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县商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外贸外资、限上企业、电子商务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坚决克服疫情负面影响,努力开创商务工作新局面。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情况
(一)外贸出口指标情况。据海关数据反馈,1-5月,全县外贸出口35.9亿元,同比增长22.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和全市11.2、1和-1.8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名第6。剔除市场采购数据后,排名全市第三,与第二名差距3.6个百分点(临海26.2%)。根据监测,6月,我县出口数据同期持平,二季度预计增幅18%。
(二)消费相关指标情况。1-5月,全县限上社零完成6.04亿元,同比增长23.9%,较一季度回升了15.6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名上升了5位至第2名;限上零售业销售额6.7亿元,同比增长32.2%,较一季度回升20.3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名上升了5位至第3名;限上批发销售额24.22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全市排名与一季度持平,排名第8;限上住宿营业额0.07亿元,同比增长-33.6%,增速全市排名第9;限上餐饮营业额0.45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全市排名第9。
(三)网络零售指标情况。1-5月,三门县网络零售额20.52亿元,26县排名第14,同比增速31.40%,26县增速排名第4。1-5月综合自测得分26县排名第8。2022年一季度三门县跨境电商出口额为0.4亿元,全省排名第75位。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政策扶持,紧盯物防监管,推动对外贸易稳增长
一是国际市场开拓有序进行。因疫情影响,第131届广交会以线上参展的方式进行,我县共46家企业参加此次展会,共计90个展位,其中,品牌展位6家26个展位。第132届广交会申报工作正在进行,目前我县申请企业47家。办理备案登记表51份、原产地证61份,其中RCEP原产地证36份。完成2021年度我县外经贸扶持资金的兑现工作,惠及全县96家企业。
二是进口物品管控井然有序。1-5月,我县进口4.5亿元,增幅504.4%。我县有进口的企业45家,其中生产企业35家,外贸公司10家,主要进口产品为再生胶和塑料定位器等。今年上半年,累计出动检查人员79人次,排查企业71家次,排查进口物品85批次,完成物品核酸检测85批次,完成重点人员核酸检测187人次。加强摸排调研,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帮助和协调解决外贸企业在复工、招工、物流、防疫物资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外资外经工作卓有成效。我县现存外资企业36家(包括僵尸企业),完成外资信息年报工作的18家(存在市场局推送延迟情况)。联合县市监局开展外资企业年报公示信息随机抽查工作,抽查外资企业3家次,配合县发改局完成外资企业营商环境调查问卷。新批对外投资企业4家,完成24家外经企业(包括未运营及停业企业)的半年度及年度报告工作。
(二)组织消费活动,加快市场建设,推动商贸服务业上台阶
一是消费促进活动精准有效。先后出台《2022年三门县汽车促消费活动实施方案》和《2022年“浙里来消费·三门欢乐购”活动实施方案》,落实资金800万元,3月举办汽车促消费活动1场,落实300万元资金,拉动汽车消费1.06亿元,拉动1-6月限上社零增速35.8个百分点;6月27日起,开展第一轮150万电子消费券抢券活动,预计能拉动消费4000余万元。推进“一街一圈一区”消费新场景建设,初步完成实施方案制定和建设场地确定,提升消费基础设施。培育限上零售月度新增企业1家,正在培育限上零售企业2家,限上批发企业3家,限上餐饮企业2家。
二是现代流通体系更加完善。今年3月,争取省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专项激励(全市仅3个县市)建设资金250万,6月获得省级县域商业体系试点县,并争取到1500万元的项目资金。4月海之蓝、名扬农业2家企业申报的中央农商互联项目已经获批,资金目前尚未公布。我县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三是做好疫情防控,加强市场保供。严格落实县防指疫情防控要求,实行“一点一人”督促制度,将11家商超、加油站、城关中心市场等点位落实到个人。“3.22”疫情发生后,立即启动物资保供应急预案,启用应急保供物资,共送达应急物资1072份,其中2个小时内首批送达330份,包括肉类、蔬菜等9大类生活必需品。同时组织15家商贸流通企业开展“鲜甜礼包送疫线”服务,筹备礼包5600份,包括水产品、水果、蔬菜、口罩等生活物资。疫情期间,县内各超市生活必需品供应稳定,储备充足。
四是商贸行业管理持续规范。坚持专项整治和日常检查并举,强化商贸领域安全督促,组织消防专项行动大检查专项整治3次,日常检查企业116家次,出动检查人员185人次。组织重点商贸企业消防安全培训1次,培训从业人员120多人次,开展安全宣传1次,发放安全手册100余份。受理商贸领域信访件134件,处置满意率达100%。根据县创建办的要求,完成职责内商场、超市文明创建任务。
(三)聚焦资源整合,积极创新模式,推动电子商务提质增效
一是整合县级多方优秀资源。以县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依托,完善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提供电商运营、培训孵化、产品对接、品牌建设和其它衍生增值服务。发挥三门交通集团的县镇村交通运输优势,建设县级统仓统配分拨中心,引导县内快递公司入驻,结合现有的客运资源,组建一支专业物流运营团队,解决快递进村各自为战的弊端。实现县域到乡镇每天配送一次,到村配送时间不超过48小时,实现交通运输与物流、商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自3月份分拨中心正式运营以来,日均进港件约4800票,出港件约100票。
二是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根据各乡镇及其行政村人口、区位等现状,在确保“镇村连通”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镇镇互通”,填补结合部物流空白,确保快递覆盖全部行政村。依托三门现有农商行便民点服务站点资源,全面铺开站点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设立镇级物流服务站,完善农村物流三级服务网络体系。新开通亭旁、健跳、浦坝港南-花桥、浦坝港港北、横渡、珠岙-海润-沙柳-海游等7条城乡运输线路,沿街沿面建设176个村级物流站点,提升改造15个精品服务站点,带动直接就业150人,间接就业近300人。
三是开展农特产品线上直播活动。上半年共开展4场县域农特优产品网络专场促销活动。1月10日—29日,开展全国网上年货节活动,以平台运营+直播的方式线上推介三门农特产品15款。1月13日邀请带货主播“君辉”于抖音平台为三门柑桔开展线上售卖活动。3月7日通过抖音网红彭十六、花样滑冰世界冠军张丹营销带货“三门黄金柚”。4月11日-5月6日开展“春之蜜语,三门甜瓜”线上推广营销活动,活动期间共发布网络短视频275个,累计播放量近500万次,获得近10万点赞量,开展直播销售活动60余场,挖掘出“三门闲事保长”、“梅你不行梅村长”等一批本地优质主播。
四是畅通电商人才输送双向渠道。联合三门技师学院,组织人才对接培训班,通过联动高等院校的力量,搭建电商人才实训基地,为有意向在本地创新创业的高校学生设立人才定制班,采用“课堂理论+企业实训”的教育模式,为三门电商企业培育切合实际、符合需求的实操型人才。目前,已引导三门技师学院与海纳云集、联捷电子、新华冲锋衣、鸿踏户外等跨境电商企业开展人才输送合作2次,安排定向入企实训人数80余人。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们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强化责任担当,精准施策发力,促进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创新外贸发展,努力稳住外贸基本盘
一是争取举办一场网上交易会。以三门的统行业为主,有针对性的举办一场线上交易会,帮助企业寻找新订单,优化市场布局,巩固传统市场,开发新兴市场。
二是加大RCEP宣传力度。紧握当前RCEP协定政策机遇,编制RCEP工作手册,举办RCEP规则培训,积极开拓RCEP国家市场。
三是争取出台外经贸新政。在当前俄乌战争、美国经济严重通货膨胀,海运订舱难,原材料上涨的国际经贸环境下,在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出口信保保费补助这两个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并在其余方面进行适当调整,适应当前外经贸发展环境,推动全县外向型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四是加快推进海外仓建设。加快推进美国亚特兰大公共海外仓建设。
(二)发展新型消费,推动形成消费新格局
一是推进个转企入统。尽快将三门县海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和三门县新大华酒店2家大个体户店转为分公司,统一申报数据,争取9月份入统。
二是出台政策支持入统。围绕考核指标,重点在批发、零售、餐饮企业培育引进,增幅考核增加绝对值考核;促进消费等方面给予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支持,提高企业入统积极性。
三是提升传统消费能级。从挖掘商超、家电、餐饮、汽车的消费潜力入手。继续开展电子消费券抢券活动,释放商超、家电、餐饮的消费活力,营造消费氛围。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释放汽车消费空间。
四是推进县域商业体系示范县建设。以省级县域商业体系试点县为载体,利用11个项目,对县级、镇级、村级三级商业体系进行有效提升。
五是推动流通模式创新。继续推进浙江省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建设,打造产供销一体的农产品供应链、内外贸一体的橡胶供应链和线上线下融合的冲锋衣供应链。引导传统流通企业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推动产供销、上下游协同发展,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围绕建链强链补链,结合我县产业特色,加大示范企业培育,重点打造橡塑、冲锋衣、特色农产品3条产业链。
(三)促进电商发展,切实培育经济新动能
一是加快推动农产品县域品牌培育。围绕“鲜甜三门”金名片,整合特色农产品,对接优质电商资源,孵化本土带货主播。结合“鲜甜三门”品牌符号,对三门青蟹、三门血蛤、三门缢蛏、三门甜瓜、三门柑桔5款县域特色农产品进行标准化设计,提高产品辨识度,提升品牌附加值。举办青蟹、柑橘、胡柚等特色农产品网络促销活动,拓宽特色农产品上行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二是加速电商进村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推进行政村电商化、特色化改造,结合村内产业特点,对帮扶村开展定制化的电商培训、产销对接等活动。全面铺开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做大体量,凸显服务站(点)网格化支撑带动作用,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力争到2022年底,打造电商特色村1个,形成1套电商网络在线学习资源,累计开展各类直播、电商培训1000人次以上。
三是加强创新驱动大力发展网红经济。加快推进高铁小镇直播街项目建设,营造“万物皆可播、随时随地播”的良好创业环境。鼓励特色村、帮扶村借助直播手段,联合阿里巴巴、抖音等主流平台,通过培育本土网红+邀请头部主播的形式,促进我县新消费、新业态的培育和成长。力争到2022年底,帮助企业开展直播带货活动40家以上,组织直播活动50场以上,孵化10万以上粉丝量网红不少于2人。
三门县商务局
2022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