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地处东海之滨,海岸线长达300多公里,水产养殖面积20.5万亩,盛产鱼、虾、贝、藻、蟹等五大类100多种“小海鲜”。除三门青蟹外,作为三门县小海鲜代表的牡蛎、梭子蟹、小白虾、缢蛏等,有口碑却缺乏足够影响力。近年来,三门县在全力推广“三门青蟹”品牌之余,也在探索其他养殖产品的品牌培育和推广。提出“三门小海鲜,敢为天下鲜”的口号,放大小海鲜“舌尖上的鲜甜”效应,把“鲜甜”品牌嵌入小海鲜开发,实施小海鲜品牌发展战略行动,打响“鲜甜三门”区域公共品牌,“鲜甜三门”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引领群众实现全面小康的致富品牌。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产业顶层设计。以悠久的渔俗文化及丰富的小海鲜产品为基础,起草三门小海鲜产业规划,编制三门小海鲜种质资源保护方案,把文化内涵挖掘、推广体系构建、质量安全管理与品牌建设相结合,形成完整的产业振兴蓝图。依据山海特色,提出打造“鲜甜三门”金名片的发展思路,构建“以品牌为抓手”的推介体系。建立鲜甜三门品牌运行管理机制和品牌建设绩效评估制度,出台使用管理办法,探索组建鲜甜三门品牌管理公司,规范品牌运营和管理。
(二)挖掘渔业品牌文化。积极开展申遗,三门“讨小海”习俗成功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提炼挖掘三门历史渔俗文化传统精华,出版《海风渔火——三门海洋渔俗文化品读》《敢为天下鲜》《小海鲜》巜三门小海鲜》巜向海而生一一三门海洋渔文集》等系列丛书。大力宣扬三门渔业文化,先后拍摄《舌尖上的中国Ⅱ》《三门小海鲜》《三门青蟹》《一只蟹一座城》、央视《味道》栏目、走进中国小海鲜之乡等系列片,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一大批消费者到三门体验“讨小海”、品尝小海鲜。
(三)构建全域化推广体系。一是全方位宣传。注重传统媒体、新媒体与品牌建设的融合性,全方位加强品牌宣传。通过鲜甜三门APP、影视节目、微信微博、淘宝客户端、网红经济等新媒体传播,为企业搭建更为完善的品牌宣传平台,建立更为全面的品牌宣传体系。二是多层次推介。积极参展与主动办节、办会相结合,多层次开展品牌推介。组织渔业企业和合作社参加浙江农博会、台州(南京)展销会、浙江(上海)展销会、中国(安徽)国际现代渔业暨科技博览会、名优农产品进省市行政中心等各级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为渔业企业提供一个展示产品、宣传品牌、开拓销路的平台。连续举办小海鲜博览会、网络青蟹节、美丽渔村现场会等各类节会,提升“三门小海鲜”和“鲜甜三门”品牌的传播力和美誉度。开通了“鲜甜三门号”幸福列车,成为展示“鲜甜三门”的移动“长廊”。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全国主要大中城市举办三门青蟹及小海鲜推介会,把优质、安全、实惠的小海鲜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三是立体式营销。“市场+电商”“线上+线下”,推进品牌立体式营销。成立三门小海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加快推进市场交易、冷链物流等平台建设。设立新荣记、阿里巴巴盒马鲜生等优质商家采购点,打造长三角地区全季全天候的小海鲜大厨房。依托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农村淘宝、特色中国三门馆等,打造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推广“互联网+流通+服务”的电子商务模式。
(四)强化品牌质量管理。成立三门青蟹协会、三门小海鲜协会,以协会为纽带,加强行业管理。严格落实“三个”责任,对水产品生产、运输、销售进行全过程监管: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制定年度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并纳入县政府对乡镇(街道)绩效考核目标;落实主体责任,与水产养殖场(户)签订承诺书、告知书,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定期培训;落实行业监管责任,严格开展各类水产品质量检测,近3年来共抽样2905批次,合格率均为100%。重拳整治青蟹经销市场乱象,加大“三门青蟹”品牌保护力度,启用二维码防伪标志,统一捆扎带和包装盒,规范捆扎物使用。
二、主要成效
(一)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20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1.76亿元,同比增2.2%,其中渔业产值达到57.17亿元,占总产值比例达到近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09元,同比增6.4%。小海鲜产值超50亿元,全县小海鲜养殖从业人员增长至10万余人,占总人口的23%,带动农户人均增收1万余元。
(二)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先后成功创建台州市首个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和浙江省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成为浙江省首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秀单位,先后获评“中国青蟹之乡”“中国小海鲜之乡”“浙江对虾之乡”“牡蛎之乡”“缢蛏之乡”等称号。三门青蟹品牌价值达到46.66亿元,成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百强品牌农产品,获得2019年中国最具影响力区域品牌第69位,海产品类别排名第1。“鲜甜三门”真正成为致富金招牌,也让三门百姓共享“鲜甜”的小康之路。
三、创新启示
一是要塑造“小海鲜大品牌”。大力推进小海鲜品牌发展战略行动,分层分类构建区域公共品牌、母子品牌、合作品牌,擦亮打响“中国小海鲜之乡”这块牌子。制定三门青蟹国家标准,实施二维码溯源,严格捆扎物长度、重量等规定,加强市场监督管理,依法从严打击假冒劣质产品,接受群众监督,维护品牌声誉,改变过去“稻草绑在青蟹上、一斤青蟹四两绳”现象,让群众感到物有所值,称心消费,进一步提升市场美誉度。推动三门小海鲜走进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餐饮名店,举办网络青蟹节等网上销售活动,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是要培育“小海鲜大产业”。推进“农渔文体旅”共融,以小海鲜的“小”带来百业兴,小海鲜的“鲜”带来百家旺。发展小海鲜特色饮食,建设海鲜小吃一条街,培育一批小海鲜特色名店和企业,评选十大小海鲜名店。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品牌,以六敖北塘、凤凰山农场为核心,联动开发周边永丰、大冲等村庄,打造集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健康养老、农村地产等为一体的省级田园综合体,
三是要打造“小海鲜大厨房”。树立“耕海万顷,养海万年”的发展理念,建立青蟹研究所、院士工作站等产学研平台,创新养殖技术,建设小海鲜优质种子资源库,培育发展新品种,做到小海鲜养殖在三门、研究在三门、品牌在三门,打造长三角地区全季全天候的小海鲜大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