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县委、县政府和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创新发展,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阳光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投标成本,整体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2023年1-6月交易情况
2023年1-6月,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办理各类交易项目247宗,成交总金额17.48亿元,累计节约和增值资金1.26亿元。其中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招标 66项,交易金额3.58亿元,节约资金4788万元;政府采购项目91项,交易金额2.06亿元,节约资金2032万元;土地使用权出让32宗,成交金额3.59亿元,增值金额1977万元;企业国有产权交易27宗,成交价7.90亿元,增幅565万元;其他公共资源交易31宗,交易金额1.35亿元,节约资金3238万元。我县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完善交易平台,提升交易质效。今年上半年,三门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继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改革,加快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步伐,加快推进移动CA数字证书应用,增加移动CA数字证书在系统登录、交易文件签章和加密等各类场景的应用,不断提升CA数字证书应用便捷化水平,持续优化用户体验。6月份已与省平台完成对接,实现全场景全流程CA互认。
(二)完善交易系统,提升服务功能。根据《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 助力扎实稳住经济的通知》(浙财采监【2022】8号),进一步升级数字化平台服务的要求,实现政采云系统政采云可视化远程异地多点评标,打破地域限制实现政府采购项目评标专家资源共享。县交易中心对评标室进行了改造,并建设完成政采云可视化远程异地多点评标系统。
(三)持续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降低企业成本。根据省市对投标保证金缴纳方式的最新规定,今年上半年,在电子保函的基础上,全面开通纸质保函,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资金占用,减少了企业投标成本。清理减免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开展沉淀保证金清退行动,对未及时清退的投标保证金进行全面梳理核查,主动联系企业,协助指导未退保证金的企业办理退款手续,进一步优化提升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
(四)强化场所管理,全面规范交易行为。一是提升科技监督手段,充分发挥科技防腐优势。通过利用门禁系统、计算机随机抽取评标专家系统、开评标现场音视频同步录像系统、电子监控系统等信息化手段,严格入场人员管理,监督规范专家评标行为。二是畅通质疑投诉渠道,维护交易各方合法权益。按规定向社会公开各单位的联系方式,包括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电子交易系统上线了在线异议和答复功能,对有异议和质疑及时答复,对一些项目的投诉,及时受理、调查和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处理结果。三是协助招投标行业监管部门按季度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保障标前标中标后监管不缺位。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涉及的无感监测营商指数不理想。因今年上半年未及时关注营商环境无感监测靶点的变化情况,部分招标代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平台数据信息推送出现问题,项目业主未及时签订或上传合同信息等,均导致4月份的合同信息公开率等指标落后于省平均水平,同时数字保函应用率等,因客观因素的存在,难以提升。
二是交易监管联动机制不畅。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及相关行政监管部门之间协作有待强化,联合打击围标串标、转包和非法分包力度、成果不明显。交易中心作为交易服务平台,难以发挥相应协调效果。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构建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市场。一是强化交易平台共建共享。深化市县一体化管理,继续积极配合省市完善交易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使用市级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规则、平台服务管理规范、操作流程及文件范本,统一招标文件编制,统一评标办法,消除人为设置的限制和壁垒,为交易主体创造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着力构建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市场。二是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充分发挥交易平台枢纽作用,全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二)对标一流争创更优营商环境。对标省、市营商环境创建优秀县区,找落差找不足,总结上半年经验教训,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创新服务机制,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持续跟踪无感监测营商指数变化情况,一是加强县市交易中心之间的交流沟通互鉴,同时对每一个进入中心交易的项目由专人全流程跟踪,保证无感监测营商指数不失分。二是做好与省系统开发公司的对接,中心委托中心后台运维商杭州品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省交易中心及国泰新点公司(省系统开发运维公司)对接并验收CA互认率等指标,同时要求根据最新指标情况,及时优化调整县工程建设招投标系统。三是做好向上对接,对于“数字保函应用率”和“远程异地多点评标应用率”等暂时无法提升的指标,中心已向市公管办和交易中心反馈,由市一级统一向省里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