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实施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乡村教研提升”项目,展示优秀乡村教师的教学风采,有效提高乡村教师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共促城乡教育均衡发展,5月25日—26日,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办,台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承办,三门县教师发展中心、三门县亭旁镇中心小学协办的2023年浙江省小学科学乡村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在三门县亭旁镇中心小学举行。
这是一场展示优秀乡村教师教学风采,探索乡村教学质量提升之路的盛会。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科学教研员姜卫英,台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金重海,三门县教育局党委委员江辉,三门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显钢、小学科学研训员古幼先,以及来自省内各市、县(区)教研员和乡村教师代表150余人参加了现场活动。
活动开幕式由姜卫英主持。江辉致开幕辞,他向与会领导和教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他指出,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而乡村教育的发展要依靠乡村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借此机会,他向老师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老师们能学会仰视,经常抬起头来,看看比自己优秀的老师,学事迹、明方向、找差距,为自己的提升找准目标;二是希望老师们能学会平视,发挥集体智慧力量,学习同行优点,为自己的提升巧借东风;三是希望老师们能学会环视,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自己谋发展,还要发挥榜样的力量,辐射、引领更多的学员,为自己的提升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门县浦坝港镇林迪生小学毛盈盈执教《茎和叶》一课。毛老师借助观音竹和绿箩两种植物,让学生在提问、假设、寻找证据、交流等过程中,探索茎和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激发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和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温州乐清市柳市镇十二小学徐锴执教五年级《水的蒸发和凝结》一课。基于学生前概念,徐老师创设了提取纯露的微项目情境,聚焦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并以有创意的结构化材料,直观展示了学生的实验设计,对数据进行分析实现思维可视化,以儿童视角理解水的物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
丽水市青田县温溪镇第一小学陈静执教《产生气体的变化》一课。陈老师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设计,基于学生对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变化的观察基础上,提出学生研究的问题,并用较长的探究和研讨时间,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科学思维,促进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
浙江省特级教师、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陈志强对这三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陈老师肯定了三位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并对他们上课的内容提出了一些专业性的意见。他希望青年教师通过努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并指出,不要总想着用大人的角度来猜想孩子,要蹲下身子,多从儿童的视角看问题。
舟山市海淀区白泉中心小学沈佳丹、杭州市建德梅城中心小学余璐、金重海分别作了题为《素养导向科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17”玩水 探究水的乐趣》《我们需要锦上添花,更需要雪中送炭》的报告。
三位老师对于乡村学校的科学学科教研、教学与科学课程资源建设做了很多的研究和探索,力求促进每一位乡村学生的发展。他们结合丰富的案例,分享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建设美好乡村校园的宝贵经验,大家受益匪浅。
浙江省特级教师、安吉县天荒坪小学叶军以讲故事的方式跟与会教师分享了他如何成为名教师的成长历程。他还鼓励年轻教师在每个阶段给自己定一个计划,并根据计划不断地学习和改进,多写论文和课题,多上公开课,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让自己的人生履历丰富多彩。
姜卫英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小结。她认为,乡村小学科学教学还需要加强小学科学教师专职化、专业化,并鼓励年轻教师要多学习,平时要加强新课标的学习与解读,也要重视常态化科学实验教学,更要发挥多元化的科学课程资源。
本次活动搭建了乡村教师展示风采的舞台,促进了各市、县(区)乡村教师间的交流。我们欣赏到了浙江省小学科学乡村教师的精彩课例,感受到了农村老师扎根讲台的满腔热情;聆听了专家学者高屋建瓴的讲座以及一线骨干教师深入浅出的案例。既有经验的分享,又有思维的碰撞,更有智慧的共享。这是名师荟萃的教育盛宴,更是乡村科学教师的精神大餐。三门教育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探索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全力打造三门教育“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