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我局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我县民政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实干奋进,奋力完成本年度工作任务,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党风党建大提升工程。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分解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持续强化执纪监督和廉政教育,加快推进巡察“回头看”问题整治,贯彻落实《三门县民政局纠“躺平”治“佛系”干部职工考评办法》及《三门县民政局纠“躺平”治“佛系”专题作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建设社会组织创新园。继续组织开展“三服务”活动。
(二)推进民政领域数字化改革大提升工程。深化“助共体”改革。优化“助共体”平台功能,推进“微心愿”应用场景建设,与台州市民政局合作开发社会组织助力共同富裕数字化应用系统,上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数字化应用场景,与农业农村局谋划“共富工坊”数字化场景。做好十大共富项目方案细化。常态化监管公益创投项目。项目化包装“微心愿”,推出十大“共富包”项目。构建智慧养老平台。运用好“浙里养”平台,开展智慧养老服务,推广“一床一码”。再建设运行虚拟养老院家庭床位30张。开发转介、转接、转护数字化场景应用(医养、康养、虚拟养老院联动)。优化智慧治理。通过完善村民代表履职评价体系、搭建线上议事协商平台等,提高村民代表履职全周期管理水平。
(三)推进特殊群体保障关爱大提升工程。加强儿童福利保障工作。新建成12个“儿童之家”,实体化运行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设10家乡镇(街道)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探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标准化项目。对接浙江工商大学专家组,健全我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标准化体系。做好水库移民后扶工作。加快推进省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示范项目,7月下旬完成招投标,8月前开工,11月底前完成总工程量的60%以上。加强移民项目管理,组织招投标等程序,7月份所有项目开工。继续做好2020-2021年度水库移民项目资金内审工作,小库项目于7月中旬完成。提前谋划2023年移民后扶项目,10月前完成项目库申报工作。
(四)推进养老服务能力大提升工程。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提升工程。整合全县敬老院资源,推动三门县第一福利院、港南敬老院、亭旁失能失智康养联合体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档升级。以沙柳敬老院为试点,改造乡镇养老服务中心,投入100余万元,改造成为医康养联合体。全面升级全县同类型养老服务中心,推进花桥关头卫生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城关配套小区居家养老中心建设,满足老人就近康养需求。开展综合福利院改造提升项目。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8%。拓展居家养老中心服务功能,开展老人配送餐及老人慈善食堂建设食堂运行3家(花桥、海游、健跳)。全面解决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历史遗留问题。全力推进民生实事工作,确保按照省、市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推进60周岁老年人自理能力筛查。
(五)推进基层治理能力大提升工程。继续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培养力度,通过公益创投、购买服务、项目接洽等方式,支持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完成社区治理项目,指导、督促三江汇社区完成“邻距离”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推动海游街道城西村、亭旁镇杨家村、蛇盘乡黄泥洞村等4个村申报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做好社区治理和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并谋划申报省级实验区创建项目。进一步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根据现代社区建设要求,完成专职社区工作者120名的招录工作。加快探索社区发展基金会。通过杭州亲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引入省内外资源,完善社区基金会组织架构和运行方案,全力推进社区治理长远发展。
(六)推进社会事务服务大提升工程。深化婚俗改革。继续落实婚俗改革“简约有爱·和合一生”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探索社工站与婚姻家庭服务站融合服务机制。推进殡改项目建设。完成《三门县节地生态安葬设施规划(2020-2035)》规划。指导推进省级节地生态安葬示范点创建工作。做好“青山白化”整治工作。推进地名文化试点建设,全面推进农村标准地名地址核查工作、地名文化服务和文化建设试点工作。深化古村落地名文化展示项目。加快“红色人物地名园”建设,争取年底开园。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组织定期排查,实施专项治理,主动加强与公安、卫生及乡镇街道联系,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力量主动参与。落实常态化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继续推进未备案养老机构整改工作,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完成今年安全生产考核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