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级部门信息公开 >> 县财政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11331022745819790R/2023-116141 文号
成文日期2023-12-22 发布机构县财政局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组配分类计划总结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 信息索引号:

    11331022745819790R/2023-116141

  • 主题分类:

    财政

  • 发布机构:

    县财政局

  • 成文日期:

    2023-12-22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三门县财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2023-12-22 15:33 来源:县财政局浏览次数: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争先创优,全力组织财政收入

一是组织收入尽心竭力。我局靠前协调、主动对接,积极克服一次性因素导致的增幅畸高等不利因素,1-10月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48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税收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32%,非税收入16.67亿元同比下降1.1%。二是向上争取加码加力。争取到2023—2025年区域协调财政专项激励资金3.6亿元,有效保障我县项目建设;成功入选首批省级山水林田湖草海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争取省级财政约1.1亿元资金支持;成功入围2024年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争取省补助资金8000万元;成功申报百村万户增收促富试点项目,争取省补助资金2000万元,台州市唯一;成功争取2024年一事一议打造共富乡村试点项目资金2000万元。三是积极探索资产盘活新途径。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可盘活资源资产调研,建立可盘活资源资产清单。截至目前,我县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盘活主城区停车位,盘活资金71954万元。

(二)聚焦发展大局,助力经济稳中向好

一是认真落实“8+4”经济政策体系。以目标任务为导向,科学设置政策责任分解清单,截至11月27日,我县获得“8+4”省级转移支付资金共7大类56项资金,合计金额9.296亿元,拨付金额8.21亿元,拨付率88.28%,按计划提前完成上级部门要求85%以上的任务要求。二是加快惠企政策兑现速度。“政企通”平台为载体,加速资金兑现,让资金“活水”源源不断滋养市场主体。截至目前,发布18条县级惠企政策,开通政策专项83项,项目申报947条,审批通过607条,共计申报金额11216万元,审定金额7711万元。严格执行减税降费政策,打出“退缓 免减”税费组合拳,截至目前,减负降本共计8.61亿元,真正以财政收入的“减法”,换来企业效益和经济发展的“加法”。

(三)聚焦共同富裕,加快发展民生事业

始终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构建产业共富、探索支农促富、推进国企助富”三大共富途径,建立具有三门特色的百万家庭奔富三年行动政策体系。一是探索财政支农促富实践。争取省补助资金2000万元,立足产业特色,大力推进以油橄榄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输等相关行业发展,通过项目建设,充分调动土地、资金、技术等农业生产要素,盘活农民存量土地和闲置宅基地。预计带动试点乡镇20个村村均年集体经营性收入增加15万元以上、万家农户户均年收入增加10000元以上。二是开创财企携手助富新局面。投资400万元,与县交旅集团携手建设县级农村物流共配中心,全域规划并运营了6条运输线路,开发了1条客货邮融合线路(三门-蛇蟠),签约并建立了195个村级物流服务站,乡镇覆盖率达100%,助力我县成功入选浙江省2022年度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星级样板县名单。

(四)聚焦数字赋能,稳步推进财政改革

结合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创新理念,理清思路,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不断提升财政数字化管理水平。一是深化财政数字化改革。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整合预算管理全流程,升级完善预算模块功能;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资金范围,1-10月国库集中支付资金达65.32亿元;持续深化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推进系统间多跨协同综合集成,1-10月我县通过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发生收缴业务22.07万笔,执收金额17.45亿元。二是推动乡镇财政改革。深入开展乡镇财政管理改革,不断完善乡镇公务卡推行工作。全面推进“浙里基财智控”应用上线运行,乡镇覆盖率达100%,深入推进和落实“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一卡通”建设,实现在浙里办随时同步查询。三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进一步推动完善我县公款存放办法,迭代升级公款竞争性存放网上招标系统,有序开展公款竞争性存放,做好直达资金支付监控工作。

(五)聚焦勤廉财政,锻造高素质财政队伍

一是严格行为管理。出台《三门县财政局工作人员“八小时以外”行为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将监管由“八小时内”向“八小时以外”延伸,开展廉政家访,通过与干部家属面对面深入“谈”的方式,深化家庭助廉教育,及时掌握干部“八小时”以外生活情况,有效预防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二是构筑勤廉合力。与县审计局联合出台台州市首个《关于建立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协同联动机制的通知》,充分发挥财政部门“把关守口”职能和审计部分“经济卫士”定位,实现两类监督优势互补、同向发力。发挥财企“廉”动合力,强化国企监管,持续推进清廉国企建设,今年,我县资源集团“加强风险防控推进清廉国企建设”相关做法被中纪委网站报道。

二、明年工作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生财、创新聚财、精明理财、高效用财、勤廉管财”,围绕县委县政府重点目标任务,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集中财力保障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守住财政可持续发展底线,勇挑重担勇毅前行,为现代化新港城建设贡献财政力量。

(一)狠抓收支保平衡,稳中求进谋发展

2024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42.02亿元,同比增长15.3%(剔除矿产出让收入的影响,同比增长3%),其中:税收收入预计完成20.2亿元,同比增长2.1%。非税收入预计完成21.79亿元,同比增长31.2%。我局将聚焦核心任务,科学有序抓收入。一是高质量组织财政收入。对全县收入形势进行跨周期分析,针对性破解。紧密向上对接,第一时间掌握政策变化和动向;牢固树立税源意识,着力培育涵养更多可持续发展的优质税源;全面梳理研判非税收入,依法统筹非税收入收缴工作,为收入盘子增加新的增收点;加大国有资产盘活力度,联动资规、交通、农业、水利、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挖掘更多可盘活的国有资源资产,拓展盘活路径,加快处置速度,有效增加我县可用财力。二是高效率紧盯土地、矿权出让。积极争取更多土地出让及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出让,尽早形成可用财力。三是高站位落实支出结构优化。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减少非刚性项目支出,2024年一般性支出计划继续压减10%;强化全过程执行进度监控,有效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创新建立财政涉企政策兑现专项资金“切块限额”的竞争性分配机制,即根据往年政策支出的平均数确定涉企政策资金限额,对超额资金采取按比例兑现、择优奖补等方法进行盘内调整。

(二)有保有压推项目,聚焦重点助发展

深化“项目为王”理念,在重大项目谋划、申报、包装,政策制定、招商引资等方面靠前参与、做好保障,督促部门做足项目储备,更好地将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一是聚焦重点领域保障项目。围绕县域发展规划与重点中心工作深入谋划项目,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排序,从项目的必要性、成熟度、收益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审核,确保续建项目有保障,新建项目有规划,确保项目成熟一个、包装一个、审批一个、落地一个。二是坚持项目为王储备项目。保障资金支持项目谋划擂台赛,进一步营造“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为了项目干”的良好氛围,激发部门提前谋划项目、储备项目的积极性。三是转换思维方式落实项目。勇于担当、多措并举,通过进一步深化市场化融资机制,提升国企融资能力,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统筹谋划,强化保障,整合部分功能重叠的项目,增强资金使用效益。

(三)兜牢底线防风险,化解隐患固发展

一是防范“三保”风险。我局将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从基金调入资金弥补“三保”缺口,确保“三保”项目足额编列、不留缺口,同时完善“三保”执行动态监控和风险预警机制,切实兜住“三保”底线。二是防范社保资金风险。切实兜住社保基金底线,保障民生福祉,我局将密切关注基金运行状况和上级政策走向,做好基金运行风险预警预测,完善社会保障风险准备金管理,确保不发生支付风险。三是坚决守好财经纪律。强化对“三公”经费的执行监控,在编制、执行和绩效管理等环节同步预警监测,实行全流程管控。硬化预算约束,要求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集中财力保障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落实。加强直达资金监督管理,确保直达资金切实惠企利民。

(四)国企改革赋新能,强根固魂促发展

一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计划通过盘活资产注入、固定资产投资及两高项目建设资金拨付路径调整等方式进一步做大国企资产规模,做优国企资产结构。二是提升国企资信评级。计划通过股权划转和财务调整等方式,于2024年5月前,助力县国资公司和县资源集团获得主体信用AA+和AA评级,实现我县AA+国企0的突破。届时,我县将拥有AA+评级企业1家,AA评级企业3家,从而大幅提升融资能力,提高融资上限,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三是高质量推进国企项目建设。2024年,全县县属企业续建及新建经营性项目12个,总投资约67.7亿元,预计2024年完成投资11亿元。县国资办将建立国企重点项目清单,与县发改局实时考核项目进展,压实主体责任,确保明年重点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同时利用“周督查、月走访”行动,实地调研国企在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帮助协调解决,形成工作合力。四是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完善外部董事制度。计划于四大县属企业设立外部董事,形成董事会内部监督与制衡机制,从而进一步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维护出资人权益;修订考核细则。修订完善2024年度县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细则,全面签订经营业绩目标考核责任书,以考核为指挥棒,引导企业注重经营质效,加快项目推进,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国有资产交易管理制度。通过完善国有资产交易管理制度来规范国有资产交易行为,明确管理权限、决策程序、工作流程和工作责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