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疫复工有力度
(一)防疫复工有力有效。我局坚持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及时成立文旅市场安全管理专班。疫情期间,以最仔细手段排查疫情危险源与风险点,停止一切存在公众集聚的文化娱乐活动和旅游节庆活动,全县文旅体阵地以及责任包干区块管控井然有序,未发生一起涉疫安全责任事故。复工阶段,出台文化产业扶持奖励(300万)、三门县旅游地接奖励(100万)以及宁波市场专项奖励(80万)等政策,在资金保障、市场营销、人才支撑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暂退旅行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共计48万余元,网上向全国市民发放蛇蟠岛、栖心谷、潘家小镇等各景区门票5000张(合计8万元),补助电影院等文旅企业57.68万元,为文旅行业的复苏发展送去及时雨。
(二)精品创作有声有色。我县“文艺轻骑兵”用文艺作品展现了党和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英勇壮举,凝聚起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据统计,举办书画摄影展览6次,创作文艺作品690件,其中美术116件,书法232件,摄影252件,音乐46件,戏曲11件,文学33件,在台州市抗疫题材歌曲作品大赛中还取得了一金二银二铜的好成绩。
二、惠民服务有温度
(一)设施建设规范化。文创1 号美术展馆装修完成并投入使用,“海开三门”三门县历史文化主题展厅、3个县文化示范村、5个文化数字广场、2个村史馆等文化设施建设村已建成完工。依托“三堂一楼”场地,建立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代表的基层文化服务中心。1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实现“站舍面积达标、功能区块齐全、服务项目多样”的建设目标。旅游厕所完成11家。
(二)惠民活动常态化。线下,我局大力整合县级三馆的文化志愿者和文化超市团队、乡镇街道文化员、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员的力量,以 “三团三社”形式做好送文化下乡工作。举办“疫去春来·鲜甜依旧”乡村旅游系列活动,邀请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浙江曲艺杂技总团来我县演出;线上,推出文化超市升级版、“全民战疫知识问答”、“国图公开课讲坛视频精选100场”、2020“我的战疫”阅读马拉松线上快闪赛、宅家讲故事、声临千万家线上故事大赛以及“信阅”服务等线上活动,真正打通惠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三、项目推进有速度
(一)把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做活。组建“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工作专班,制发实施方案。系统提炼、展示海洋文化、冬至文化、红色文化和小海鲜美食文化等特色文化精髓,推进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发利用亭旁“浙江红旗第一飘”、蛇蟠岛“围垦精神”教育基地、城西村“八任书记”精神等特色红色资源,协助亭旁镇、珠岙镇祥里村创成省级文化强镇和文化示范村。
(二)把湾区旅游项目做特。启动三门湾湾区旅游试验区,建立健全促进省市县领导交流、联席会议机制。成立三门县湾区工作专班,制定湾区三门县域工作思路及三年工作计划。谋划文旅项目,绘制项目蓝图,截至目前排摸在建、新建、谋划项目共37个,总投资近105亿。全力抓好海岛公园等重大项目,切实加强中小项目建设,使大中小项目协调配套,海岛公园创建子项目19个,总投资预计66.7亿。
(二)把数字化转型项目做优。推广应用“诗画浙江·文化和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三门文化云”、“三门旅游”等数字化平台注册粉丝量超过2万人,推送图文550余篇,接受群众预定活动服务3万余人次,公众阅读量达30万余人次,被省市媒体转载发布的共30篇,其中诗画浙江文旅资讯转载10篇。
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有深度
(一)做好文物保护工作。配合省考古研究所对亭旁上蔡山头遗迹考古工作。完成省保单位祁氏宗祠验收工作,指导太尉庙、樟树下郑氏宗祠等宗祠的修缮。亭旁红色文创、博物馆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创开发已进入设计阶段。
(二)做好非遗传承工作。配合完成2020年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三门石窗)保护工作评估,试行分类开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工作。参加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台州主场(黄岩)宣传活动,开展三门县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做好非遗购物节的线下场景布置。完成三门祭冬国家级传承人杨兴亚抢救性记录工作,配合省厅编撰出版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与三门县传媒中心合作拍摄“浙江好腔调”人物专访系列片。
五、品牌培树有热度
(一)促销活动更精准。针对湾区联盟合作,推出湾区文旅联盟精品旅游线路,深度推进区域合作。承办“追着阳光去台州”—“百万浙江人游台州”启动仪式暨甬台文旅大走亲之鲜游三门活动,让更多游客走进台州;针对疗休养市场,举办2场台州疗休养三门专场踩线、推介活动,共接待近100名市直机关及县市相关单位工会负责人,疗休养人员高达5000名,有效刺激了文旅消费;针对美食推广,开展“鲜甜.妈妈的味道”大型美食推广活动、美食网红、流量大咖走进三门吃播等活动,抖音直播产生61.4万观众累计观看,大幅提升了三门小海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旅游产品更精细。针对湾区文旅IP,我县积极组织三门·象山文化走亲摄影交流采风创作活动,共同打造三门湾文旅特色产品;针对红色文旅IP,推出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亭旁-蛇蟠-城西村的主题党日线路。积极创建亭旁红色街区、影剧院区块夜经济、文旅消费集聚区,其中亭旁街区采取“红旗第一飘景区镇”+“红色研学景区村”联动模式共招募摊位380家,客流高达3万余人次,创造经济收益30余万。
六、市场管控有强度
(一)行业管理提质增效。组织开展星级品质旅行社评定标准培训,指导湫水山旅行社创建省三星级品质旅行社、春日旅游有限公司三星级复评工作。组织旅行社行业管理人员参加两期“云课堂”在线培训,全面提升市场抗风险能力。开展线上换证程序培训,帮助20位导游人员成功换证。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开展浙江省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其他政策措施清理和行政执法证件清理工作。
(二)市场监管全面落实。线下,以疫情防控、扫黄打非和“两会”期间市场安全检查为重心,开展“地毯式”排查。上半年,共出动人员检查337人次,检查场所896家次。开展安全宣传、法制宣传等10余次,辐射带动群众5万余人次,形成合力共建的良好氛围;线上,通过“互联网+监管”平台,认领监管事项225项,认领率及标准化率均为100%,事项覆盖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