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级部门信息公开 >> 县教育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11331022728468837J/2022-109851 文号
成文日期2022-11-22 发布机构三门县教育局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组配分类计划总结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 信息索引号:

    11331022728468837J/2022-109851

  • 主题分类:

    教育

  • 发布机构:

    三门县教育局

  • 成文日期:

    2022-11-22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2022-11-22 14:11 来源:县教育局浏览次数:

2021年,县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全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实现基层党建新突破

一是加强党建引领与宣传。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着力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建示范点引领作用,持续深化中小学校“党建+”模式,努力打造具有三门教育特色的党建品牌。通过“三门教育”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党史学习教育”“百年华诞,童心向党”“红领巾诵党史”3个专栏,常态化推送全县教育系统师生党史学习教育信息。二是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依托主题党日活动、局长讲专题党课、学校党支部书记讲党史、党员教师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微型党课比赛等活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已覆盖县内52所学校,1426名党员教师,并向全县教育系统党员教职工赠送党史学习教育必读书目5720本。三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在局层面,组织全系统党员通过主题党日、观看警示教育片、清廉教育培训会等方式,深入开展纪律教育活动。在学校层面,依托搭建“清廉学校”宣传栏、清廉文化长廊、党建文化广场,突出校园清廉文化建设。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治理工作,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以“清廉学校”的“一校一品”建设来落实学校的清廉建设,把清廉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与生活,开展主题班会、以“清廉校园”为主题的演讲、征文、黑板报等活动,使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四是党建工作出硕果。三门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被评为台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外国语小学被评为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三门中学被推荐为台州市清廉机关示范点、蓓蕾幼儿园被推荐为台州市民办学校党建示范点。有2位同志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

(二)全面落实教育举措,打开教育教学新局面。

一是全力落实“双减”政策。加强制度设计,组建“双减”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双减工作有序进行。县教育局联合八部门印发《三门县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深化学校主阵地作用,以提升教师素养为抓手,以丰富课程内容为手段,以改革作业管理为核心,全方位助力校内服务提质增效。成立“双减”督查小组,督查校内落实情况以及规范校外培训。教育局联合多部门多次开展校外培训督查。二是着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续推动教育数字化改革,加快落实“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学模式”实验区建设,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应用能力提升活动,受训教师达425人,并组织“希沃耕耘杯”课件大赛,效果显著。截止今年7月,共完成11所学校,共计554名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培训。今年,三门县入选浙江省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第一批创新试点项目名单。三门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被评为浙江省现代化学校。三是深化教育科研领域改革。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显著,2021年获批省教科规划课题1项,省教研课题2项,省教科规划课题结题3项,省教研课题结题2项;市规划课题39项,市教研课题17项,市教科规划课题结题41项,市教研课题结题19项。获省级优秀教育论文评比14篇,获市级教育科研论文评比20篇。2020学年获市级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9项。四是扩大教育开放办学。进一步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与上海、宁波等长三角地区名校在机制协同、人才培养、校际合作、校长领导力与教师素养提升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继续加强高校资源引入力度,签约台州学院,以共建台州学院三门实验学校为契机,为三门教育注入新的优质教育资源。深化与温岭市教育山海协作,心湖小学与温岭太平小学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并赴温岭太平小学教共体学校开展课程改革、教科研活动、后备干部和骨干教师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学习。

(三)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打造教育环境新样态。

一是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确保两个“只增不减”,全教育经费投入、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例均实现只增不减。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收入为10.08亿元,比上年增加0.46亿元,增长率为4.77%。生均教育经费连续三年持续增长。完善学生精准资助机制,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资助金额1385.59元,惠及7647学生(含职高免学费)二是优化校网布局。出台《三门县教育系统小额工程建设项目交易管理办法》(三教【2021】78号),在项目建设上,倒排进度、压实责任。今年,全县实施续建、新建教育基础建设项目19个,新增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4.31亿元。新增学位5670个,其中学前教育630个、义务教育1440个、高中教育3600个。海润街道中心幼儿园、渔西幼儿园、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三门观澜实验学校已投入使用。规划筹建启航职业技术学校,计划征地86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总投资3.2亿。三是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不断完善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县内共打造精品录播教室21间、常态录播教室36间,完成“互联网+义务教育”试点学校建设47所,另建有15间智慧阅读型教学空间供师生学习。累计投入500万元,用于改造学校设施,惠及全县28所学校,于年度内建成实验学校、吴岙小学、上叶小学、悬渚小学四个新型教学空间。四是有序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各中小学严格实施课后托管服务,实现刚性需求全覆盖。秋季开学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开展率达100%,小学段学生参与率达86.98%, 同比增长4.38%, 初中段学生参与率99.12%, 同比增长3.39%。五是社会资助不断加大。乡贤累计出资达4000余万元,设立了“三个一千万”的三门少年教育奖励基金、乡贤教育振兴基金、教育振兴专项奖励基金,还设立了全覆盖优秀学生和优秀教师的“思源奖”、首个村级爱心助学中心、“崇学尚教”奖、“圆梦浙江大学,振兴三门教育”奖等。

(四)不断优化资源均衡,促进各类教育新发展。

一是学前幼儿园扩容提质。全县公办幼儿园比例提高至27.94%,等级幼儿园比例提高至95.5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5.10%。今年,完成3所幼儿园建设,新增21个班。海润街道中心幼儿园、渔西幼儿园已投入使用,浬浦中心幼儿园已完成建设。2022年,规划新建泗淋实验幼儿园、西区幼儿园,计划增设24个班。二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招生机制,稳妥实施义务教育公民同招政策,优化区域教育生态。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阅读素养和行为习惯,开展“阅读伴我成长”暑期读书活动、“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启动童心同阅项目等。全面深化中考改革,有序实施初中崛起三年行动计划,助推初中教育质量新突破。今年中考全市前6000名327人,前4000名224人。实施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改薄”工程,逐年缩小中小学8项办学条件校际差异系数,全县省义务教育标准学校创建比例达100%。三是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深化新高考改革,完善“三位一体”“自主招生”“农村单招”“强基计划”等招生模式,加强学生生涯规划设计,重点围绕一段上线人数,抓好优尖学生和临界学生“冲刺”。加强与杭二中、学军中学、慈溪中学等名校合作,助推高中质量新提升。2021年高考上特殊线331人,上线率达16.4%,取得新的突破,周逍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四是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专业发展规划,按照“专业对接产业”要求,科学设置、动态调整职业教育专业,为对接新兴产业,陆续增设无人机、机器人、电子竞技等新兴专业。同时,县技师学院不断完善“双轨制轮动式”学校实训和企业实习课程体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成为浙江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省级高级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目前,已与省内76家知名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83个校外实训基地。近3年,共培养毕业生3063人,获得国家级、省级大赛奖项84项,就业率达100%,专业对口就业率84.39%,毕业生留三门就业率达79.8%。今年4月,职业中专获浙江省第十五届点子商务大赛二等奖。今年9月,入选台州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五是深化教共体办学模式。升级集团化办学,共实施融合性、共建型、协作型3种类型12大城乡教育共同体,实施“一乡镇一中心”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各校在工作规划、教学经验、校园文化建设等优质资源共享。今年9月,我县区域教育共同体系统已正式启动,共选取15所学校,成立4个教共体学校开展为期一学年的“资源共享、共同提高”试点工作。

(五)坚持“五育并举,促成学生素养新提升。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举行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召开心理健康教职工培训、开展中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评比。强化德育工作措施,推进、深化思品课程,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红领巾颂党史”等系列主题活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深入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二是探索三门特色体育美育模式。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力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体育节及四赛(乒乓球比赛、游泳比赛、篮球比赛、足球比赛)一会(田径运动会)等系列活动,打造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特色化“的横向发展体系。据统计,县内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合格率均达95%以上。台州市第十七届中学生田径运动化上,三门中学夺得6金4银4铜,荣获高中乙组第一名。以全县中小学校园艺术节活动为载体,开展小学生独奏、独唱比赛,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推动学校美育发展。三是大力推进劳动教育和实践教育。 成立新时代劳动教育领导小组,持续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或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室建设,推出亭旁镇中心小学亭山农业实践基地、三门中学创客空间制作基地、英华外国语学校甘翠园、县实验学校蔬香园等一批校内特色劳动教育基地。今年9月,亭旁中心小学被推选为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区域及学校典型案例并上报省里评选。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教育教学新基石。

一是加大教育人才引进力度。依托多元化招聘方式,通过定向培养、校园招聘、提前招聘应届毕业生和常规招聘相结合的招聘体系,实现新教师招聘量质双突破。今年共招聘教师107,名,其中中小学教师54名,幼师40名,高中教师13名。二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双轨并驱模式,开拓教师视野、提升教学技能。对接上海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互联网+教研活动;依托省教育厅“百人千场”专家、名师送教等活动,推进学习共同体课堂改革的步伐,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与中国教师网合作开展各类高端有针对性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参与省市级各类网络培训,线上累计培训教师超过3000人次。三是健全名师、名校长培养体系。实施“三雁”校(园)长培育行动、健全“五格四型三优”教师梯次培育模式、实施“三优”教师培育计划,开展全县教育系统校长高级研修培训、全县校级干部教科研能力提升研修培训、县教师发展中心全员能力提升研修培训等培训活动,精准施策、高端培育,提升校级干部和研训员的教育规划能力、教育决策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教育组织与实施能力、教育协调能力和教育评价能力,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校长教师队伍。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这一年,我县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条件不断优化、教师素养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成绩值得肯定,但问题依然存在。我县城乡、校际教育发展不均衡,一些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比较薄弱,有待改善。教师队伍与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仍有差距。“双减”之后,学校回归教育主阵地,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学校仍需在作业管理、课堂提质上下功夫。总体来看,良好的教育资源供给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与要求有差距,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教育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2022年,教育局立足新发展阶段,继续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谋划新发展目标。

三、2021年工作思路

(一)围绕中心抓党建,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清廉建设。

一是继续强化“四史”学习教育,结合三门作为浙江红旗第一飘、蛇蟠围垦精神,将红色基因融入教育教学。二是继续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推进党的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融合,坚持党建带团建、队建,进一步发挥学校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群团组织作用。三是继续深化清廉教育建设,结合《三门县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完善警示教育为重要内容的师德专题教育制度,完善违反师德行为交办制度,完善师德案件查处备案制度。

(二)紧盯目标提质量,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是巩固“双减”工作成效。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部登记为非营利机构的基础上,将我县义务教育阶段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保持在100%,全面应用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数字化监管平台,作业管理和课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进一步落实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各校统筹调控作业量和作业时间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二是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结合《浙江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推进计划(20212030年)(征求意见稿)》《三门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发展规划,拟制定出台《三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及时间表、路线图,细化到每校、每项,确保一校一策一是继续推进共建型和协作型两大类教育共同体办学形式,进一步激发我县乡村学校办学活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二是完善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机制,对工作不力的按照教育督导问责办法进行问责提高义务教育保障水平。三加强与县委编办、发改、财政、人社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定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持续教育资金投入。一是加大财政投资力度,改善我县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薄弱现状。加快三门县实验学校综合楼工程、实验学校小学部扩建工程、亭旁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工程、六敖初级中学综合楼工程等教育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四期项目建设,总计投资约9200万元。二是多渠道引资,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争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通过地方国有企业资金、社会民间资本等方式,新建3所公办园,改扩建1所公办园,预计引资投入8500万元。

四是深化与沪上学校合作。持续推进与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局、上海市三门中学合作,全面接轨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一加强两地结对学校在师资培养、德育管理、绿色评价等方面交流与合作强化在课程改革、教科研活动、后备干部和骨干教师培养、校园文化培育等全方位合作。

(三)聚焦改革谋新篇,进一步提升教育创新发展动能。

一是继续以数字化改革为动力。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网络建设工程;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之江汇”教育广场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无纸化报名和“公民同招”工作;继续推进省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第一批创新试点项目三门县区域教育共同体系统建设;计划在外国语小学、珠岙小学、亭旁实验小学等学校建设未来学习中心;计划打造5个创客教室。

二是落实教育评价改革为内容。继续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任务清单、负面清单具体举措,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案,破解教育“卡脖子”难题,坚持推进五育并举,树立教育新发展理念,推进现代学校治理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四)强化法治促保障,进一步凝聚现代教育治理合力。

一是推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改变机关领导干部从“人治”思维到“法治”思维,转变从“不好办”到“按法办”“依程序办”“更好办”的思维。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进机关、进学校,为推进教育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法治支持。

二是坚持推进依法行政。完善“互联网+监管”制度,加强与市监局、民政局、执法局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工作;普及执法活动中行政执法记录仪的使用,及时公开执法事项、结果,严格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维持机关在编人员持证率在100%;定期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积极参与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

三是加大校园安全建设。要求学校制定年度普法计划,持续广泛发动法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涵盖食品安全、电信诈骗、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交通安全、传销诈骗、禁毒反邪、妇女儿童权益等,增强青少年对法律的敬畏。继续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和青少年疫苗接种等工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