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三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市局重点工作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县级部门单位综合考核和全市系统“三十行动”为主轴,自我加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推动各项工作踏步前进。
一、坚持求新谋变,全力服务经济发展
一是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聚焦经营主体开办、准营、变更、退出等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推进企业迁移一件事等商事制度改革。今年以来,948家企业实现开办全流程“一日办结”,全流程网办率达97.83%;为企业免费刻制印章1008套,减免费用55.44万;办理证照分离2014家,其中直接取消审批7家、审批改备案813家、实行告知承诺345家,优化审批服务849家;办理食品销售、餐饮经营“一件事”开办59家;企业注销网办率达97%以上、简易注销率81.3%。二是知产赋能,注入创新张力。聚焦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全链条,实施无发明专利规上工业企业清零、非正常专利申请核查等行动。截至目前,共有118家规上企业拥有发明专利,占比达45.9%;核查非正常申请34件,撤回29件。与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等联合成立知识产权金融联盟,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截至目前,共办理商标质押融资登记3.2亿元、专利权质押融资登记1.6亿元。并积极培育一批知识产权领域示范典型,今年以来,浙江尔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和三门青蟹上榜浙江省知识产权奖公示名单。三是质量提升,增强发展动力。实施品字标品牌培育行动,现共有“品字标”企业20家,其中“丽水山耕”6家、“品字标浙江农产”1家。依托橡胶检测中心,推进橡塑产业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今年以来,共服务企业52家次。并积极培育浙江制造标准,截至目前,培育库共有标准8项,1项通过浙江制造标准答辩。浙江瑞城消防设备有限公司参与申报的6项标准荣获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二等奖。
二、坚持尽职履责,全力守住安全底线
一是当好食品安全“护航员”。全力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积极推进网络餐饮全链治理、食品安全抽检、食品领域民生实事建设等工作。截至目前,包保关系建立、承诺书签订、“两员配备”以及督导完成等工作落实率均动态保持100%;497家网络订餐单位安装阳光厨房,安装率达95%,封签使用率99%;累计抽检625批次,其中不合格48批次,不合格食品处置率100%;建成养老机构“智能阳光厨房”6家,完成率150%;建成助餐点“智能阳光厨房”5家。同时,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目前,已经制定《三门县创建浙江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方案》。二是筑牢两品一械“防火墙”。落实含兴奋剂药品专项检查、打假治劣药剑行动、不良反应监测、民生药事服务站建设等工作,确保全县药械化领域安全形势稳定向好。截至目前,累计完成药品抽样55批、医疗器械14批、化妆品5批;上报药品不良反应243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60例、化妆品不良反应25例;建成民生药事服务站2家。三是撑起特种设备“保护伞”。深入开展“护航两会”“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护航亚运”等行动。截至目前,共出动468人次,排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610家,涉及特种设备1871台,发现安全隐患136条,隐患整改率100%,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70份,查封、扣押特种设备11台,立案查处10起。四是拧紧产品质量“安全阀”。制定本年度生产领域监督抽查计划,计划抽检52批次,涉及19种产品。同时,开展“护苗助老”守护行动、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提升专项大检查等行动。并出台《三门县区域块状产业产品质量阶梯攀登行动实施方案》以及《2023年度三门县户外运动服装(含冲锋衣)区域块状产业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方案》,助推三门冲锋衣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高效监管,全力维护市场环境
一是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综合查一次”等跨部门综合监管。截至目前,制定双随机抽查计划99个,其中本部门39个、跨部门60个,完成48个;抽查事项覆盖率84.37%,应用信用规则率100%,跨部门监管率60.6%。加强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并积极开展信用修复工作。今年以来,共移出经营异常企业77家、农专社27家,办理企业信用修复3件。二是加强执法检查力度。依托浙食链、浙江外卖在线、浙江特种设备在线等数字化应用,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推动制止茶叶过度包装等问题专项执法以及“亮剑2023”行动等取得实效。截至目前,累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34件,结案169件,其中大要案10件,移送案件5件,罚没款38.42万元。三是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探索开展政府采购招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改革试点,截至目前,已出台实施方案,编制《政府采购招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操作指南》。同时,聚焦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累计检查单位18家次,审查各类政策措施100余份,发现涉嫌问题文件12份,现已修订1份、废止3份。
四、坚持惠民利企,全力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开展走访调研活动。联合农商银行开展个体工商户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全面掌握个体工商户经营状况和融资情况,建立融资需求数据库,根据行业类型、经营规模、自有资产、资金缺口等细分目标群体,精准匹配信贷产品。并组建融资辅导团队,为融资需求迫切、资金缺口大的个体工商户提供专案服务。截至目前,已向62家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2781万元。二是开展涉企收费检查。聚焦涉企违规收费易发、多发、新发领域,重点整治部门及其下属单位、中介市场、行业协会商会、供水供电供气、金融行业等五大领域涉企违规收费行为。截至目前,已督促产业园区清退不合理加价6.16万元,惠及终端企业91家。并常态化推进企业缴费负担监测,监测数据甄别率、发现问题处置率、结果反馈率均达100%。三是开展消费维权工作。继续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截至目前,共有放心消费单位1457家。并持续做好投诉举报处置工作,截至目前,共受理投诉540件,已办结491件,结案率90.9%,调解成功率69.2%,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0.6万元;接收举报372件,已办结319件,办结率85.8%。同时,积极推进基层消保工作,目前,已完成7个基层所调解室规范化建设,在蛇蟠岛渔旅融合展销中心设立体验消费教育基地。
五、坚持党建引领,全力夯实组织根基
一是品牌示范,提升党建质效。积极谋划“五星蓝盾立潮头”党建品牌,融合市监蓝、海浪、盾牌等元素,创新设计品牌LOGO,并在全县机关党建示范点创建座谈会作经验分享,亭旁所入选全市先锋党支部创建单位。同时,投入30万元资金建设局机关党建阵地。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和初步设计。二是厚植文化,擦亮清廉底色。探索“九廉九景”工作法,通过制度固廉、责任立廉、监督促廉、监管筑廉、执法护廉、审批助廉、服务倡廉、清涧润廉、创建树廉,切实打造数字保廉制度库、清廉防控机制、清廉铁军队伍、全链条信用监管、监督回访和以案促改、营商环境前哨点、共创共享、廉洁文化、清廉单元等九大场景。目前,相关经验做法获得市局沈云才局长批示肯定。三是变革重塑,锻造市监铁军。探索构建常态化、数智化、差异化考核体系,完善《干部绩效考核办法》,迭代升级绩效考核系统,通过全域、全员、全程跟踪评价,进一步形成全员覆盖、因岗制宜、精准评价、闭环管理、激励担当的考核工作新格局。今年,湖南省怀化市组织部前来三门局调研交流,并被推荐至市委组织部申报全市公务员平时考核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