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重点工作
索引号1233102205553179X1/2022-110106 文号
成文日期2022-11-24 发布机构三门县人民政府金融工作中心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组配分类重点工作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 信息索引号:

    1233102205553179X1/2022-110106

  •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 发布机构:

    三门县人民政府金融工作中心

  • 成文日期:

    2022-11-24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三门县人民政府金融工作中心2022年上半年工作重点完成情况

2022-11-24 15:55 来源:县金融中心


(一)重点指标完成情况

1.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和覆盖面。设立对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增信规模达10亿元的年度目标,担保费率不超过0.75%,截至6月末,信保基金在保余额10.33亿元,在保户数1528户,较年初新增1.86亿元、新增户数300户,增幅分别为21.96%、24.42%,增幅均为全市第一;担保放大倍数达41.32倍,放大倍数位居全市第一。目前该指标全市暂无半年度排名,涉及考核事项暂无扣分。

2.上市工作:股改1家,新报辅导1家;全市排位预估第8。落后原因:三门企业整体产业结构偏低,成长性不强,利润普遍偏低,近三年营业收入、净利润等财务指标符合上市要求的数量极小。同时,大部分企业上市意识淡薄,能动性不够。导致上市工作推进后劲乏力。

3、双创苗圃板:挂牌任务数不少于7家,投融资比例40%以上。上半年共上报10家,拟挂牌家数、拟投融资比例未确定。

4.深入开展金融领域除险保安专项整治工作。根据公安、信访及天罗地网系统反馈,目前我县范围内暂未发现涉及私募基金、虚拟货币、各类交易场所等领域为重点的涉众型投资利益受损群体。县域内P2P网贷机构已经全面出清。目前该指标暂无扣分情况,市级单位反映三门成绩靠前。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强化政银项常态化对接,为项目提速提供资金保障建立银行行长联系重点工业项目制度,今年以来已为25个重点工业项目获得授信55.80亿元,用信22.79亿元,授信、用信分别同比增长392%、201%;每季度更新汇编常态化银项对接项目清单,鼓励金融机构提前对接。

2.持续深化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扩大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规模。于6月15日召开三门县银企对接会——人才型、初创型企业专场;截至6月末,新增贷款额68.53亿元,普惠小微企业新增贷款额27.07亿元,新增制造业贷款8.03亿元。

3.深化非法集资全链条治理根据省市统一安排,对县域内第三方财富、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养老诈骗、私募投资基金等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共排查18家可能从事”伪金交所”机构,3家可能从事汽车消费担保贷业务机构8家可能从事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19家可能从事私募基金公司,暂未发现违规开展业务的情况我中心通过与公安、人行和各地金融机构多部门联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5月14日和6月15日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活动,加大了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增强了人民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4.强化企业两链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每月汇总梳理各乡镇街道、各银行机构的反馈的企业两链风险情况,建立“预警及时、防控结合、分工负责、协调联动”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强化“政银企法”四方联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强大合力,早预警、早防范、早化解,确保区域金融健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三)特色亮点工作

1.联合市信保公司在全市率先推出“鲜甜共富保”,对小海鲜产业链上农户给予担保费优惠,担保费率由年化0.75%降至年化0.5%,贷款利率不超过年化4.5%。截至6月末,共办理17笔、475万元。预计截至年底该项业务规模可达5000万元,惠及农户200余户,有效降低农户融资成本150万元。

2.高效运行由采集、分类、交办、对接、督促、反馈组成的“六步”“闭环式”融资协调解决机制。截至目前,共有60余家企业融资问题得到解决。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