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一是抓投资谋项目见势早行动快。年初即制定项目提速行动方案和项目谋划、要素保障、招大引强等8张工作清单。6次召开项目谋划对接会,创新举办项目谋划擂台赛,谋划项目97个,总投资2394亿元,提升全县项目谋划能力。通过项目比拼群晾晒、“红旗蜗牛”项目评比等机制,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二)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一县一策”落实落细。制定印发年度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工作任务清单,“一县一策”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系统梳理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架构,找准突破性抓手,清单化推进工作落实。围绕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26个专项政策,主动开展工作对接,推动各部门制定《三门县制造业新政十条》《三门县促进商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若干意见》、《扶持航运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对应落实政策方案。
二是推进临港产业发展。做大海洋清洁能源产业方面,立足打造华东清洁能源基地,推进新能源城建设,完成新能源城核心区建设方案编制。核电二期、中核200MW滩涂光伏项目开工;核电三期前期加快推进,预计年底前完成核准前全部工作。壮大港口物流产业方面,智慧港航物流入选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创建名单;现代建材产业项目码头、浙东南现代大宗商品物流园区项目码头、海滨船厂舾装码头开工建设;三门县港口货物吞吐量769.6万吨,其中龙头企业台州恒投工贸有限公司完成货物吞吐375.3万吨,增长20.1%。做美滨海旅游休闲产业方面,蛇蟠岛旅游景区标志性工程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完工验收;“蓝色海湾”项目入选首批省级储备库,获得省级财政补助2352万元;生态海岸带建设方案完成编制。
三是念好新时代“山海经”。组织山海协作工程推进会,高质量完成高层互访。推动台州湾新区-三门县“产业飞地”完成签约共建,加快三门县特色生态产业平台创建,编制印发《三门县特色生态产业平台五年建设方案》。
四是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尔格科技创成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橡塑制品行业入选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创建名单,新增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东航水产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扶持名单,全市唯一。
(三)全力打好能源保供攻坚战
一是推动能源保供稳价。印发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方案,配合国网三门县供电局实行负荷侧响应和有序用电,成功应对今年夏季持续极端高温天气,避免出现拉闸限电。发布迎峰度冬电力保供方案,积极应对冬季用电高峰。建立六级分级压减预案用户清单,发布三门县压非保民供气应急预案,高质量开展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工作。
二是节能降耗成效明显。严格落实节能审查制度。通过点上问题即知即改,成立工作专班,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时限和措施,并落实专人负责,积极开展审计整改“七张问题清单”工作。目前所有问题均已提前完成整改。
(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深化
一是扎实推进数字化改革。数字社会系统26个省重大应用除2个省厅还在开发外,其余24个已全部贯通;完成6个未来社区(乡村)试点上架;争取到省部级试点1个,市厅级试点6个,其中亭旁镇中心卫生院医康养结合服务列入国家卫健委第二批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投资项目“评红旗蜗牛”子场景入围申报省发改委“有效投资e本账”重大应用试点。
二是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制定“服务争优”行动方案,通过指标晾晒、“一对一”走访方式推进营商环境各项指标向前进位。在今年省对县营商环境考核中,我县在全省的排名提升了9位,从32进到23,进入全省中上游。办理建筑许可事项的竣工验收环节,办理时间由17.5天缩短至7.92天;项目建设事项仅用1天时间,实现临时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许可证“四证联发”,刷新审批新速度。
三是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入。推进标准地改革,倒排“标准地”出让计划梯度表,制定“标准地”指标确认“一件事”办事指南、操作流程、服务规范,明确将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通过“标准地”数字地图向全社会公开新出让“标准地”地块。推进企业投资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牵头相关部门召开2次会商会,将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流程优化联合审批、联合验收为两个阶段,提前介入、主动服务,企业从立项到开工全流程用时仅2.5个工作日。
(五)扎实提升民生服务保障
一是物资储备保障持续强化。成立三门县应急物资保障领导小组,完善救灾物资管理制度,全面应用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数字化平台,切实做好救灾物资采购、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等保障服务工作。
二是切实保障粮食安全。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出台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制定出台订单粮食生产政策、年度储备粮轮换计划和早稻订单收购全覆盖工作方案;落实购销监管责任,制定出台《三门县政策性粮食收购奖励实施办法》、《三门县县级储备粮轮换管理办法》。把控粮食质量监管,每季度联合财政、农发行等部门开展“一符四无”粮仓鉴定检查。
三是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进一步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