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危险化学品生产建设项目安全风险防控指南(试行)》等要求,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规定
(一)浙江省内依法应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使用许可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拟采用国内首次使用化工工艺的,应当进行安全可靠性论证。其他化工建设项目参照执行。
(二)本办法所指“国内首次使用化工工艺”包括:
(1)产品为国内首次生产且涉及化学反应过程的;
(2)拟采用工艺技术是国内首次中试放大或产业化应用的实验室技术;
(3)产品在国内有其他化工企业生产,但是工艺路线、原料路线或者操作控制路线为国内首次使用;
(4)引进国外成熟生产工艺在国内首次使用的生产工艺技术;
(5)国内有其他化工企业采用相同工艺路线生产相同产品,但生产能力、关键生产装置(增加设备台套数除外)有重大变化且未经工程可靠性论证的;
(6)其他化工企业采用相同工艺路线和原料路线,因工艺技术原因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
采用微通道反应器、管式反应器等先进工艺技术对现有工艺技术进行改造,经安全风险评估显著降低工艺安全风险的,不纳入国内首次使用化工工艺范围。
(三)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安全可靠性论证工作,由省应急管理厅组织,省应急管理厅委托有关技术支撑机构具体负责组织专家实施。
(四)企业拟采用的化工工艺符合本办法第二条情形之一的,应当提交“浙江省国内首次使用化工工艺安全可靠性论证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见附件1)和“浙江省国内首次使用化工工艺安全可靠性论证报告”(以下简称论证报告,编制提纲见附件2)。
二、论证程序
(五)省应急管理厅收到申请后,将申请书和论证报告转交技术支撑机构,由技术支撑机构对论证资料在8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初审认为企业提交的化工工艺不属于国内首次使用化工工艺的,向省应急管理厅退还申请资料并出具说明文件,省应急管理厅在5个工作日内函告申请单位。初审认为属于国内首次使用化工工艺的,由技术支撑机构组织专家组进行安全可靠性论证,需要对相关文件、资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专家进行现场核实。
(六)安全可靠性论证专家组一般不少于5名专家,成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应涵盖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等专业方向;
(2)具有化工和相关专业高级职称,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3)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
(4)与所论证工艺的相关单位无直接利益相关。
(七)专家组应当出具明确的论证意见,专家组论证意见分为通过、不通过。不通过的,企业可经整改完善后再次申请安全可靠性论证。
(八)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安全可靠性论证不予通过:
(1)工艺路线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采用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
(2)知识产权不明晰或有权属纠纷的项目;
(3)所提供的资料不足以支撑项目工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文件、资料的。
(九)技术支撑机构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安全可靠性论证,明确论证结论,并将专家组论证结果函告省应急管理厅。企业对现场核实发现的有关问题和修改申请文件、资料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条规定的期限内。
(十)省应急管理厅根据技术支撑机构出具的专家论证结果,5个工作日内函告相关企业和属地应急管理部门。
三、其他规定
(十一)相关要求:
(1)企业应对所提供的文件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负责,应积极配合专家现场核查工作;
(2)专家组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论证工作,在论证过程中及函告论证结果后要充分听取企业陈述意见;
(3)专家组成员与申请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必须事先申明并回避;
(4)专家组成员不得索取或者接受企业以及技术转让、工程设计、评估检测等利益相关单位的财物,不得谋取其它非法利益;
(5)涉及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工艺技术,相关技术支撑机构和专家组成员应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十二)本办法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由省应急管理厅负责解释。
附件:1.浙江省国内首次使用化工工艺安全可靠性论证申请书
2.浙江省国内首次使用化工工艺安全可靠性论证报告编制提纲
附件1
浙江省国内首次使用化工工艺
安全可靠性论证申请书
项目名称
申请单位
经 办 人
联系电话
填写日期
申请单位 | 单位名称 | |||
地址 | ||||
法定代表人 | 联系电话 | |||
项目名称 | ||||
项目地址 | ||||
工艺类别 | ||||
产品名称、产能 | ||||
名称 | 产能(t/a) | 备注 | ||
工艺简述(反应原理、反应方程式、工艺流程简述、技术成熟情况说明等): | ||||
本单位郑重承诺,以上所填写内容及提供文件资料均真实、有效、完整。
公司法人代表:(签字) 申请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填表说明:
“工艺类别”应按以下类别填写:
1.产品为国内首次生产且涉及化学反应过程的;
2.拟采用工艺技术是国内首次中试放大或产业化应用的实验室技术;
3.产品在国内有其他化工企业生产,但是工艺路线、原料路线或者操作控制路线为国内首次使用;
4.引进国外成熟生产工艺在国内首次使用的生产工艺技术;
5.国内有其他化工企业采用相同工艺路线生产相同产品,但生产能力、关键生产装置(增加设备台套数除外)有重大变化且未经工程可靠性论证的;
6.其他化工企业采用相同工艺路线和原料路线,因工艺技术原因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
附件2
浙江省国内首次使用化工工艺安全可靠性
论证报告编制提纲
1 项目情况
1.1 项目概况
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拟建项目概况,工艺技术来源。采用转让技术的,还应包括技术转让单位基本情况。
生产规模、产品方案、质量指标,选址以及“两重点一重大”等情况,所需要的主要原辅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及其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能指标。
1.2 自鉴定意见
自鉴定是国内首次使用化工工艺的类别、范围及安全可靠性结论。
2 工艺技术分析
2.1 工艺介绍
包括工艺流程说明、反应机理、反应方程式、PID流程图、物料平衡等。
2.2 工艺技术对比分析
与国内外同类工艺技术进行对比,对比说明本工艺技术的异同,以及安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情况。
2.3 工艺安全分析
(1)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工艺倍数放大热力学分析;
(3)自控联锁方案安全可靠性分析及对策措施;
(4)HAZOP分析报告;
(5)工艺安全可靠性分析。应重点结合工艺反应机理、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分析工艺过程中的关键点,明确对策措施。
2.4 主要设备选型
列出项目的主要设备选择原则、依据及选择方案;主要设备安全可靠性分析及对策措施。
2.5 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说明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情况,列出主要评估结果。
2.6 应急设施分析
项目所需要消防设施、气体防护等匹配情况介绍。
2.7 其他情况说明
三废情况及处置措施,试验过程异常工况及事件事故情况。
3 结论
综合本项目的安全可靠性,明确结论。
4 其他要求
根据首次工艺技术类别、范围,结合技术来源实际情况,提供反应风险评估报告,小试和中试总结报告,技术转让合同及其它相关支撑材料。
上述材料中涉及的外文资料应翻译成中文并与外文资料一并提交,涉及商业或技术秘密的应进行脱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