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县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年。为深化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省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主动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加快建成甬台一体化合作先行区,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台州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会精神,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赋能高质量发展,聚力实现 “科技型、生态型、湾区型长三角卫星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建设。
二、重点任务
(一)提升创新协同能级
1、提能创新平台。启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提升三门湾科创广场能级,增强浙大三门OLED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的科创功能,加快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体系,优化提升省级橡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争创省级样板,谋划推进国家级橡胶检验检测中心建设。
2、布局创新“飞地”。积极融入长三角创新圈,全面加强在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台州湾科创走廊的协同合作,对接上海、杭州、宁波等科技创新中心,深化三门湾(杭州)科创广场建设。加强与沪杭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进一步提升现有人才“飞地”服务管理水平。
3、育强创新主体。深化科创体制改革,修订科技新政,探索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搭建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成长阶梯,构建从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梯次培育机制。
(二)深化设施互联共享
1、推进交通设施一体化。加快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三门联络线等项目建设,深化沿海高铁、金台城际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水上飞机基地等项目落地,谋划通用机场项目,畅通市际交通断头路,构建“外联内畅”大交通格局。
2、加强港口开发合作共享。积极融入长三角现代化港口群分工协作,全面推进健跳港区国家开放口岸建设,加快健跳港区规划修编,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六敖北塘作业区、七市塘作业区建设,打造区域性大宗商品物流集散中心和产业港。
3、推进电力设施一体化。打破了地域界限,积极推进探索跨区域互联互供电网建设,打通三门县10千伏蛇蟠岛支线区域与宁海东部电网的互联互通。推进一市至蛇蟠岛跨区域一体化天然气输送管网规划谋划。
4、推进水利设施一体化。共同推进海塘安澜工程建设,加快蛇蟠区域海塘加固提标工程建设。配合做好清溪水库建设,加强对清溪等跨区域流域水资源保护和调配利用。推进宁海一市镇与三门蛇蟠乡给排水一体化工程。
(三)推进民生合作共享
1、深化教育领域合作。全面接轨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深化与沪上知名中小学(幼儿园)在课程改革、教科研活动、后备干部和骨干教师培养、校园文化培育等全方位合作。深化台州学院与三门县的教育合作。深化开展与上海高校的职教领域合作,推进三门技师学院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共建国家级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深化推进上海大学教学实践基地(费孝通论坛)工程,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校地合作典范。
2、深化医疗卫生领域合作。扩大与长三角地区知名医疗机构的合作范围,强化与知名医院和高等院校合作,进一步深化三门县人民医院与浙大一院合作,推进三门县与浙大一院“双下沉、两提升”合作2.0版,全方面开展诊、疗、学、研医疗帮扶合作,提升三门县人民医院整体诊疗水平。加快实现健康信息与长三角城市互联互通。
3、积极打造长三角湾区度假旅游目的地。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充分发挥三门县湾、滩、礁、岛、山、溪、林、鲜等优质资源,推进省级海岛公园、蓝色海湾和生态海岸带建设等工程建设。加快打响三门湾旅游品牌,积极参加上海台州周、中国义乌文旅博览会、海丝之路宁波文旅博览会等一系列重大文化和旅游交流推广活动。
(四)打造高质量开放平台
1、加快推进口岸开放建设。加快完成口岸查验基础设施、查验单位办公场所、口岸监管区信息化系统等建设,有计划安排航道疏浚和码头修建计划。加大潜在开放企业培育,进一步延伸开放辐射范围,开拓水泥、钢材、矿沙等大宗商品国际货物码头,推进建设国际远洋船舶维修保养基地和大宗货物交易平台。
2、积极推动自贸区联动创新区三门片区建设。推广自贸区经验、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输出三门品牌,促进三门农业、工业等产品更好走出国门,最大程度释放对外开放口岸的政策红利,打造我县经济发展高能级开放平台。
3、深入实施沪甬台合作产业园建设。着力挖掘合作开发潜力,有效提升沪甬台产业合作水平。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契机,积极承接上海、宁波等地产业转移,吸引上海、宁波等地高端产业园在三门开设分园,探索以合作共建园、“产业飞地”等方式对接上海、宁波传统产业平台,力争成为其重要的产业配套平台、中试及产业化基地。
(五)深化甬台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
1、联合开展区域生态保护。推进三门湾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和修复,启动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联合开展三门湾生态资源保护修复行动,共同推进渔业资源保护,建立健全先行区渔业保护长期合作机制,联合制定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计划,共同保护三门湾海域渔业资源。创新跨区域联合保护机制,建立跨界环境监测数据互通共享,开展跨区域违法排污联合执法专项行动。
2、联合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开展湾区旅游示范区建设,提升三门湾旅游品牌知名度,共同打造三门湾精品旅游目的地。合力打造富有区域特征的“山海门”精品旅游线路,成立三门湾景区联盟,积极探索三县之间景区联票、旅游一卡通等旅游资源共享机制。完善区域旅游便利化措施,规划增设城际旅游直通车或旅游专线公交,加强三县主要旅游景区之间公共交通互联。
3、联合打造区域农业品牌。立足三门湾渔农业资源优势,壮大“鲜甜三门湾”区域公用品牌,共同打造三门湾农业合作示范区。共同举办“三门湾小海鲜博览会”等活动,扩大品牌宣传展示力度。推进在宁海县蛇蟠涂和三门县蛇蟠岛区域农业合作,谋划共建跨区域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打通湾区农业产业链循环,打造三门湾渔业种质硅谷,探索实现区域水产养殖业全产业链合作分工。
4、深化政务服务“三地通办”。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三门湾“三地通办”专窗服务职能,制定政务服务线下办理统一标准。探索实行先行区范围内产业投资项目审批成果互认制度,推动三县电子政务服务数据资源的横向对接和数据共享,实现跨区域电子证照互认共享。积极探索三县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等多领域部门的标准对接和结果互认,开展企业信息的跨区域管理,做好转移企业的工商登记衔接工作,简化企业跨区域投资流程。
5、推进民生领域的一体化融合。开展公共交通一体化行动,实现城际客运公交化,开设三县之间城际公交线路,逐步实现城际客运公交化、常态化运营。加快实施“甬台教育同行计划”,推动教育常态化合作交流,深入开展三县之间校际项目合作、教师交流、结对共建等活动。建立信息互通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利用浙江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开放共享,推进三县互相开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调阅服务,加强医疗业务信息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协同机制,推进先行区社会事业协同发展,重点推行“一卡畅行三门湾”,在城乡公交、景区门票等方面加快实现市民身份互认,继续拓展一卡多用,支持三县居民享受同等优惠。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合作交通机制,推动成立甬台一体化合作先行区沟通协作机构。加快出台《甬台一体化合作先行区行动计划》。
(二)完善推进机制。建立健全清单管理、督查督办、考核评价等制度。围绕年度工作任务、重点项目和体制机制等排定责任清单,实现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化管理,通过督查督办等方式强化推进。
(三)营造良好环境。统筹组织各领域推进一体化发展重大推介、交流及破难等活动。加强舆论引导,集中宣传推介我县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成果亮点,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门县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1年度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 工作内容 | 本年度工作重点 | 责任单位 |
一、打造创新协同体系 | |||
1 | 科创平台 | 提升三门湾科创广场能级,推动孵化项目产业化。提升省级橡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完成三门县橡胶检测中心建设。 | 县科技局 县市监局 |
2 | 科创“飞地” | 做强三门湾(杭州)科创广场,新增入驻企业5家。 加强与沪杭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进一步提升现有人才“飞地”服务管理水平。 | 县科技局 县委组织部(人才办) |
3 | 科创主体 | 完善创新主体培育政策体系,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以上。 | 县科技局 县财政局 |
二、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
4 | 交通互联 | 开工建设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三门联络线,推动水上飞机基地等项目落地,深化沿海高铁、金台城际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打通市际交通断头路,协助做好一市镇西山王至道岸头农村道路工程。 | 县交通局 县发改局 沙柳街道 |
5 | 港口共享 | 加快健跳港区规划修编,启动六敖作业区疏港道路提升工程,开工建设三门县现代港口物流基地及新材料产业园码头工程。 | 县交通局 县北部湾区开发公司 |
6 | 能源互通 | 打通三门县10千伏蛇蟠岛支线区域与宁海东部电网的互联互通,做好一市至蛇蟠岛跨区域天然气输送管网一体化规划谋划。 | 县电力局 蛇蟠乡 |
7 | 水利共建 | 做好海塘安澜工程和三门湾生态海岸带建设跨区域接口预留,配合做好清溪水库建设,推进宁海一市镇与三门蛇蟠乡给排水一体化规划谋划。 | 县水利局 县环境公司 蛇蟠乡 |
三、推进民生合作共享 | |||
8 | 教育培训 | 深化与沪上知名中小学(幼儿园)合作,开展教学结对交流活动1次。深化开展与上海高校的职教领域合作,推进三门技师学院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共建国家级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深化推进上海大学教学实践基地(费孝通论坛)工程,努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校地合作典范,提炼上报国家及省长三角一体化典型案例1个。 | 县教育局 三门技师学院 横渡镇 |
9 | 医疗卫生 | 进一步深化三门县人民医院与浙大一院合作,推进三门县与浙大一院“双下沉、两提升”合作2.0版。加快实现健康信息与长三角城市互联互通,推进三门县人民医院就诊医疗信息与浙大一院的信息互通。 | 县卫健局 三门县人民医院 |
10 | 文化旅游 | 加快蛇蟠海岛公园建设,完成生态海岸带工程建设规划编制。积极做好三门旅游品牌推介,在长三角主要城市开展三门旅游推介活动2次以上。 | 县文广旅体局 蛇蟠乡 |
四、打造高质量开放平台 | |||
11 | 口岸开放 | 完成口岸查验基础设施及信息系统建设。 | 县口岸办 |
12 | 自贸区联动创新区三门片区 | 跟踪浙江自贸试验区台州联动创新区建设进度,复制开展相关制度创新工作。 | 县商务局 |
13 | 沪甬台合作产业园 | 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亿元,产业投资5亿元。新增亿元以上产业投资项目5个,其中与宁波、上海合作项目各1个。 | 三门经济开发区 沿海工业城 健跳镇 蛇蟠乡 县投资促进中心 |
五、深入开展甬台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 | |||
14 | 生态共护 | 共同推进渔业资源保护,开展种苗放流、违法捕捞执法等方面开展跨区域联合行动2次。建立区域水体监测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开展环境违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1次。 | 县农业农村局 市生态环境局三门分局 |
15 | 品牌共建 | 联合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开展湾区旅游示范区建设,联合开展三门湾旅游推介1次。完善区域旅游便利化措施,完善城际旅游直通车或旅游专线公交。加强湾区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成立三门湾景区联盟,积极探索三县之间景区联票、旅游一卡通等旅游资源共享机制。 | 县文广旅体局 县交通集团
|
联合打造区域农业品牌,共同举办“三门湾小海鲜博览会”等活动。推进在宁海县蛇蟠涂和三门县蛇蟠岛区域农业合作,谋划共建跨区域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 县农业农村局 县发改局 | ||
16 | 政务通办 | 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三门湾“三地通办”专窗服务职能,制定政务服务线下办理统一标准。推动三县电子政务服务数据资源的横向对接和数据共享,简化企业跨区域投资流程。 | 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县发改局 各相关单位 |
17 | 民生融合 | 开展公共交通一体化行动,增加三门县城、桑洲、一市至蛇蟠公交站点。 | 县交通集团 |
加快实施“甬台教育同行计划”,推动教育常态化合作交流,开展三县之间校际项目合作、教师交流、结对共建等活动2次。 | 县教育局 | ||
建立信息互通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利用浙江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开放共享,推进三县互相开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调阅服务,加强三县县级医院间的医疗业务信息协同。 | 县卫健局 三门县人民医院 | ||
拓展一卡多用,支持三县居民在城乡公交、景区门票等方面享受同等优惠。 | 县文广旅体局 县交通集团 | ||
六、加强工作保障 | |||
18 | 机构完善 | 推动成立甬台毗邻乡镇沟通机构。 | 县发改局、相关街道乡镇 |
19 | 任务计划 | 加快出台《甬台一体化合作先行区行动计划》。制定三门县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1年工作要点,细化年度工作任务 | 县发改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