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应对不断增加的工业经济下行压力,经研究决定,9月中旬至12月底在全县组织开展工业稳进提质百日攻坚行动。
一、攻坚目标
坚持“稳当前、强基础,谋转型、增动能”,精准发力、重点突破,全力推动工业经济企稳向好,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第四季度增长4.0%,全年累计增加值增速4.6%;制造业投资9月累计增长25%,全年累计增长20%以上;技改投资9月累计增长10%,全年累计增长15%。
二、攻坚重点
(一)强化指标攻坚,推动发展指标回升进位
围绕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盯牢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精细服务、精准调度,加快推动工业经济运行重回合理区间。
1.强化政企联动。相关部门要针对重点乡镇(街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提出针对性举措,推动工业经济企稳回升。重点围绕洁具卫浴、汽车内饰等困难行业和机电、医药等下行行业,建立精准帮扶机制。针对38家亿元上负增长企业加大指导服务,力争亿元上负增长企业数量减少20%以上。(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提争办,各乡镇街道园区。以下工作均需各乡镇街道园区,不再列出)
2.紧盯增量释放。紧盯全县2家新入规企业和3家四季度拟入规企业,加大入规指导服务,确保新入规企业全面释放产能,拟入规企业及早入统,每月新入规企业增量达4000万元以上。盯牢三变科技、建兴重工、皓友造船、方振船业等景气行业企业产能释放,确保重点增量形成有效带动。(责任单位:县经信局)
3.深化工贸联动。抢抓9、10月份外贸出口传统旺季,深入开展“工贸联动拓市场”“千企百亿金融服务”行动,组织办好秋季广交会、跨国供采对接会、境外展会。积极拓展出口领域新兴市场,重点支持RCEP等新兴市场国家展会,组织企业参加阿联酋台州智造境外自办展和“一带一路”专场采购对接等活动。持续开展“十链百场万企”系列活动。(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经信局)
(二)强化项目攻坚,推动工业投资提速增效
开展项目“双进双产”大会战,全力通堵点、破难点,加快招引项目落地开工,加速在建项目建设投产,制造业投资增长保持20%以上,技改投资全年增速达到15%。
4.强化项目招引留驻。围绕年产40万吨新型光伏功能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储能智能产业园项目、浙江国化项目等标志性项目,深入开展新材料、新能源、光伏等产业链链主制招商,加快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力争全年累计引进落地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个以上,其中百亿项目1个。重点盯牢浙江国化、浙江璞慧德芯智能智造产业项目等一批重大制造业项目的落地。(责任单位:县投资促进中心、县经信局、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5.抢抓项目促建促产。盯牢2022年以来新签约引进的38个上亿元项目,推动山香食品、爱宇环境、明投科技等项目四季度投产(部分投产),尽早释放项目产能;推进建兴科技、凯华汽车科技等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加速投资量释放;推动鼎海科技、优陆电子、大华铁路等落地项目尽快开工,形成投资增量。围绕县领导联系制造业重点项目“双进双产”工作清单,细化节点,落实精准服务,全力打通项目难点堵点,对标对表推进建设。(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发改局、县住建局、县生态环境局)
6.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全力推进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力争全年技改投资累计完成17.5亿元。加快推进38个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进度,强化跟踪监测和晾晒通报,力争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县经信局)
(三)强化数字攻坚,推动数字经济创新提质
以关键指标争先进位,优势指标保持领先为目标,全力推进“一号发展工程”,力争规上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第四季度增长15%、全年增长12%以上,规上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全年增长25%。
7.发展数字产业。聚焦招大引强,根据光电、新材料、智能汽车电子和智慧能源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招商图谱,继续开展大项目招引,大企业培育、大平台建设。加快2个省级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盯紧谋划项目落地,力争全年数字产业投资增速达100%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15%以上。(责任单位:县经信局)
8.加速科技攻关。实施一批数字技术领域的省级“双尖双领”攻关项目,提高数字产业企业技术水平,申报省级“双尖双领”攻关项目1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以上。扶持数字技术攻关项目,支持数字技术企业创建省级企业企业研究院。(责任单位:县科技局)
9.提速数字赋能。分层分类推进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10月底前完成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评估诊断工作,全年完成60家以上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任务,力争覆盖率达到80%。(责任单位:县经信局)
10.提升数字消费。持续推进新电商迭代创新行动,配合市商务局推进与阿里巴巴、京东等头部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打造新电商经济集聚中心,孵化一条线下线上相结合的特色消费街,全县网络零售额增速达到9%以上,助力台州市争创新电商经济发展示范城市。(责任单位:县商务局)
11.推动数字基建。继续开展5G通信网络感知度满意度“双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三门县5G网络体系化布局,全年新建5G基站341个以上;加快乡村5G基站建设速度,完成蛇蟠新建5G基站5个。(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经信局)
(四)强化集群攻坚,提升重点产业竞争优势
深入推进“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统筹推进六大行动,加快构建以“4+3+X”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全年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20.5万元/亩以上,“415X”集群规上营收达303亿元以上,全力创五星。
12.抓好集群培育。聚焦优质企业、重大项目、科技项目、人才团队引育、科创平台等五张清单,加大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力度,全力争取第二批省财政专项激励政策。(责任单位:县经信局)
13.推进空间腾换。加快推进工业有机更新,以3个低效工业片区,以连片整治、增容提质等为重点,进一步提升销号质量,力争全年完成高耗低效企业整治40家以上。(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4.推进品质提升。加快企业标准创新,全年推动企业牵头制修订国家标准1项以上,发布“浙江制造”标准3项以上。持续推进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全年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规上企业10家。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实施亿元产值企业“千企创牌”培育全覆盖三年行动计划,全年培育“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企业2家、“浙江制造精品”2个、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2件以上。(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
15.推进创新强工。推进科技大市场等中介机构建设,全年完成技术交易额8亿元。建立龙头企业牵头的核心技术攻关新机制,持续推进研发机构建设,全年新增市级及以上研发中心15家,鼓励开展研发活动,全年实施研发项目5个以上。助力新能源城建设,加快推进中南大学三门新能源材料产业研究中心建设,落实工作目标,推进业务开展;全力协助三门核电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责任单位:县科技局)
(五)强化服务攻坚,提升市场主体发展信心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期,全面落实“8+4”政策体系,全力帮助企业解难题、强信心、稳预期。
16.抓好政策落实。进一步宣传落实“8+4”政策体系,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利用“政策树”惠企平台,开展政策推送和解读,落实落细各项优惠和扶持政策,加快实现惠企政策即享快享。强化企业减负降本,完成市定年度目标。(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科技局、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人社局、县金融办、县税务局)
17.深化助企系列活动。持续推进“万名干部助万企”精准服务,突出组团式服务,优化企业问题诉求统一归口管理和闭环管理机制,重点针对需求萎缩、投资进度放缓、外汇服务、供应链韧性、商务人员出入境、利润下滑等共性问题实行集中攻坚,确保首次办理满意率保持97%以上。(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发改局、县商务局、县金融办)
18.优化企业培育体系。完善培育机制,打造一批“叫得响”的核心企业。进一步优化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环境,全年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60家。聚焦高成长、潜力型企业,匹配纳税、电力等数据,滚动实施培育企业库,有序推动小微企业上规升级,确保全年“小升规”20家以上。(责任单位:县经信局)
19.全力保障安全生产。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重点抓好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工作、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和小微企业园“厂中厂”安全生产攻坚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和较大影响事故,全力护航亚运会、亚残运会。(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经信局、县消防救援大队)
三、组织保障
(一)压实目标责任。围绕省、市、县下达目标任务,逐月分解落实工业经济、制造业投资、技术改造投资等重点指标,进一步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压实各乡镇(街道、园区)目标责任。充分发挥乡镇(街道)“赛马比拼”机制,实行晾晒比拼,以月保季推动工业经济稳步回升。
(二)强化比拼氛围。落实通报、提示、督导和约谈等配套机制,每月通报重点指标情况,适时开展督导服务。及时挖掘特色亮点和经验做法,做好复制推广,进一步营造抓工业浓厚氛围。
(三)强化专题协商机制。实行“稳进提质”专题协商机制, 由县提争办、县发改、县经信等县级部门组建联席会议小组,针对“万名干部助万企”活动中企业反映疑难问题,进行分类梳理、 集中破难,由问题涉及部门组建专题会办小组现场协调,确保企业难点堵点及时销号清零,做好企业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