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级部门信息公开 >> 县经信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11331022002685090U/2024-119774 文号
成文日期2024-10-12 发布机构县经信局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组配分类计划总结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 信息索引号:

    11331022002685090U/2024-119774

  •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县经信局

  • 成文日期:

    2024-10-12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4-10-12 10:27 来源:县经信局浏览次数:

2024年以来,县经信局紧扣经济高质量发展“题眼”,坚决走好“工业强县”战略赛道,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上半年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各项主要指标稳中向好。

一、上半年主要指标情况

(一)规上工业

 1.指标情况。1-5月,全县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0.75亿元,同比增长6.7%,排名全市第6。6月力争完成规上产值44亿元以上,当月产值增速4%以上,累计产值增速6%以上,1-6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确保6%,力争6.5%。

       核火两电在二季度集中检修,对全县规上增速产生了较大影响(核电检修25台·天,火电检修63台·天),核火电1-5月规上产值增速-3.4%,拉低全县规上增加值增速6.1个百分点,剔除核火电后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8%,在全市排名靠前。

(二)规下工业

一季度,全县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6.5%,排名全市第8,主要受国家样本降权以及权重企业停产、减产影响,导致国家样本推算增速拖累了全县增速。

二季度,强化对22家国家级样本企业的跟踪,重点关注3家大体量、高权重样本,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决问题,做好非目录样本增补,二季度新增样本8家,进一步发挥新注册样本拉动力。按照目前上报数据,乘权之前国家样本增速20.8%,地方样本增速30.1%,预计乘权后国家级样本增速较一季度有明显改观,地方样本增速仍保持较高水平,预计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能够在全市排名中游。

(三)制造业投资和技改投资

1-5月,全县完成制造业投资22.4亿元,增速9.9%,排名全市第5;完成技改投资8.18亿元,增速33.1%,增速排名全市第2。

半年度,预计完成制造业投资30亿元(全年计划56亿),增速12.5%,完成年度计划的53.5%;预计完成技改投资11亿元(全年计划27亿),增速36.6%,完成年度计划的40.7%。

(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

1-5月,全县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2.02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排名全市第7,北三县第2。预计二季度,增速维持在10%左右,力争12%。

(五)规上亩均税收

1-4月,全县规上工业亩均税收14万元/亩,全市排名第2,全省排名第30,26县排名第2,北三县排名第1;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增速1.4%,全市排名第1,全省排名第36,26县排名第9,北三县排名第1。

二、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

(一)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

1-5月,全县数字经济项目投资增速249.7%,排名全市第4,三友科技工业机器人项目、汇科新能源储能智能制造项目顺利入统;实现网络零售额20.73亿元,同比增速-1.6%,增速排名全市第6,成功申报省级跨境电商项目,获得省级项目补助资金220万元;61家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已全部启动,启动率100%,截止本周完成52家,完成率85.25%;批量化改造已达12家,本周新签约5家;确定转统企业1家,月度升规企业3家,预计在10月前完成升规转统;尔格科技完成5G全连接工厂覆盖方案和AGV建设方案的设计编制,西格迈汽车减振器数字化车间入选浙江省数字化车间认定名单。

(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

主要指标方面,1-4月“415X”集群规上营业收入107.6亿元,增速12.4%,排名全市第3招引落地总投资10亿元(或1亿美元)以上制造业重大项目2个(国药二期项目、璞慧徳芯光电产业项目);省重大制造业项目5个(建兴科技、凯华汽车科技、汇科新能源、三维材料、国化科技),完成投资额4.0亿元,投资完成率80%。

重点工作方面,一是编制了《三门县“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和《三门县“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链“链长+链主”制工作方案》全面落实产业链“链长+链主”制,建立“6+X”重点产业链,县领导担任“链长”、龙头企业担任“链主”的高效协同机制。上半年,以三变科技为“链主”的三变新能源电气装备产业园已招引项目两个以森波和蓝途为“链主”的冲锋衣产业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以三维为“链主”的三维新材料产业园和以西格迈为“链主”的西格迈汽车零配件产业园正在积极布局中。二是深入推进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集群培育,编制《三门县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协同区财政专项激励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用实用好1650万元省专项激励资金,指导集群对照集群建设行动方案要求,迭代完善创建行动方案,全面抓好集群提能。1-5月,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协同区)实现规上产值14.47亿元,同比增长18%。招引项目有序推进,台州湾海工新能源装备码头工程已立项,明阳集团海工装备项目正在积极对接。鼓励企业开辟海洋工程船舶、特种船舶等新领域,在差异化的细分市场中赢得竞争主动权,建兴重工、海滨船舶上半年陆续有大吨位特种船舶下水。

(三)闲置和低效工业用地提质增效

2024年,县计划改造闲置和低效企业150家以上,盘活低效闲置用地1800亩以上。上半年,乡镇、街道、园区不断加大排摸、推进力度,达到验收销号标准企业超过预期,截至目前共收到上报销号验收企业66家,涉及土地面积825.83亩。同时,用地“网上超市”小程序推广初见成效1-6月共收到有意向租赁厂房企业4家,意向租赁厂房面积6.74万平米,为全县闲置工业用地、厂房盘活提供了新的可行路径。

(四)推进企业梯次培育

建立“专精特新”、小升规企业培育库,从全县各大主导产业中,培育一批优质企业。一方面,筛选出一批专业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大的中小企业,实施专精特新培育,半年度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康创电子等8家企业已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推荐;另一方面,筛选出一批优质小微企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上规升级,目前共有30家企业入库培育,半年度新增月度升规企业2家(涌鑫船舶、太司特模钢)。

(五)项目审批代办服务

自3月份县委县政府部署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工作以来,我局迅速行动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拉长服务链,全力当好企业办事的“跑腿员”,由以前的“陪着企业跑”升级为“代替企业跑”,让政府服务更靠前,让企业办事更无忧,让“代办”更加高效、务实,力争实现部分审批手续云办理,实现部分项目“拿地即开工”。对2022年以来招商引资的43个亿元以上开工未投产、落地未开工项目,组建“一项目一专班”,建立43个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工作群。对服务代办的43个项目,针对开工、竣工两个环节所有审批事项,制定“一项目一甘特图”,协助企业方梳理需办理的审批事项,制定项目全过程审批事项清单、节点计划等,确定一对一服务方案。截至目前,累计为21个项目开展代办服务50余次。

(六)设备大规模更新工作

设备大规模更新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积极排摸全县范围内企业的设备更新和融资需求。再贷款工作方面,共排摸到17家企业再贷款需求10.54亿元,上报11家企业设备更新清单,涉及拟更新设备45套,目前西格迈、佰穗莱2家企业入围国家工信部再贷款推荐名单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工作方面,组织8个项目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建兴科技(绿色示范方向)、国药一期、康创(重点领域方向)等7个项目已经通过省发改初审,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资金申报报告。

(七)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聚焦重点平台、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全面开展海外人才排摸申报工作,2024年共推荐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33人,其中创新人才23人,青年人才8人,博士后专项2人,上半年国家级推荐人才到岗2人;二是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建立培育梯队,全面排摸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省“隐形冠军”等优势企业工程师队伍,建立卓越工程师储备人才数据库,上半年组织申报市级卓越工程师24人,数量位列全市第一;三是实施“薪火传承”行动计划,重点突出“专业能力提升”和“实操能力提高”建立新生代企业家培育库,按照已接班、即将接班、未来接班三个阶段,有针对性地分批次开展培训,聚焦战略经营、转型升级、代际传承等核心内容,丰富学习方式,突出案例教学与实践特色相结合,上半年已举办一期新生代企业家座谈会和一期新生代企业家沙龙活动;四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设立100万元企业家队伍建设专项资金,制定全年培训计划,按骨干企业家,新生代企业家,女企业家等不同群体,以及理念提升、能力培养、技术创新等不同需求,定制针对性强、需求度高、匹配度深的课程。上半年共组织主题培训8场,参训461人次。

(八)持续做好助企服务

一是持续推进“万名干部助万企”活动。今年继续择优选派政治素质好、担当意识强、熟悉经济工作的同志担任助企服务员,推动干部资源向诉求较多的企业、重点培育中小微企业等对象覆盖延伸。按照“单位推荐+组织点派”方式,共选派179名助企干部对188家企业进行帮扶。上半年,助企干部累计走访打卡900余条,收集企业诉求共233件,其中流转交办企业诉求162件,均全部办结;二是持续开展政企会客厅活动,零距离帮助企业破难。今年以来共开展政企会客厅7场,参会企业64个,排摸重点问题37个,一般性问题29个,目前已解决或答复58个,其余正在跟踪办理中。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主要指标全年目标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规下营收增速达到12%以上;  

——制造业投资56亿元,增速15%以上;完成技改投资27.5亿元,增速达到50%以上;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1.0阶段全覆盖

——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力争增长6%以上;

——新增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0家;新增小升规企业20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

(二)下半年重点工作思路

1.深化一个载体。持续深化完善“三提三争”立功竞赛活动载体,通过“月通报、季督评”等多种方式,推动工业增加值、制造业投资,亩均税收、数字经济等各项主要指标持续向好,形成各乡镇、街道、园区争先进位的工作氛围,为全县考核指标提供有力支撑。

2.建强两个专班。专班常态化运转,指标常态化研判,问题动态解决。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专班:一是实抓数字化转型,争取在9月底前完成企业数字化改造60家,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95%以上,提前实现全年目标,同时逐步由规上向规下引导;二是抓好新项目招引,深度参与亿元以上项目招引,全面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后劲,全年计划招引数字经济亿元以上项目6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以上;三是优化协商机制,每月定期召开专班例会,分类梳理重点工作、疑难问题、落后指标、落后任务、工作短板,针对问题开展专题讨论,专题会办,确保问题销号清零、落后指标争先进位,同时进⼀步加强新增试点工作,力争到年底新争试点2个以上。“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专班:一是跟踪评选进程,全力争取2023年度加快建设“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督查激励;二是深入落实产业链“链长+链主”制,定期组织部门、链主企业及专业机构开展会商,定期向产业链“链长”报告产业链发展情况,建立“链主”企业培育库,强化“链主”企业引领作用,支持“链主”企业牵头组建企业联合体,构建产业链上下游生态圈;三是深入推进“415X”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建立三门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库,指导未进入核心区、协同区创建名单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谋划发展方向,找到特色定位,加快融入全省全市布局,力争新增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省“新星”产业群1个以上;四是推动强链补链项目招引建设,发挥产业链鱼骨图作用,紧盯强链补链重点环节,瞄准央企、国企、优质民企以及创新型、领军型人才团队,盯牢世界500强企业、国内民营企业前50强专业人才团队做好精准招商。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10亿以上项目4个、50亿或百亿以上项目1个。

3.完善五个机制。持续完善督查考核、企业联系、会商例会、企业服务、项目推进五套发展机制,做到考核评价精准、企业帮扶见效、工业会商高效、项目推进快速。“企业会客厅”每半月一次活动,企业诉求直达,解决问题闭环,做到“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4.聚力六项重点。①稳增长。坚持“稳当前、强基础,谋转型、增动能”全力推动下半年工业经济企稳向好,一是开好工业会商例会,强化考核引导、做好指标分解,领先镇街多做贡献,落后镇街迎头赶上,把握好输配电、船舶等红利行业增量,力争三四季度增速迎头赶上;二是加快项目增量形成,强化项目全周期管理,加快项目投产、上规、达产的后阶段进程,持续推动已投产技改项目、新建项目稳定释放增量,三季度月度升规保5争8,全年保8争10;三是关注指标关键环节,关注亿元上重点企业、新投产项目、小升规企业、产销率偏离企业、高增加值率行业、价格指数波动行业,围绕稳增长工作清单,清单化精准调度工业运行。②促投资。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持续的发展头等大事,将“项目为王”理念具体化、日程化,全力以赴抓留驻、促发展、上项目。一是抓项目入库扩总量,1-6月新入库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122.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亿元;下半年加大排摸力度,继续加快项目入库,争取新入库项目25个;二是挂图作战建项目,建立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常态化推进5+N”重大项目联系机制、县长接待日机制,定期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及时协调,为项目保障护航,高效推进项目投资工作。③亩均提标。按照既定流程,计划在8月底前完成2023年度亩均综合评价,持续推广“三门县厂房租售网上超市”,召开闲置和低效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现场推进会,推动工业企业提升亩均效益,确保完成全年既定目标;④行业提升。聚焦低效工业用地连片整治、老旧工业园区有机更新、产业平台提质升级等重点领域,通过数据研判、部门会商、实地核实的方式,按照“确认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确定2024年度高耗低效整治清单,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提升方案,采取改造提升、兼并重组、回收盘活、集聚入园、关停退出等方式进行分类帮扶,全年力争帮扶提升高耗低效企业45家。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积极引导企业低碳升级,围绕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形成国家、省、市级绿色工厂的梯度培育体系,持续开展绿色工厂提档升星工作,全年力争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低碳工厂2家、市级绿色工厂8家。⑤企业培育。一是实施好“链主”企业培育,落实产业链“链长+链主”制,培育好三变(输配电)、蓝途(冲锋衣)、三维(橡塑)、西格迈(汽摩配)等重点企业、链条;二是“专精特新”培育工程,抓好成长型企业求精,坚持分层分类分级指导,坚持动态管理和精准服务营造,力争全年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三是“小升规”培育工程,充分发挥政策激励作用,提高升规服务能级,力争全年新增小升规20家。⑥人才队伍。继续推进高层次人才培育引进、“薪火传承”行动、企业家队伍建设,下半年将按计划组织新生代企业家、企业战略经营管理、船舶行业标杆访学等主题培训,计划培训不少于400人次。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