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级部门信息公开 >> 县教育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11331022728468837J/2021-102234 文号
成文日期2021-07-26 发布机构县教育局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组配分类计划总结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 信息索引号:

    11331022728468837J/2021-102234

  • 主题分类:

    教育

  • 发布机构:

    县教育局

  • 成文日期:

    2021-07-26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明德尚法 法育未来

2021-07-26 09:38 来源:县教育局浏览次数: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县各中小学校立足实际,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文化课教育培养体系,使青少年从小树立“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观念。

一、基本情况

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贯穿中小学教育的整个过程,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从小学的入门教育,到初中阶段的初步深化,到高中阶段的进一步深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县各学校法治教育内容丰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贴近青少年实际,内容涉及公民基本权利义务、主要国家机构、重要法治理念和原则、校园欺凌行为、道路交通、消防安全、防溺水、禁毒、食品安全等。法治教育以学校为主导,同时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建立法治副校长讲师团制度,邀请公安、法院等一线执法、司法人员现身课堂讲法,以案释法,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建立学法知法守法意识。

二、主要内容

一是教学教材情况。小学阶段,教材统一为《道德与法治》,低年级(12年级)以中华传统美德、传统节假日、礼仪、好习惯、家风、低碳环保观念的养成等为主,高年级(46年级)的教学以基本法律、国家机构、公共秩序、共产党百年历史等内容为主;初中阶段,七年级法治教育内容为《走进法治天地》,八年级为《坚持宪法至上》、《理解权利义务》、《崇尚法治精神》,九年级为《建设法治国家》;高中阶段,目前新高一采用全国统编思政课教材《法治与政治》,高二选考政治学生同时选修《国家和国际组织》、《法律常识》。

二是课时安排情况。从小学到高中的法治课时是逐步递升态势,因小学阶段不做升学考试要求,每周安排1课时,是入门教育;初中阶段安排每周2课时,一个年级段需要58周左右的时间进行法治课程教育,是初步深化教育;高中阶段,高一学生每周安排2课时,高二学考班每周3课时,高二选考班每周4课时,高三选考班每周安排5课时,是进一步深化教育。

三是校园普法情况一是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2020年,全县各学校举办涵盖多方面的普法宣传活动500余次,包括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禁毒、校园欺凌、反邪教防电信诈骗、保护儿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活动。二是突出法治教育实践性。除课堂教学外,充分运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播放录像、电影,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征文、模拟法庭,开设法治宣传园地,以及参观和旁听法院公开审判活动等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治教育,其中县实验小学、外国语小学等学校共实践20多次,参与学生达1000余人;邀请公安、司法、妇联等部门人员对学生进行专题知识讲授,以案释法,达到法治教育目的三是营造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开学第一课、升旗仪式、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栏、法律知识竞赛、“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等,形成了良好校园法治文化。2020年,我县职业中专、县实验学校、县城关中学、县实验小学、县外国语小学等5所学校在台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中获奖。四是开通法治教育心理咨询室,借助已设立心理咨询开通法治教育心理咨询,针对不同对象采取法治宣传、心理辅导等关爱措施,效果明显。五是创新“法治+教育教学”工作模式,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每年开展教师法治教育优秀教案评比

三、存在问题

一是小学初中的专业法治教师紧缺。小学阶段的法治课教师一般由语文课老师兼任,初中阶段全县虽有60名左右法治教师,但有相关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配备严重不足,大部分是其他学科教师兼职。

二是高中法治教师数量不足目前全县高中共有35位政治教师,其中公办教师26人。由于浙江的现行高考实行文理不分科,导致选修政治学科的学生人数急剧上升,选考政治的学生占全部考生的3/4,每校政治教师已处于高负荷运转教学,思政课教师与学生配比率过低。

四、下步计划

一是积极引导法治教师参加中小学教师网络法治教育培训项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二是通过参与专家讲座、专题报告、案例解读等方式,着力提升教师法治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依法治国,筑梦少年时;与法同行,扬帆破千浪。中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课程的设立,促使学生为自身能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而奋斗,促使学校在为培养好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价值认同、制度认同的接班人而努力,共同筑起新时代的法治之基。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