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经信局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各项工作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发展,以“三提三争”立功竞赛活动为主要抓手,以亩均提标和项目提速撬动产业转型升级,一季度各项重点指标实现平稳增长。二季度,面对核火电连续检修、价格指数持续攀升、产业链供应链不振等多项不利因素叠加影响,我局继续紧盯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环节,抓好指标研判、项目推进和入企服务,宣传落实促产追产稳增长政策以及工业企业“白名单”制度,努力扭转工业经济运行下行局面。
一、主要指标运行情况
(一)规上工业
由于核火电连续检修、主导产业价格指数居高不下,二季度全县规上工业持续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6月当月全县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8.68亿元,同比下降6.8%,1-6月累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7.49亿元,同比下降2.4%,增速排名全市第8(剔除核火电增速6.85%,排名全市第2)。
2022年1-6月县市区规上工业增加值 | ||||
工业增加值 | 比去年同期增长 | |||
当月 | 累计 | 当月 | 累计 | |
台州市 | 138.95 | 766.60 | -1.2 | 0.7 |
椒江区 | 18.18 | 102.59 | -0.1 | 1.1 |
黄岩区 | 12.84 | 71.97 | -4.8 | -1.4 |
路桥区 | 11.21 | 61.55 | 0.4 | 3.3 |
三门县 | 8.68 | 57.49 | -6.8 | -2.4 |
天台县 | 7.49 | 39.01 | 0.9 | -6.0 |
仙居县 | 6.83 | 34.38 | 1.8 | 1.2 |
温岭市 | 23.14 | 118.43 | -1.4 | -1.9 |
临海市 | 24.83 | 139.32 | 5.8 | 6.9 |
玉环市 | 25.21 | 141.16 | -6.7 | -0.2 |
台州湾新区 | 8.14 | 45.58 | -0.8 | 2.1 |
(二)规下工业
二季度,全县规下工业样本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虽然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但整体情况好于预期,除权后的样本营业收入增速在30%左右。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3.7%,增速排名全市第4。
(三)工业投资
受其头山绿色矿山项目的拉动,我县投资持续高位增长,1-6月工业性投资完成22.2亿元,同比增长69.9%;其中,制造业投资20.8亿元,同比增长112.3%;
2022年1-6月制造业投资全市排名情况 | ||||||
地区 | 制造业投资 | 排名 | 工业性投资 | 排名 | 工业性技改 | 排名 |
台州市 | 22.6 | / | 24.1 | / | 10.3 | / |
台州湾新区 | 16.0 | / | 14.0 | / | -4.9 | / |
椒江区 | 31.6 | 4 | -3.3 | 8 | 0.6 | 6 |
黄岩区 | -21.2 | 9 | -2.3 | 7 | -13.7 | 8 |
路桥区 | -14.1 | 8 | -26.2 | 9 | -29.1 | 9 |
三门县 | 112.3 | 1 | 69.9 | 3 | -10.9 | 7 |
天台县 | 44.9 | 3 | 122.4 | 1 | 9.3 | 5 |
仙居县 | 69.4 | 2 | 86.5 | 2 | 64.1 | 1 |
温岭市 | 31.2 | 5 | 35.7 | 4 | 37.1 | 2 |
临海市 | 29.0 | 6 | 25.9 | 5 | 25.2 | 3 |
玉环市 | 10.5 | 7 | 0.4 | 6 | 14.1 | 4 |
(四)规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1-5月,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出现了负增长,但剔除掉影响面较大的电力生产企业后,县本级制造业企业仍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速。1-5月全县规上制造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4.6亿元,同比增长6.7%,规上制造业平均用工人数增长1.0%,规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6.8万元/人,同比增长5.7%(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五)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
1-5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9.58亿元,累计增速26%,(其中数字经济服务业营业收入累计增速8.1%;数字经济制造业营业收入累计增速27.8%)全市排名第4。我县数字经济制造业整体体量较小,电线电缆行业占数字经济制造业比重超过60%,原材料价格上涨带动产品售价及行业营收增长。但今年以来,受疫情反复、出口困难、订单减少等共性原因影响,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整体形势较为低迷,在库的18家企业中半数以上企业产能产量下滑,1-5月行业增加值增速0.9%,低于营收增速26.9个百分点。
(六)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情况
1.电力能源产业。二季度核火电连续检修以及电力生产价格指数居高不下,对全县规上工业增速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三门核电和台二电共安排了3台次机组的检修,检修过程贯穿整个二季度,4-6月核火电合计发电量分别下降了21.8%、22.9%和24.6%,台二电4-6月发电量下降了44.5%。再加上6月电力生产价格指数高达134,1-6月累计价格指数已达122,造成了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大幅低于规上产值增速。
2.橡塑产业。橡塑产业产值去年以来一直快速增长,元创科技、三维新材料、维泰橡胶等企业对全县的规上产值增长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但二季度产值增速明显放缓,6月当月橡塑产业实现产值7.47亿元,同比仅增长3.6%,1-6月累计实现产值46.17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较一季度环比回落5.6个百分点。重点企业中维泰橡胶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用电调控影响,丁苯胶产能大幅缩减,近30天产能发挥率已降至80%以下,5月6月当月产值均出现了20%以上的负增长。
3.汽摩配产业。受权重企业西格迈(当月增长90.1%,累计增长85.4%)、太和锻造拉动(当月增长158.8%,累计增长65.7%),6月当月实现规上产值5.23亿元,同比增长34.4%,1-6月累计实现产值27.81亿元,同比增长11.9%。但当前汽摩配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并不乐观,41家规上企业中21家出现累计产值下滑,部分出口企业受国际形势影响出现波动,海啊科技、维艾尔等汽车内饰件出口企业减产严重,6月当月产值分别下降39.7%和28.1%。
4.装备制造产业。输配电设备、船舶修造企业产值增长较快,拉动作用明显,6月当月实现产值7.21亿元,同比增长15.6%,1-6月累计实现产值36.76亿元,同比增长21.1%,但装备制造行业受价格指数影响较大,对增加值增速贡献有限。重点企业中浦坝港镇铭飞、方兴两家船舶修造企业贡献较大,1-6月分别贡献了2.2亿和9600万的产值增量;扬戈、三港两家企业受基建大环境以及关键零部件断供影响,产值出现了较大幅度滑坡。
5.新型建材产业。当前洁具卫浴产业整体形势较好,九环、科恩、新悦等重点企业都维持了较高的累计增速;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受基建大环境影响,二季度产值出现下滑,双冠、宇仁、恒基等企业出现负增长。
6.医药化工产业。6月当月实现产值1.24亿元,同比增长30.7%,累计实现产值6.37亿元,同比下降3.4%。2家药厂当前形势较好,东亚药业6月当月产值增速22.6%,累计产值增速23.8%;恒康药业4-5月受俄乌冲突影响,造成订单延后,6月恢复后当月产值增速83.4%,累计产值增速12.3%。绿岛科技受疫情影响,货物出口量明显下降,6月当月产值有所回升,但累计产值增速仍仅为-33.6%。
(七)重点项目情况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列入省重大制造业项目计划的元创科技年产60万条大中型履带式橡胶履带技改项目,目前完成宿舍楼结顶,完成宿舍楼砌砖5层,完成研发办公楼桩基础,生产车间完成桩基20%,本年完成投资3173万元;国药健康产业园项目,目前四房一库水电安装,设备安装前的配套工程,其他车间正在建设,本年完成投资5861万元;厦兴科技年产1000台工程机械项目,目前2#厂房完成宕渣开挖30%,1#厂房桩基完成,本年完成投资2290万元;渊制药特色新型药物制剂研发与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目前试剂库、固废库主体完成100%,本年完成投资940万元。
(八)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亏损企业增加。1-5月全县共有亏损规上企业62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1家,亏损企业亏损额3.7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8.3%,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亏损企业主要集中在橡塑制品、金属制品、设备制造、电气制造,火电亏损2.41亿元,占总亏损额比例为63.6%,剔除火电后亏损企业亏损额较去年同期增加34.0%。1-5月规上企业共实现利润11.17亿元,同比下降17.4%,利润占营业收入比重为6.34%。受火电亏损影响,电力生产企业利润下降18.7%,剔除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企业后,全县规上企业共实现利润5.38亿元,同比下降16.0%,利润占营业收入比重为4.22%。
2.产销率下降。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大量企业受到物流不畅困扰,产业链、供应链存在断供风险,全县规上工业产销率较去年同期出现明显下滑。全县规上企业6月当月销售产值较去年同期仅增长4.4%,低于规上产值增速1.5个百分点,产销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1-6月累计产销率96.8%,较去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
3.新增工业项目增长乏力。剔除其头山项目后,1-6月全县共完成工业性投资9.3亿元,完成制造业投资7.9亿元,较去年分别下降28.8%和19.4%。1-6月,我县新入库工业项目20个,同比减少17个;除了新增项目数减少外,年度计划投资额相对去年也有所下降,今年年度计划投资1000万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共有42个,也相比去年减少12个。
4.塘渣资源紧缺,元创科技(缺6万方)、高盛钢结构(缺4万方)等重大项目由于塘渣问题,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
二、稳进提质攻坚行动
(一)稳企业强主体。一是发挥县减负办统筹协调作用,加快落实各级减负降本政策,推进“一指减负”场景应用,截至6月底,完成各类减负金额7.5亿元,年度任务完成率已达67.7%。二是开展“万名干部助万企”活动,实现骨干企业、重点培育企业、重点制造业项目走访全覆盖,共收集提交企业码线上诉求87个,线下诉求62个,已全部及时进行答复处理。三是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先后开展了二轮排查,共发现3个单位5笔欠款,已于6月底完成全部账款清欠;四是加强优质企业培育,建立企业培育库,对专精特新“小巨人”、小升规企业实行入库培育,出台《三门县支持企业规模经营实施意见》,在资金、荣誉、服务、亩均评价等多方面加大对企业规模经营的支持力度,绿岛科技等8家企业入围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省厅推荐名单,方振船业、嗡道海随卫浴已上报月度上规;五是加快推进平台企业数字变革,开展新一轮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尔格等6家企业已按照示范标杆企业标准完成数字化改造。
(二)畅循环稳工业。一是畅通物流循环,落实“即采即走即追”制度,规范防疫检查站设置与管理,关心关爱货车司机,提升水运物流服务水平;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力度,落实《三门县推动经济稳进提质42条》,动态建立三门县工业企业“白名单”制度,出台《工业企业促产稳增长工作的意见》,对产值增长超过全县平均的规上制造业企业,安排500万元用能补助资金,激励企业释放产能;三是推进产业链预警机制(要素数据采集)建设,截止目前已经安装100家企业150个点位,计划10月底前实现规上企业低压侧用电数据精准采集全覆盖,提高苗头性问题预警能力,及时处置潜在风险;四是谋划建立三门县闭环生产企业“白名单”,在守牢疫情防控底线的前提下,落实企业做好应急生产和疫情处置预案,编制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内重点工业企业有序生产方案,在三变科技打造企业闭环生产样板,向具备条件的企业全面铺开;五是聚焦橡塑、汽摩配、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逐个开展分析研判,破解行业发展的个性问题,组织汽摩配行业培育座谈会、管理创新培训会等对接交流活动,尽快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三)抓项目促投资。一是稳抓省级重点项目,每月对省重大制造业项目(元创技改)、40个省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进行排摸和实地走访,持续掌握重大项目的投资动向,1-6月元创技改项目共完成投资3060万元,提前完成年度投资计划,40个省重大技术改造项目,1-6月完成投资4.4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5.5%。二是实抓新增入库项目,围绕2020年和2021年新增供地项目,持续对接乡镇园区和企业业主,协调解决项目入库申报、配套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快速形成投资增量。1-6月共新增19个制造业项目,计划总投资18.4亿元,其中新增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6个。三是紧抓零增地技改项目。深入推进新一轮“腾龙换鸟、凤凰涅槃”行动,积极开展“零增地”技改攻坚行动。上半年全县共有零增地技改项目 38个,1-6月完成制造业投资1.74亿元,占全县制造业(剔除其头山)总投资的22%。四是实施“一局长一项目”专项行动,发挥“链主”企业作用,招引落地高霖、厦兴、奥力孚、善渊4个产业链强链补链项目。打好“促签约、促落地、促开工、促竣工、促投产”组合拳,目前完成了橡胶、风电设备等产业链全景图,以西格迈为龙头引进稳和、广臻等项目,完善了汽车减震器产业链。
三、闲置低效提质增效
全面开展闲置和低效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工作,以提高工业用地效益为目标,以盘活资产、提升承载力为导向,按照“转型提升一批、倒逼腾退一批、依法关停一批”的思路,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有序推进再开发利用。上半年合计启动改造提升224家;入库投资项目达38个(另有2个项目已退库),1-6月份完成投资入库1.21亿元,占全县1-6月份制造业投资比重15.3%(剔除其头山矿)。共收集规划指标调整审批21家,已完成办理18家。
四、行业整治优化提升
一是铸造行业产能置换。出台《三门县铸造行业产能置换办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铸造企业产能置换工作,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严禁铸造行业新增产能,推进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铸造行业规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船舶修造行业监管力度,编制三门县船舶修造行业整治实施方案,定期牵头组织各成员单位会同乡镇(园区)对船舶修造行业开展现场检查并督促企业整改,举办全市船舶修造行业整治提升工作现场推进会,巩固行业整治成果。三是高耗低效整治。基于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亩均税收等指标,形成高耗低效企业整治清单,通过改造提升、兼并重组、回收流转、整体腾退、搬迁入园等方式,实施“一企一方案”对标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共核定高耗低效企业93家,完成销号67家,盘活利用工业用地1262.17亩,腾出用能7195.4吨标煤,其中腾出用能已完成年度考核目标。四是推进园区建设,一方面成立专班,对照指标体系,大力推进三门县沿海工业城化工集聚区复核及扩园,另一方面在健跳区块谋划建设建材产业园,目前已完成《三门县新型建材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初稿。
五、企业数字化赋能
一是抓好用地用能管理服务应用(能地e家)开发,已上报省级特色应用,6月10日参加全市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路演,入选第一批“最佳应用”。二是制定数字化批量改造推进实施方案,在海游街道、沿海工业城、经济开发区三大工业主平台开展数字化诊断服务,启动批量数字化改造。三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共印发三批共计344座5G基站选址,截止目前已完成185座,持续推进疑难建设点破难,确保完成全年建设目标。四是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体量,加强与乡镇、部门的沟通交流,全面掌握各辖区落户企业的分类情况,做好企业数据监测分析。利用《制造业新政十条》,引导和支持现有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鼓励更多的库外企业,投资新项目、研发新产品,投身数字经济核心行业。
六、下阶段工作重点
(一)抓好促产稳增长。宣传落实工业企业促产稳增长工作意见,对6-9月产值增长超过全县平均的规上制造业企业,安排500万元用能补助资金,激励企业释放产能。全力做好小升规工作,加大小升规新政的宣传力度,抓好月度上规,鼓励和推动2021年升规企业释放产能。抓好重点企业、重点投产项目,保持西格迈减震器、元创履带、铭飞造船等现有增量不断档,加快推动三维V带、恒康制药等项目释放产能。力争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以上,下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以上,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达到5%以上。
(二)抓好工业性投资。由于经济形势和疫情等影响,虽然爱力浦科技、博翔新能源和国天交通等部分项目放缓投资进度或暂停项目建设,但在其头山建筑石料矿改(扩)建项目的持续拉动、以及国药景岳、西格迈股份和靖凯模塑等重大项目的合力发力下,1-7月份工业性投资增速预计仍超过50%,制造业投资增速超过70%。三季度,随着高霖洁具、蓝梭电缆、台宇电机等重大项目的开工落地,厦兴科技、奥力孚科技等项目进入厂房建设阶段,以及善渊药业二期开工建设,三季度的工业性投资增速预计能达到60%左右,制造业投资增速超过80%。
(三)持续推进稳进提质三大攻坚。推进落实各级减负政策,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对减负降本工作的获得感和透明度,确保全年完成11亿元减负降本目标;持续开展“万名干部助万企”活动,重点开展防疫工作帮联、惠企政策帮享、企业诉求帮解、保供保畅帮扶、共富工坊帮抓、安全生产帮促、两新组织帮建等七项服务;落实“即采即走即追”制度,规范通行证发放,畅通货运物流;推进产业链预警机制(要素数据采集)建设,10月前实现规上企业低压侧用电数据精准采集全覆盖;建立三门县闭环生产企业“白名单”,按照《“三区”内重点企业闭环生产操作指引》,督促企业做好应急生产和疫情处置预案;加快推进重大项目、低效用地盘活项目、“零增地”技改项目建设进度,带动有效投资。
(四)持续推进闲置低效整治。下半年力争完成所有企业的履约监管协议签订,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提升审批效率。完成改造提升150家以上,涉及土地5000亩以上,规上工业企业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均增长10%以上。加快完成规下企业调查且开展全县工业企业用地情况公示工作,同时开展评价数据采集,协同税务、统计、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确定评价数据口径,开展取数工作,8月底前完成亩均评价结果并予以公示。出台《方案》,并根据铸造企业整治分类制定“一厂一策”整改方案,整治提升工作实施一厂一策、销号推进;同步进行铸造行业产能置换工作。
(五)全面铺开企业数字化改造工作。抓好用地用能管理服务应用(能地e家)建设,优化流程,争取用能调剂、土地招商获省一级的试点,为县域用地用能的智治提供更多的参考经验。全面铺开企业数字化改造工作,三季度完成5-10家数字化改造示范标杆企业建设,力争全年完成70家。继续推进5G基站建设,有序解决时代天景、留香园、观澜云著等小区室分建设,协调解决体育馆北基站等疑难站点问题,力争超前完成全年350座基站的考核任务。完成新一期培训计划,力争完成培训300+人次。
(六)持续推进企业培育。做好小升规培育企业数据填报工作,加强和税务、统计部门的沟通,分析梳理拟升规企业名单,全年完成22家企业小升规;加强“专精特新”政策宣传,鼓励并指导好培育企业申报,在国家小巨人、省隐形冠军、台州市小巨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上取得新突破。排摸组织企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和首台(套)。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积极开展管理星级评价工作,出台星级评价奖励政策,开展标杆企业辅导、推荐、评选工作,鼓励企业对标提升管理水平,全年管理创新达标企业40家以上,规上企业评价覆盖率达到40%。出台企业家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与企业家队伍建设专项资金配套使用方案,组织企业管理创新培训班、企业经营管理培训班,全年培训300人次以上,壮大企业工程师、工艺美术师等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加大人才积分制的宣传推广,让更多企业人才享受到政策。以全面建设智慧化园区为核心,聚焦基础设施智慧化、服务应用移动化、数据运营可视化、产业服务自动化,建成我县小微园数字化大脑,鼓励小微企业入园发展,对入园企业做好服务与安全生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