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部门动态

民政局以“党建+老年助餐”丰富老年幸福“食光”

2023-06-26 08:59 来源:县民政局

去年底,三门县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9.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21.8%。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聚焦高龄、空巢老人用餐难问题,县民政局坚持党建统领多方协同助力老年助餐,重点聚焦“四个问题”,实时跟进助力打通老年助餐“最后一公里”。

一是推进居家小食堂建设,有效破解“高山村助餐盲点怎么补”的问题。在推进助餐服务全覆盖中,最大的盲点就是高山村,送餐路途远、成本高、持续难。很多高山村独居老人没有能力做饭,有的早上煮一锅粥,一吃就是一天,用老人的话说“即使有钱也没地方吃饭”。对此,计划引入慈善资金,发动高山村党员志愿者在村里寻找爱心人家闲置用房,由高山村党员志愿者或爱心人家开办爱心小食堂,每月给予补贴并给高山老人每餐给予1~3元慈善补贴。同时,组织高山村党员志愿者加入就近就亲照护服务队伍,这样既解决人难找问题,也能提高收入、保持队伍稳定,今年将组织开展护理、厨艺等方面的技术培训。

二是推进数字化场景建设,有效破解“助餐质效怎么优”的问题。去年,由县民政局党员领办的“虚拟养老院”数字化应用项目,被列入全省试点,其中一项重要场景就是助餐服务,今年将加快迭代升级。建设统一协调的助餐运维中心。我们计划在县联合帮扶中心建设助餐运维中心,引入社会组织党建力量,实体化运作,主要承担食堂监管、投诉处理、社会力量资金整合等工作。提供覆盖全域的点餐服务。目前虚拟养老院已在浙政钉端上线,接下来开发微信小程序,老人可通过家属或者电话定点餐,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线下助餐同等补助。同时,推广“全城通吃”服务,老人可以在全县任何一家老人食堂就餐,补助、费用可以统一结算。构建科学精准的评价体系。借助数字化手段,对各助餐食堂建立食品卫生安全度、送餐就餐便捷度、用餐人数饱和度、饭菜可口度、就餐环境舒适度5维评价模型,相关数据、照片等动态实时上传,并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制度,结果与绩效挂钩,推动品质提升。

三是推进政企社协同建设,有效破解“助餐价格怎么降”的问题。除了政府兜底保障助餐服务,引入品牌养老机构参与助餐工作外,积极推进网格助老“一件事”改革,将党员、网格员、志愿者、就近就亲服务队伍力量进行整合,实行统筹调度,有效降低送餐人力成本。开设“助老微心愿”线上认领,策划“为老助一餐”活动,有效链接社会资源。同时,设立社区孝义基金会,广泛动员党员志愿者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助餐事业。通过设立基金会,子女可专款用于指定老人用餐,既可税前抵税,激励赡养老人,又可以让老人舍得花,目前正发动党员推进“爱心卡”建设,届时将实现数据、支付的联通。

四是推进暖心式服务建设,有效破解“食堂吸引力怎么提”的问题。针对目前较多镇村(社区)食堂吸引力较低,很多老人来了几次也就不来了的现象,我们将发动党员志愿者力量,对每个食堂选址、装修风格、餐位价进行助餐点个性化需求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推进助餐点个性化建设,每个食堂选址、装修风格、餐位价格等综合考虑老人需求,不实行“一刀切”。同时运维时融入其它功能,把老人食堂作为老人社交的重要场所,推动党员志愿者定期进食堂,在非就餐时间开展理发、演出、健康讲座等义务活动,让食堂成为老人生活的重要部分,增强吸引力。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及党支部作用,着力提升并推广“虚拟养老院”数字化应用,进一步排摸老人底数和需求,优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延伸服务范围,确保夯实老年助餐服务暖民心行动基础,力求老年助餐服务暖胃又暖心,不断满足老年群体对助餐服务的更高需求。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