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级部门信息公开 >>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11331022002685357E/2023-112973 文号
成文日期2023-06-10 发布机构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组配分类计划总结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 信息索引号:

    11331022002685357E/2023-112973

  •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 成文日期:

    2023-06-10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三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2023年度工作计划

2023-06-10 17:14 来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浏览次数:

2023年,我局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省市县党代会、“两会”以及市局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变革创新,勇毅前行,执法效能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城市管理、垃圾分类工作在全争先进位,为奋力推进现代化新港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为完成今年目标,2023年我们重点要实施“五大工程”。

一、深入实施以大综合一体化改革为突破的改革牵引工程

(一)实施执法目录动态调整。2022年的赋权基础上,进一步对各乡镇(街道)赋权执法事项的使用频度和需求度、各职能部门赋权后的便利程度进行调研,推动执法事项供需精准对接。对确实需要赋权,赋权后有利于提升执法效能的事项,进一步进行赋权;对赋权后执法效能降低,或使用频度较低的事项,进行回调,确保执法事项精准划转、行政职权科学配置

(二)推进执法改革提质增效。进一步发挥执法指导办统筹协调作用,深入推进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推动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规范化建设,通过党建+执法模式,打造“一队一品”,形成具有三门特色的城管执法示范队伍。加强基层执法业务培训,提升基层执法办案能力强化执法监督,严格法制审核,提升执法质量。深入推进“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2023年跨部门监管率要达到20%以上。“综合查一次”检查事项向更多行业、更宽领域覆盖,进一步减少执法“扰企扰民”,促进执法效能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推广执法监管数字应用。提高“行政执法证据共享应用”和协同指挥等功能模块使用率,全力推广应用“行政行为码”,年底前要实现“行政行为码”使用率100%。全面贯通基层治理“141”体系,实现县乡两级行政执法协同指挥畅通。完成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入驻县社会治理中心,推动执法权力行使全流程在线运行、留痕可溯、监督预警。充分发挥“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等功能,实现执法机构和其他社会管理主体有效衔接、良性互动。

二、深入实施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重点的环境提质工程

(一)开展市容秩序提质行动。以问题为导向,精准靶向治理城市短板,开展以“人行道停车秩序、城市道路退让地养护、公厕管理服务、农贸市场周边秩序、建筑工地周边环境、背街小巷环境卫生、园林市政基础设施、街面主干道环卫保洁以及牛皮癣小广告”等为重点的专项治理行动,通过网格化巡查、群众举报、智能感知、第三方暗访等多种渠道推动城市管理问题常态化排查、清单化整改、闭环式销号,动态消除城市脏乱差2023年市容市貌现场管控要进位全市中游以上

(二)开展城市环境美化行动。加强城市园林精细化养护,实施“口袋公园”、优质综合公园改造,开展省级园林式居住区园林式单位、绿化美化示范路创建,落实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加强城市道路亮化,开展路灯节能改造,更换节能灯具1000盏,力争道路照明亮灯率100%。推进城市道路桥下空间使用管理,实现城市道路桥下“三无三化”(即无垃圾、无违章建筑物和构筑物、无违法涉路施工事项;结构安全化、空间整洁化、环境协调化)。

(三)开展街区治理示范行动。以示范“和合街区创建为抓手,深入实施城市精治、自治、共治、法治,全面优化配置执法、市政、环卫、园林等线条街长片长,实现城市网格化治理。推进物业小区管理服务提质行动,探索形成“质价相符、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推广智慧物业系统,巩固无物业小区清零成果,深化物业行业党建引领打造1个以上省级“红色物业”小区。

三、深入实施以破解城市热点问题为核心的民生提质工程

(一)推进垃圾分类专项行动。编制《全县生活垃圾分类“两定四分”亭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全面推进居住小区、主次干道、商业街区“撤桶并点”,开展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垃圾分类拉风示范社区创建,推进绿色消费、易腐垃圾源头减量公共机构垃圾减量专项行动,有效落实“管行业管分类”工作责任。完善垃圾收转运体系,推进城南垃圾中转站和环卫综合配套项目建设。加强垃圾分类执法,促进居民养成正确的分类和投放习惯。

(二)推进城市供水品质提升。开展城市管网漏损治理,优化水质检测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城市供水企业出厂水、管网水全分析检测推进10个高层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安全体系。

(三)助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柔性执法、“教科书式”执法,实行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和免罚容错机制,杜绝运动式、“一刀切”执法。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事项自由裁量基准,细化高频执法事项处罚裁量,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用水用气报装便利化改革,持续优化审批服务流程。调整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进一步减轻企业和商户负担。

四、深入实施以除险保安污染防治为主线的平安护航工程

(一)狠抓城镇燃气安全管理。抓实燃气企业运行安全,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控”体系。做实用户安全管理,建立入户安检闭环整改与执法处罚追责制度,进一步推进燃气泄漏报警器规范安装及有效使用,逐步推行管道燃气自动切断装置。加快燃气数字化监管体系建设,实现风险实时预警快速处置。

(二)开展市政设施安全维护。建立“回头看”长效机制,持续排查整治道路起伏不平、桥头跳”“窨井跳等问题。推进城市道桥隧设施提档升级,开展2023年城市桥梁定期检测评估及维修加固工程,实施桥下空间安全专项检查,开展城市道路塌陷隐患排查和脱空检测,完善市政设施管养全过程档案。

(三)开展建筑渣土专项治理。按照“源头规范化、清运市场化、消纳有序化、管理信息化”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建筑垃圾从源头到末端的全程管控。开展建筑垃圾、大件破损家装专项排查整治,依法从严查处乱倾倒行为。严格审批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建筑渣土运输车辆道路通行许可证,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深入推进长效机制建设,提升科技监管水平,基本建立处置规范、监管闭环、整体智治的数字化治理体系。

(四)提升防汛防涝应急能力。组织开展本系统汛前隐患大检查,重点对户外大型广告、物业小区地下空间、城区低洼易涝点进行排查,全面掌握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提前进行整改或制定防控措施,严禁“带险入汛”。常态化配备防涝抢险救灾物资,完善防汛防涝应急预案,应急抢险队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五、深入实施以培育党建清廉文化为主题的党建增色工程

(一)打造高质量党建。以创建省级清廉机关、党建示范单位为目标,从形式与内核深入挖掘党建品牌,具体举措为:建立两团队(即合唱团、演讲团、青年突击队、篮球队、军体队),建立三大制度(即青年导师制度、青年学堂制度、青年兴趣小组),开展五大活动(即困难党员纾困活动、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助企解难活动、干部关心关爱活动、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落实五小工程(即健身房、阅览室、党员活动室、谈心谈话室、爱心育婴室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举措,不断拓宽党建品牌的广度和深度,强化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的能力。

(二)打造变革型机关。推行全员积分制考核工作效能、争先创优目标绩效中心任务等四个方面,对所有在岗人员进行量化打分,打分结果作为选拔任用、评优评先、奖优惩劣、选调遴选的重要依据,目前考核细则已经局党委讨论通过,近期先在海游中队和环卫中心试行。建立市容勤务新模式严格落实街长制,以执法分队为单位,每天早晚两次,由分队长对市容队员当天的工作分别进行部署和总结,提升市容管理实效。建立机关中层带班巡街制度,机关中层带领干部下沉街区,开展夜间双休日定点巡查强化薄弱区域与薄弱时段管控,实现市容管控常态化、精准化。开展创新项目谋划比拼,各科室、单位结合市局和县里年度工作任务,谋划创新项目、工作亮点,营造全局上下“谋项目、抓创新、促业务、提能力”的浓厚氛围。

    (三)打造实干型队伍。倡导“实干论英雄”,开展“三学三比三当”活动,打造“执法先锋”。“三学三比三当”即“学理论,比思想,争当学习标兵;学业务,比能力,争当业绩标兵;学实践,比作风,争当创优标兵”。开展“枫桥式”中队创建活动,打造星级示范中队。持续开展先进典型培树行动,发挥模范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执法人员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打造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廉洁实干的新时代执法管理铁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