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指标高效完成。一季度GDP增长6.7%,排名全市第二,营利性服务业增长92.3%,排名第一;固投增长21.6%,排名第一;城镇居民收入增长5.9%,排名第三;为我县一季度考核排名全市第一做出了发改应有的贡献。二季度,GDP增速预计将有所下滑,增长3%左右;营利性服务业预计增长36.9%,排名全市第三;固投预计增长29%左右,排名全市第一。
二、共同富裕扎实推进。一是创新推进机制。建立了指标提升“颗粒管理”机制、每周例会“点单管理”机制、工作群“塔群管理”机制,细化工作颗粒度,健全“部署落实—评价通报—整改提高”的闭环抓落实机制,把各项指标目标、工作举措一竿子插到底,抓好落实。二是加强试点建设。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社会治理先行示范、共同富裕基本单元等跑道积极争取试点,成功争取了第二批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全省“畅流通、兴乡村、促共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全省第一批旅游驿站(试点)、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试点、未来社区和未来乡村、全省应急指挥规范化试点等一批试点。三是积极总结推广最佳实践案例。今年以来,《台州三门县深化“三改”涛头模式 促海岛畲乡共富》《三门县横渡镇岩下潘村深化市场化改革蹚出点绿成金路》分别入选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第一批)和全省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典型案例,“涛头模式”“岩下潘模式”已在县内芹溪村、善见村等地成功复制。
三、重大项目强势推进。一是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先后开展“共富先行、跨越赶超”项目谋划行动、举办项目谋划擂台赛,加大项目谋划考核力度,滚动筛选储备了54个重大前期项目,总投资1988.6亿元。二是抓好项目前期开展。将重大前期项目划分为近期可实施类项目24个,中远期实施类项目30个。针对24个近期可实施类前期项目,倒排分解年度关键节点计划,形成集中攻关清单,并对节点完成情况进行“月晾晒、季比拼”,截至目前,24个近期可实施类前期项目节点完成率100%。三是抓好项目实施推进。设计攻坚破难、项目推进等8张清单,建立三色预警、领导包抓和公开晾晒等机制,倒逼项目提速提效。省市县长项目、市“四个一批”项目均实现季度目标,两年内立项项目开工率从全市最后一名跃升至全市第一。四是抓好项目要素保障。积极向上争取,十个项目增补列入全省三区三线项目清单。新增专项债项目12个,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7.1亿元。申报省重大产业项目4个。
四、产业融合高水平开展。筛选“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备选项目4个,各上报一个,其中尔格科技“高性能冷却系统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市级评审,入围省级评审。积极申报省级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通过市级筛选,等待省级评审。 完成总部经济政策修订完成初稿编制。
五、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开展三门县海洋经济发展情况、三门临港型产业项目建设及谋划情况调研。编制2022年三门县海洋(湾区)经济工作任务书,推进三门海洋清洁能源产业功能区块列入省级海洋经济特色产业区块。完成省、市海洋经济重大建设项目和台州市临港产业带规划重大项目筛选申报。落实海洋经济发展资1502万元,提升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印发《三门县健跳港区岸线利用规划》,规范港口岸线资源开发利用。
六、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不断深入。印发《2022年三门县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任务》,推进科技与产业融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甬台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等一体化工作任务46条。
七、对口帮扶及山海协作迭代升级。协助三门-苍溪特展馆完成销售额30万元。引导三门企业家到四川兴业,完成投资3000万元的企业一家。完成山海协作产业投资21.31亿元,引进1家温岭企业到投资三门。成立“产业飞地”工作专班,推进“产业飞地”建设。加快特色生态产业平台建设,已完成特色生态产业平台5年建设方案部门意见征求。
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卓有成效。制定2022年三门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任务清单、2022年三门县落实“一县一策”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推动各部门对接省级单位落实26个专项政策,截至5月底,共争取到新增可开发临港空间15.6公顷,各类省级补助资金4.3亿元、债券额度7.3亿元,缓缴税款2.41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2.61亿元,共引进项目投资60多亿,新增各类贷款及授信259.6亿元(其中家庭资产池助农贷款13.44亿),开展医疗下乡、结对帮扶1000多人次等要素、人力支持。
九、优化营商环境开拓新局面。对照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2022年度“10+N”营商环境便利化考核细梳理营商环境十大短板指标,制定《省营商环境指标清单》,明确短板指标牵头单位。加强纵向横向沟通,深挖指标潜力,建筑许可事项办理时间从17.5天缩短至10天。
十、数字化改革持续深化。对照数字社会系统8条跑道,梳理《2022年数字社会系统“三个一批”场景应用》。上线“三门实时公交”、“三门图书馆”等一批惠民便民的数字化改革应用,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烦心事”。未来社区(乡村)上架数、浙有善育、浙里康养集成改革提前完成年度任务。义务教育“双减”集成改革,台州市已开展19次“双减”评价指数测评,其中在全市排前三有9次。
十一、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入。深入推进“标准地”制度改革,牵头自然资源部门按季度倒排“标准地”出让计划梯度表,按计划稳步出让“标准地”地块,上半年共出让9宗“标准地”地块,总面积246.1158亩。企业投资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牵头相关部门召开低风险小型项目会商会,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浙江稳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标准厂房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全流程用时仅1个工作日,实现“拿地即开工”。
十二、清洁能源体系持续优化。围绕打造新能源城目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三门核电二期项目开工建设,三门峙洋抽水蓄能项目正式签约,中核200兆瓦滩涂光伏项目正在用海公示。编制三门碳达峰实施工作方案、三门县核电关联产业园规划方案。整县分布式光伏加速推进,召开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动员会,将任务分解至各乡镇(街道)、园区,截至6月底,我县分布式光伏项目累计完成并网27个,约15兆瓦,在建容量35兆瓦。
十三、能源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严把项目准入关,做好项目能耗评估审查工作,截止6月底,已完成6个1000吨标煤以上项目节能审查,完成8个1000吨标煤以下项目节能承诺备案,共保障用能14603吨标煤。做好重点行业企业用能预算化管理工作,完成我县170家重点用能行业企业基本信息排摸统计工作。制定两高项目能耗审计整改方案,积极落实整改工作。完成省发改委“挖矿”整治名单清零工作。制定下发《三门县关于新能源充电难专项行动通知》。
十四、强化价格管理职能。积极做好减税降费工作,修改有关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出台各类价格调整文件,落实巩固清费成果。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密切关注猪肉等民生商品价格变动,提升商品价格监测预警时效性。
十五、物资储备保障持续强化。制定出台《2022年度储备粮轮换计划》、《三门县轮换管理办法》,科学规范我县粮食储备轮换管理工作。完成早籼谷轮出4878.232吨,晚籼谷轮出200吨,成品粮晚籼米轮换130吨。完成100吨冻猪肉储备合同签订。完成7个批次救灾物资入库,共计24945件,合计金额88.15万元(其中本单位采购20.75万元,应急局调入物资67.4万元),调拨出库2个批次救灾物资,共计454件,合计金额3.82万元,报废1个批次物资,共计625件,合计金额5.46万元。完善粮食节约制度,根据我县实际,联合各部门由两办发文《三门县粮食节约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