资源及时有效精准配置,给予各类困难退役军人更多暖心关怀。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