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三门县慈善总会以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指导,以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为目标,深入培育慈善文化,提升慈善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扎实做好慈善募捐和资金的保值增值,增强慈善救助硬实力,全面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充分发挥慈善组织在社会保障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壮大慈善义工队伍,充分体现慈善组织在现代社会治理中作用。今年截至目前,新募集、增值慈善资金3253.15万元,永久基金已达10681.6万元;拨出各类救助款物2419.61万元,直接受益群众10000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2021工作总结
1.围绕活动开展宣传,营造全民慈善氛围。
我们先后开展了“慈善促和谐〮温暖送万家” 春节送温暖活动,“七彩晚霞·慈善助老”活动,“慈善助我行”大学生助学活动、“中华慈善日”系列活动的,拍摄的“我为慈善发声”宣传视频被学习强国录用,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全县初高中举办“我心中的慈善”征文活动,组织义工开展志愿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等慈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传媒中心都及时予以跟踪报道。
2.不断稳固募捐市场,深挖慈善资源。慈善资金是开展慈善事业的依托,稳固现有的劝募市场,挖掘慈善资源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今年共募集慈善资金3253.15万元,其中资金增值400万元;收取认捐基金915万元;新签订农商银行留本捐息基金1500万元,每年将新增慈善捐款75万元;新增三维橡胶、三变科技、东亚药业等企业的留本捐息基金900万元;募集慈善一日捐307万元;募集各类定向捐赠1406.15万元;为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募集东西部扶贫资金150万元,助力四川苍溪等地经济民生发展。
3.成立扶贫救助基金,助力共同富裕。为推动我县乡村振兴,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协同下,我们成立扶贫救助基金,申报奖补资金277万元,收到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捐款10.6万元。
4.拓展社会救助范围,创新救助形式。
今年我们在救助思路上进一步拓宽,通过农业农村局开展扶贫救助,借力三门湾公益谷,以项目化进行救助。截至目前共拨出救助款物2419.61万元,10000多困难群众受益。
一是开展常规性救助。我会对404名各类重症特困病人进行救助,发放救助金148万元;济困79万元,赈灾26万元。贫困尿毒症病人透析项目救助63人,发放透析救助金30万元。开展低收入农户救助360人,发放救助金49.8万元。
二是开展2021年 “慈善促和谐〮温暖送万家” 春节送温暖活动。安排资金71.75万元,慰问城乡低保户、低保边缘的困难群众700余户,帮助困难群众度过一个祥和的新春佳节。
三是开展各类助老项目。“七彩晚霞·慈善助老”项目已经连续实施多年,每年安排资金15万元,为经济薄弱村的老年活动中心添置必要的活动器材,为老年人开展健康有益的晚年文体活动创造了条件。该项目基本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相结合,虽然资金量不大,但也起到了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添砖加瓦的成效,该项目累计出资135万元,资助老年活动中心300家,其中部分老年活动中心基于实际情况,已资助两次。援建亭旁镇刘家村老年之家建设经费10万元;出资5万元,购置10张护理床,赠送给县综合福利院,解决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
四是开展慈善扶贫基地建设。为更好地发挥慈善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总会将扶贫基地建设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一个载体。对原亭旁镇岙楼村的慈善扶贫基地加大扶持力度,除贷款贴息外,增加农资补助,基地也根据自身规模,增加用工人员,目前基地有困难家庭长期务工人员10名,都为周边村的低保对象。新增扶贫基地一个——昀沃畜牧养殖基地,该基地集畜牧养殖、农产品种植为一体,通过对低收入农户折股量化模式,盘活村荒山荒地等闲置土地资源等,带动周边5个高山村70多位留守老人、残疾人就业,总会根据困难对象在基地就业情况,签订合作协议,每年给予5万元的资金扶持。
五是开展“慈善小屋”项目。为更好地实施困难家庭住房改造,为困难群众特别是困难家庭中的学生提供舒心的居住环境,开展“慈爱小屋”项目,安排资金10万元,为10户(这里我增加了一些)困难家庭儿童住房进行改造,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六是开展各类助学活动。开展“农商助我行”困难家庭大学生助学活动,在县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下,共向115名大学生发放助学金38.5万元;开展“万向助学”项目,落实100名困难家庭助学学生,引进万向慈善基金会助学金19.14万元;援建亭旁中学宿舍楼改造259万元;设立温岭在三门人士联谊会助学基金30万元,资助三门中学贫困高中生100人。
七是开展特殊群体关爱行动。开展“送清凉”活动,向城区环卫工人送上价值5万元的清凉用品;今年是建党百年大庆,共向百名老党员发放慰问金8万元。
5.加强义工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三门慈善义工分会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2021年已累计组织各类活动12场次,活动类型包括助老、助孤、助残、防疫、文明劝导等,参与服务的义工达900多人次。其中“让家不空﹒让爱圆满”农村留守老人关爱项目作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被推荐为首届三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赛,并获得志愿服务项目二等奖,叶丹妮等人获三门“最美志愿者”称号。
二、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是深入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关键之年,三门县慈善总会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指引,深刻领会丰富内涵,认真履职尽责,加强实践探索,做到思想认识上要与时俱进,履职方法上要开拓创新,制度机制上要健全完善,精神状态上要奋发有为,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落实,全力推动我县慈善工作新发展。
(一)、牢固把握慈善服务大局的正确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好慈善组织在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强化全体工作人员政治业务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技能优良、具有现代慈善意识的专职慈善工作者队伍,为推进慈善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二)、坚持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慈善募集。巩固“慈善一日捐”、“慈善一元捐”、“留本捐息”、冠名基金等传统募捐方式,推广“慈善码上捐”,推进“互联网+慈善”的筹募方式,推动三门慈善品牌项目建设,不断创新慈善基金筹募机制与筹募方式。努力扩大慈善资金总量,壮大慈善实力,力争2022年慈善资金筹募比2021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三)、广泛开展慈善救助,坚持扶贫精确。针对不同困难群体,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支教助学、扶残助医、安老助孤等多种形式的慈善救助。以慈善精准扶贫基地建设为抓手,以项目化为依托,逐步扩大造血型救助项目。2022年力争救助项目、救助资金和救助人数比2021 年都有突破和创新,充分发挥慈善救助在补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的积极作用。
(四)、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慈善文化。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培树一批慈善先进典型,增强公众的慈善意识,营造浓厚的慈善氛围,使慈善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紧密结合、互为促进,推进慈善事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五)、强化义工队伍建设,提升义工服务能力。注重培训指导,建设慈善义工服务品牌,拓展慈善义工服务基地,广泛开展敬老、抚幼、助残、济困、赈灾等社会帮扶志愿服务,精心设计服务载体,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健全慈善义工表彰激励机制,建立更加稳定、专业、规范的慈善义工队伍,力求慈善义工工作有新突破、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