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健全便企助企服务体系。县级大厅推行“政务管家”服务模式,为办事企业提供管家式“一对一”贴心服务。开展多层级涉企帮办,实现全流程、一站式、一对一的帮办服务,全面覆盖中心、园区及偏远海岛,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帮办服务。对工业企业投资项目由“政务管家”全程陪办、代办,体现办事“不求人、最高效、暖人心”优势。在产业园区等市场主体集中区域设立示范型企业服务中心2家(沿海工业城、科创园),逐步形成“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市场主体”的涉企服务高速通道。打造惠企政策宣介政务平台,定期汇编惠企政策清单,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和政务服务车,向企业宣传惠企政策和兑付平台,提升政策知晓度和应用率。推进群众经常办理的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充分发挥并有效应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枢纽功能。
二是“政务服务车”上门办。政务服务车是目前市域内唯一可实现车内现场办公、现场出证的流动载体,80%的县域事项都能在车上办理,我们追着企业跑,贴着群众跑,跟着需求跑,让企业群众“一次都不用跑”。联合人社、市监、医保、公安、不动产等部门组成“流动专家库”,开展流动政务服务,安排服务站点和路线,配备专门的流动政务服务设施,组团直达园区、社区,结合“万名干部助万企”等活动,为园区、商圈企业提供现场办公,全力推动“有求必应、上门来办”。移动审批不仅投入成本低,而且还实用便捷,车辆无须固定改装,随用随租,审批设备5分钟内便可装卸完成。今年以来,“政务服务车”共开展了40次精准服务,为85家企业解决了两千多个诉求;走访村89个,入集6次,为群众办理各类证件3566 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