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乡镇街道信息公开 >> 海润街道 >> 计划总结
索引号113310220026853734/2023-113302 文号
成文日期2023-06-21 发布机构海润街道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组配分类计划总结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 信息索引号:

    113310220026853734/2023-113302

  •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 发布机构:

    海润街道

  • 成文日期:

    2023-06-21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海润街道

2023-06-21 09:18 来源:海润街道浏览次数:

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海润街道


一年来,海润街道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产城融合、全域整合为路径,全力拉高工作标杆,把握大势主动作为,保持定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结出丰硕成果,全面激发三门现代化新港城的北部引擎。获评省美丽乡村示范街道、省疫情防控执行力指数评价优秀街道、平安台州工作突出贡献集体等荣誉,“三改”模式成为全省第一批共富最佳案例,系全市县(市、区)层面唯一,血蚶共富工坊列入全市“三比三看”督评点,得到市委主要领导高度肯定,1个村1个社区入选省未来乡村和省未来社区创建名单。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发展方面

1.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向好。1-10月,财政总收入598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13万元,制造业投资5569万元,同比增长28.5%,均居全县第3,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同比增长44.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外贸出口额1.36亿,增长64.1%,位列全县第一,限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速25.1%,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3.9%。在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暨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会上作典型发言。

2.科创平台提能升级。坚持创新制胜,集聚科创资源,做好头岙产业科技谷基础设施提升工作,谋划海游港南岸“一谷一廊”产业共富园,荣获县“共富先行、跨越赶超”项目谋划擂台赛二等奖。

3.项目招引积极主动。瞄准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赛道,主动靠前招大引强,外出招商30余次,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个,目前优质在谈项目7个。

4.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共5个重点项目,春宸机械年产1500台耐腐蚀往复式真空泵项目完成入统,全年可完成固投1000万,已完成基坑浇筑;海之蓝年产2000吨水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完成老厂区搬迁并投产;三门医院医技综合楼项目主体结构已结顶,正在安装设备,全年可实现固定资产投资9000万;县文旅产教融合中心项目,支撑上部土方开挖完成,全年可完成固投7000万;山香食品年加工2.5万吨豆制品生产线项目正在设计施工图,12月底进场动工。

5.项目转型升级。台州博滔鞋材有限公司50吨燃煤锅炉技改项目,被纳入浙江2022年度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计划项目库,获得省专项奖补资金630万。

6.企业培育有力有效。完成企业管理创新1家,推进2家企业小升规工作。深化“亩均论英雄”,闲置低效企业改造提升销号4家,收回浙江宏信船舶公司31亩低效工业用地。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帮助3家企业补办不动产证等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街道入选浙江省品牌指导服务站。

(二)城乡品质方面

1.加快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坚持未来导向、村社并进,涛头村入选省第二批未来乡村创建名单。金鳞湖、三江汇全力打造新型社区典范,完成三江汇社区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金鳞湖社区举办首届邻居节,获评省无障碍社区,入选省第六批未来社区创建名单。  

2.提速城市开发建设。以超常力度收回195亩村用地,包括上枫坑后门山117亩土地征用,比原计划提前21天,并成功化解一起20多年的信访积案,签订息访协议书;与晏站村签订58亩村留地收回协议以及20亩长湾村移民安置。顺利征用晏站村下银岩山120亩建设用地,拉升城市框架,拓展更新空间。专门划出75亩地,作为全县搬迁集中安置区块。

3.改善交通条件。“两高”三门联络线项目政策处理加速推进,完成土地款发放、青苗补偿、坟墓迁移等工作。加速新老城衔接,北岸大道全面贯通,完成道路灯光亮化工程。

4.推进全域规划。以市级全域规划试点为契机,谋划实施“山海画廊、花园绿谷、创智新城”三大行动,形成“一岙一主题、一村一特色”的乡村发展格局。

5.推动乡村振兴。涛头村获评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成效显著村,正屿山文旅项目开工建设,与中青旅共同策划葛岙片区文旅开发。推进上枫坑村省级美丽精品村建设,下枫坑村物业楼完工验收。潺岙村大拆大建,拆除老旧住房120间,80多户正在建新房。晏站村面貌焕然一新,晏农排屋已完工,小高层、邻里中心、文化长廊和老小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即将动工,晏渔区块新农村建设完成90%。

6.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设立“红黑榜”,半月一督评,坚持领导包抓、组团攻坚、实干破难,完成600个点位整治,获评2021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街道,建成省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1个、市新时代星级美丽乡村4个,其中1个村获评五星级,通过市级验收。

7.推进五水共治工作。开展“找寻查挖”专项行动,做好16条河道的常态化巡查,彻查彻改突出问题。完成祁家、许家塘污水处理终端修复,潺岙村污水处理终端改造提升工程,叶家村至园里村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完工验收,加快孙家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涛头村正屿污水零直排村建设。

(三)平安稳定方面

1.发挥网格作用。在29个网格、152个微网格中发展了一批有热心、有精力、有能力的“1+3+N”网格成员,打通基层微服务“最后一纳米”,率先完成市“一标三实”工作试点,系全县唯一先行试点单位,全科网格月考核累积排名全县第一。

2.夯实基层治理。各类信访件满意率超全县平均数,“七张问题整改清单”顺利销号。二十大期间12名信访重点人员未出现进京上访现象,率先完成省档案服务农村基层治理试点,在全市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试点现场会上作典型交流。在道路交通、火灾消防、渔业渔船、电信网络诈骗等重点领域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获评平安台州工作突出贡献集体。

3.抓实疫情防控。快速激活网格塔群,及时处置“3.22”阳性病例,街道党工委获评省疫情防控执行力指数评价优秀乡镇(街道)、市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先进集体,2名干部获评市级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先进个人。疫苗接种80岁以上、18岁以上加强针接种位居全县第一,全员核酸检测率均居全县第一。

(四)民生福祉方面

1.教育医疗品质提升。改建小初高一体的金鳞湖实验学校,弥补了辖区无公立初中和高中的空白,思博幼儿园托育部开班,解决3岁前儿童的照料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装修,超额完成肺炎疫苗、流感疫苗接种,推动农医保、利民保参保工作。全力以赴落实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工作,4个村确定为浙江省卫生村。

2.精准兜牢扶贫底线。扎实推进低保托底专项工作,加强低保动态管理,共有低收入农户208户,较去年同期减少75户。举办县“全国助残日活动”,成为县第三代残疾人智能化换发证工作试点,换证率达98.5%,荣获2021年度县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1名同志获评2021年度县残疾人先进工作者。社会救助幸福清单工作在县共同富裕首批试点中期评估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

3.文化事业有声有色。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宣讲“零距离”,承办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我鲜说”工程现场推进会,“润计划”宣讲团获评市优秀青年理论宣讲团队,系全县唯一。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全覆盖,挖掘宣传道德红榜人物,2名干部入选台州好人。3个村获评五星级文化礼堂,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4个,完成金鳞湖社区文化驿站选址。1名干部在浙江省红色科普基地联盟现场推进会上以快板方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红心向党”打卡活动被浙江新闻客户端、无限台州等媒体报道。

4.武装工作成效显著。推动武装硬件、软件双提升,五星级基层武装部、省级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通过市级验收,打造头岙村、涛头村等民兵连样板村。

(五)共同富裕方面

1.党建引领促富。成立“海畲山盟”党建联建,以“4+4”机制为依托,聚焦产业强链、人才引领、民族特色、新村风貌4个领域,形成“一”型、“雁”型、“圆”型、“花”型四种联盟形态,推动7个党组织组团促共富,带动村收民富,获评县“党建联建共富圈”项目擂台赛二等奖,经验做法被浙江新闻客户端、台州日报头版等媒体报道。

2.共富工坊创富。累计建成8家,其中,血蚶共富工坊辐射7个村养殖户,预计每户年增收2万元,成为全市“三比三看”现场督评点,相关经验做法被农民日报、人民网、台州日报头版头条、台州新闻报道,军创共富工坊帮助200余名退役军人实现创业就业,经验做法被浙江日报报道,交流信息被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晨批示肯定。

3.优化分配增富。深化要素贡献度、支出调节性、合作共享型“三大改革”,精准落实“扩中提低”,列入全市社保费“统模式”改革试点,“三改”模式成为全省第一批共富最佳案例,系全市县(市、区)层面唯一。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海润街道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四区建设”,抓好“五个紧盯”,推进“五大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三门现代化新港城北部引擎。

(一)紧盯东进发展机遇,提升新城显示度。瞄准省最具发展潜力十大新城定位,立足三门城市东进战略区位优势,开拓发展空间,提升区域质量。一是坚持系统谋划。以滨海新城为核心,汇聚民生要素,推进我县医疗、教育、交通、科创“四大中心”建设。加快泰和路两侧景观建设和商贸服务业培育,打造商业地标泰和汇,形成现代都市智慧商圈。融入三江口开发,推动建设商业综合体。补缺城市建设断层带,推进上下枫坑村临路区块开发和环境整治。二是推进精细管理。加强中心城区管理,落实“6+X”类公共服务项目,提高金鳞湖、三江汇社区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文明创建,改善市容市貌,加大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的城市乱象查处整治力度,推动省美丽城镇建设。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文化家园等阵地集群,提高海润文化显示度、风貌辨识度和功能完备度。三是促进品质提升。实施城市绿轴、滨水绿道等工程,扮靓入城道路城北至晏站形象,推进樱花公园建设,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打造标志性景观节点。启动蓝色海湾和海岸线修复工程,推进正屿港、涛头村滨海湿地保护修复。加快完善道路交通体系,完成“两高”三门联络线政策处理,配合做好水上飞机项目,推动甬台温福高铁站前期工作,做好乡道提升改造,提升路网运输能级。

(二)紧盯产业优化升级,提升科创活跃度。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以招大引强积蓄发展势能,强平台抓项目提质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提升平台能级。用好2000万元专项债,加快海润产业科技谷150亩土地用地性质调整,打造千亩省级特色小微企业园区。对接沪杭甬等地创新资源,迭代升级营商环境,引进高新技术、绿色低碳企业,推进“一核一谷一廊”科创体系构建。二是提速项目建设。瞄准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赛道,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个、洽谈5亿元以上项目2个。抓好山香食品年加工2.5万吨豆制品生产线、海之蓝预制菜、春宸机械、益得新材料等项目建设进度,以项目大突破推进发展大提速。三是提高亩均效益。深度聚焦“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整合产业资源,腾退低效用地,盘活银河造纸厂等闲置低效企业,推进汽摩配、造纸等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三)紧盯三新共富目标,提升生态标识度。紧扣“三新”农村共富,强化全域联动、全面提升、全员参与,不断提高省级美丽乡村示范街道的含金量。一是突出规划先行。坚持全域谋划、重点聚焦,深入推动市级全域规划试点工作,集中抓全域土地整治、土地统一流转,推进“三新”共富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围绕实施“山海画廊、花园绿谷、创智新城”三大行动,形成“一岙一主题、一村一特色”的乡村发展格局。二是突出产业发展。拓宽美丽经济共富路,做好正屿山文旅项目、葛岙片区旅游开发,启动龙母山生态康养旅游景区重新招商。强化“海畲山盟”等党建联建,推动血蚶共富工坊创成市级示范点,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推动涛头村省级未来乡村、金鳞湖省级未来社区创建。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深入挖掘培养乡土人才,增强村庄发展内生动力。三是突出环境重塑。加大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力度,实施“月月有主题、一月一比拼、持续大提升”行动,有机更新农村建房,促进美丽乡村串点成线、连片成景。加快潺岙、晏站、滨海等新农村建设,完成上枫坑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加快园里村长湾自然村安置进度,完成花鼓漫岛饮用水改造提升工程,推进农村生活污水主管道工程建设和农污设施运维。

(四)紧盯民生福祉增进,提升百姓满意度。坚持以民为本,紧盯民生短板,推进民生工程,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开工建设三江口幼儿园,提升海润中心幼儿园、思博幼儿园办学水平,推进金鳞湖实验学校平稳改制,支持技师学院发展。加速三门医院妇女儿童住院大楼、医技综合楼建设,投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大楼。全面推行政务2.0应用向基层延伸,争创四星级便民服务大厅。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抓好低保低边动态管理,完善残疾人、低保户、困难家庭等重点群体社会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提供精准救助服务。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进智慧养老系统监管,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分层分类推动民政城乡阵地建设,发挥社区自治功能。三是夯实平安稳定防线。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以“大综合一体化”为牵引,优化网格治理矩阵,打造社会治理“智慧大脑”。发挥联勤工作站的作用,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整治,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事故,不发生重大涉稳案件。科学精准防控,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聚焦提高60岁以上老人新冠疫苗接种率,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五)紧盯过硬队伍锻造,提升党建统领度。围绕加强党的建设,守好红色根脉,聚焦政治领航,紧扣从严治党,为海润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障。一是思想引领铸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摆在首位、融入中心,推动各级党员干部真正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扎实开展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政治生活。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积极应对意识形态工作新形势,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和处置力度。二是组织建设强基。健全完善党建统领整体智治体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七张问题清单”为抓手,强化项目化管理、清单化销号、专班化运作、一体化推进的工作机制。持续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规范村社党组织建设,扩大两新党组织覆盖面,推动各领域党建全面建强,形成一批更具标志性辨识度的党建特色项目。三是队伍建设赋能。以纠“躺平”治“佛系”专题作风建设活动为抓手,坚持以实干实绩实效为导向,提升干部建设现代化的能力。抓好村社书记“领头雁”,锻造党员干部“先锋队”,激发红色细胞活力。弘扬清正廉洁新风,加强监督执纪,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强化“四责协同”,淬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海润铁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