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三门县打造县域“应急指挥大脑” 赋能自然灾害风险防治
近年来,浙江省三门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应急管理体制改革部署要求,整合资源,集成推进精密智控,创新县域应急管理体制,构建完善应急预防、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全闭环管控机制,全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今年以来,各类生产经营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同比下降100%,消防事故下降24%,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连续两年全市最低,森林火灾、渔船事故连续两年零发生,助推三门县高分夺取一星平安金鼎。
一、实体化运作,推进应急管理体系融合升级
一是三级联动强指挥。整合安全生产、消防救援、公共卫生、防汛防台、森林防火、渔船安全等职能,组建三门县应急委员会(下称县应急委),统筹协调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县消防安全委员会、县核电厂事故场外应急委员会、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等10余个应急处置指挥部(委员会)职能,县应急委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应急管理局),负责开展日常指挥协调。依托乡镇综治平台,在全县275个行政村建立专职应急网格员,构建县、乡镇、村三级应急联动体系,打通应急管理的“最后一公里”,确保通知指令一钉到底,指挥调度一键协调。二是统分结合明职责。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各行业主管部门、各乡镇(街道)的防灾减灾救灾职责,与各责任单位逐个对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靠压实责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年初细分安全管理考核与事故指标,季度开展督查评分,年度综合性考评,以清单式管理、全程化监督、比学赶超式推进的方式深入推动全县的应急管理工作。三是协同高效优流程。按照指挥顺畅、响应快速的要求,对防汛防台、海上渔船、公共卫生、地质灾害、森林防火、火灾、危化品等7个重要领域制定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图和应急预案,明确各责任单位职能、规范处置流程,提高应急响应能力水平。预案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划分不同响应等级,共制定、完善预案63份。比如在防汛防台应急处置中,由应急委统筹预警发布、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救援等工作,协调各部门有序分工,减少了以往由防指牵头时汇报、动员等环节的等待时间,提高了应急处置效能。
二、依托数字化改革,打造2.0版应急指挥系统
一是开发数据中心。按照“整合、共享、创新、安全”的原则,打破多设备系统、多特种体系、多数据体系、多业务部门形成的行业信息壁垒,接入气象、水利、海洋渔业、公安、消防等24个部门的系统数据建成数据中心,让应急资源应进尽进,做到数据资源一库存储。充分融合物联网、卫星遥感、移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建设由1013张应急图层叠加而成,提供1:500的比例尺和精确到0.27米的卫星影像图,做到应急指挥一张图。在图上集成加载县内风险点位、救援力量、救援物资等应急全方面数据,支持平面、3维双模式切换,推动“大应急”向“云应急”转变,实现应急资源的数据化、可视化。二是建立预警中心。中心自动接收气象、预警信息中心、水利水文、海洋船舶、地质灾害、119接处警系统等多个途径来源的接报事件信息,及时报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城市救援等各种突发事件,确保发生灾害(难)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响应。比如在应急救援中,系统可综合评估域内道路交通、安全等状况,智能规划救援行进路线、行进方式,并动态跟踪救援情况,根据突发情况实时启动备用方案。在防汛防台中,引入的物联网传感技术实时监测县域内各水库水位、雨情、地质灾害点物理位移等风险数据,当发生风险时,系统自动置顶异常数据并红色标注,同时向预设人员发送警报信息。去年,台风“利奇马”于凌晨登录台州,大湖塘区域即将发生严重的内涝,中心通过靶向发布系统精准选取受灾区域内数万人发送预警信息,并分别为周边的五支应急救援力量智能分析道路通行、行进路线、雨量雨情及突发状况等信息,帮助及时快速地完成人员、物资转移任务。三是设立辅助决策中心。利用传感器、采集器等终端数据采集装置及传输网络,采集重大危险源现场安全相关信息,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故障诊断和事故预警确定现场安全状况,实时传输至安全监测中心,实现实时数据查看、历史数据查看、报警提示、事故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危险预测预警。通过对接企业视频全天候、无死角监控县内危险化学品、油库、化工企业等52个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储罐区、库区及生产场所,建立各类型企业的安全监管平台。事故发生时,根据现场状况匹配处置方案,连线相关专家线上指导,专家组多人同框视屏互动,实时指导救援,给出最科学合理的处置措施。
三、加强实战化处置,做到应急事故精密智控
一是风险精准介入。融合本地广播网络建设覆盖10乡镇、275个行政村的应急广播网络,第一时间向全县或者特定乡镇(村舍)广播自然灾害预警、突发事件、森林防火等信息,协同网格员力量帮助群众第一时间撤离、第一时间避险,将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建设溪流动态洪水风险图,实时监测县域范围内各溪流水量,特别是在台风来袭时,根据气象部门推送的雨水情预告,智能预警危险洪流时段及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提前介入、提早预防。二是事故精准处置。针对三门是海洋大县,台风灾情突出的显著特点,突出船只监管平台建设,通过船讯系统实时监测全县546艘船只在全国各海域的运行、停靠情况,若有异常,系统精准告警问题船只的位置、异常情况,方便及时开展救援处置。台风“黑格比”来袭前夕,渔船恒源号在东海海域雀儿岙岛(经度:121-52.404E,纬度:28-46.771N)附近因故障导致北斗定位突然离线,系统即时发生告警。随后中心人员通过即时通话系统与船员取得连线,指挥员在大屏上实时了解现场状况,最后由海事部门成功施救。构建形成的海陆空全立体应急网络,精细监测、准确预警,有效地保障了渔船安全。三是力量精准调度。建设的数字仓管系统实现PC端、手机端数据实时同步,构建基于移动端的应急处置资源共享管理平台,可即时查询仓库物资的调拨情况,支持接入“浙江码”,实现物资调配、人员转移安置动态跟踪,实现人员、物资一码统管。构建以县消防救援大队为主力、以民兵应急力量为突击、以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工作格局,建成覆盖防汛抢险、森林防火、危化品处置等各个领域的队伍45支,900多人。队伍定期每周开展一次实战演练,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