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级部门信息公开 >>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113310223076809443/2020-93201 文号
成文日期2020-03-23 发布机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组配分类计划总结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 信息索引号:

    113310223076809443/2020-93201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成文日期:

    2020-03-23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三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度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思路

2020-03-23 10:00 来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浏览次数:

一、主要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线和保障民生安全底线,主动适应新形势,认真履行新职能,积极发挥新作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服务发展增活力。一是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深化“证照联办”,全面推行住所申报承诺制,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常态化。在行政村规模调整背景下,创新性开展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批量注销机制,简化注销程序。截至12月17日,今年共新设立企业2960户,其中新增私营企业2502户,新增内资企业225户,同比增长45.0%、47.7%、90.7%。二是推进“小微企业三年行动计划”。 架通小微企业成长通道,推动跨越式增长、持续性成长,全县小微企业扩张指数、信心指数、获得感均呈上升态势,共新增小微企业1314家,完成率138%,其中新增八大产业小微企业246家,完成率168%;新增个转企149家,完成率139%;新增进出口经营权备案登记企业39家,完成率390%;新增有外贸出口实绩的小微企业29家,完成率580%;完成知识产权贯标企业1家。培训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实务人才5人(任务5人),开放实验室服务200批次,组织小微企业培训85场,服务小微企业2300家;三门县冲锋衣小微创业园区完成一期1.5万平米建设。三是加强“三强一制造”建设。2019年我县制造业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100%。完成了5家企业浙江制造品牌的培育工作,新增品字标品牌企业数4家(完成率200%),发布品字标标准制定3个,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的7项。橡胶检测中心为依托,建成集检测、研发、人才培养于一体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组织召开浙江省橡塑产业质量提升高峰论坛;全国首届冲锋衣产业时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暨冲锋衣创新设计大赛在三门召开四、促进知识产权发展。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今年新增有效发明专利183件,增幅56%,增幅连续两年居全市第一。完成“三门甜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完成商标权、专利权质押融资9500万元。加强知识产品保护,查处网络专利商标侵权案件2起。

(二)强化监管保安全。一是市场秩序整治有力。坚持出重拳、严整治、促规范,持续开展“两节”市场保障、网络交易、专利商标侵权、假冒伪劣食品、“保健”市场乱象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共立案213起(增幅34.8%),已结案196起,其中大案42件,移送6起,罚没款233.15万元,其中查获未经检疫冻品案获全省典型案例。深化“一打三整治”工作,查获违法加工销售非法渔获物线索23件,移送公安1起。规范治理青蟹捆扎物,制定青蟹捆扎物标准,全省农贸市场称重现场会在三门召开,青蟹治理成效被省局称为全省农贸市场标准化称重的样板。深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开展跨部门随机抽查,清理长期未经营企业公告158家、立案158家;清理长期未经营农专社公告356家、立案356家;依职权注销个体工商户立案109家、结案85家。安全管控有效。以平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建立“十大创建战区”,细化责任网格,强化风险管控,顺利通过省食品安全县复评暗访年完成抽检1830批次,不合格批次的核查处置率100%。完成食用农产品抽检360批次,公示率100%。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移送公安案件7起(与前三年平均数相比增长175%),35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破获部督省督案件各1(香烟、冻肉各1)。破获一起走私肉类冻品大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7人,扣押不明来源的冷冻牛肉、鸡肉120余吨(案值700余万元)完成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建设12家,小作坊整规提升率80%。全县116家学校“明厨亮灶”覆盖率为100%。率先启动三门餐饮“红黑榜”制度(共发布24期,立案查处5起),在餐饮单位试行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协管和食品摊贩治理模式等三项创新工作均获得省市领导批示肯定。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可控,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三是特种设备监管有为大力推进电梯物联网监控终端设备(电梯猫)建设,共安装682台,覆盖率67%,全市第二。加大特种设备检查力度,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自查自纠,逐台排查风险隐患点,保障企业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和生产安全今年共立案查处特种设备案件5起,罚没款17.5万,查封特种设备10台。

(三)实干为先惠民生。一是推进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开展放心消费扩面提质,培育放心商店74家,放心网店28家,无理由退货单位124家,建立放心乡村2家,设立送药 “上山进岛”便民服务点 4个,各项工作均超额完成二是深化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出台《三门县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提升攻坚行动方案》,将海洋环境检测资源整合到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县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通过省食品扩项认证现场评审,新增897项检测能力。在全市率先运用“数字检测”、“远程视频”系统开展食品检测机构内审远程交流,提高食品检验检测能力。2019年加大快检投入,累计补助17万,为公众提供免费快检2千余批次三是做好消费维权工作。今年目前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1058宗,其中投诉555宗,办结544宗,结案率98.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 28.12万元,诉转案33件。举报503宗,办结490宗,结案率为97.4%。开展消费投诉司法确认,共确认17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1万元,录入ODR系统,完成调解19件,成功调解18件,成功调解率97.4%。四、拓宽融资新渠道。突破动产抵押历史登记范围,创新开展青蟹活体动产抵押模式,化解三门青蟹养殖融资难题。深化知识产权融资,完成商标权、专利权质押融资9500万元。召开银企对接会1场,共10家银行与109家制造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授信总额22.2亿元,4家银行与6家国有平台达成合作意向,新增授信总额9.15亿元。

(四)提能提效强队伍。一是促进队伍融合机构改革后,我们将队伍融合放在首位,以系统融合推进监管效能提升。此次“三定”方案按照“双向选择”机制,考虑人员和中层双方意愿。组织开展业务大培训,提高干部专业化水平。二是推行“末位淘汰制”。推行人事“末位淘汰制”,培养担当有为干部,切实提高队伍精气神。组织实施岗位大调整,人员向基层倾斜,夯实基层执法力量,轮岗交流中层正职10人、副职13人,选拔正副职12人、免职9人,优化干部资源配置。三是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明纪律,促进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落地组织开展干部警示教育专题活动,要求人人警醒自律。

明年工作思路

(一)坚持发展为先,着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一是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逐项细化改革措施和管理办法,做好上下政策口径的衔接,扩大“证照联办”覆盖范围,进一步实现“减材料、减时间、减环节”。简化和完善企业注销流程,强化市场“出清”,增强主体活力。积极探索电子商务经营登记新举措。二是深化“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建设产业创新综合体,打好小微企业提质升级的组合拳。加快推进小微园区建设,专业化提档升级已建成的小微园区,新建汽摩配、机电等7个小微园区,着力护航民营企业创业创新。三是深化“三强一制造”建设。以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全力做好“三门胶带”申报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工作。帮扶“大速电机、通顺铆钉、尔格科技”等做好“浙江制造”品牌认证工作。谋划做好地方名片“鲜甜三门和红色教育基地”国家级标准化项目的包装申报工作,创建小海鲜品牌基地。四是深化商标品牌战略。以商标质权登记受理和商标注册受理为平台,深化商标注册便利化和质押融资改革,建立品牌培育库,力争新增一批特色商标。

(二)固化底线思维,着力筑牢安全监管防火墙。一是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十大攻坚”行动,巩固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成果。坚持抽检监测全覆盖、质量追溯全过程、风险防控全环节、信息公开全领域,强化全流程监管。充分发挥网格员、协管员作用,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打造基层食安办、基层站所规范化建设升级版。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东亚药业制剂商业化生产,完成恒康药业新厂区建设。加强零售药店、个体诊所的药品药械监管,消除监管盲区,保障用药安全。二是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继续推进电梯物联网监控终端设备(电梯猫)全覆盖建设,力争在全市率先完成。深化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积极开展特种设备“三进”活动,深入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积极探索引进以第三方机构为主导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健全特种设备监测数据库,强化薄弱环节监管。三是强化重点产品质量监管。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跟踪监测和风险研判机制。加大日用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围绕玩具、文具、校服等产品,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对危险化学品等风险高的产品,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加大新能源汽车、儿童用品等产品缺陷调查力度。建立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重大质量事故调查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冲锋衣质量、标识等产品标准监督和业务指导,推进三门冲锋衣产业振兴行动。

(三)注重模式创新,着力打好市场维序组合拳。一是开展执法行动。深入开展以打击假冒伪劣、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的综合执法行动,全力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和农村假冒伪劣商品。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和反垄断执法,加强对殡葬、教育、药品、商品房等重点领域的价格监管,加强涉企收费检查,构建源头防范机制,减轻企业负担。加大对新兴领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击力度,破除行业潜规则,推动规范经营。深化行刑衔接机制,进一步加大刑事打击力度,形成高压严打态势,全力保障社会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继续加大对三门青蟹捆扎物超标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切实保护三门青蟹品牌。打好扫黑除恶斗争攻坚战,严厉打击传销,进一步规范直销市场秩序。二是推进信用监管。加快建设信用信息统一归集机制,持续深化企业信息公示。严格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管理,持续推进信用分类监管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扎实做好年报工作,加强年报数据分析利用。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推动跨部门联合检查。三是探索综合监管。要积极探索综合监管的机制制度,着力强化政策协同、整体推进、上下联动,实行产品准入、生产、流通、消费的全链条监管,产品抽检、投诉、监管、执法的一体化监管,工商、食品药品、质量监管执法的一本通执法,提高监管执法效能。

(四)紧贴民生关切,着力做优社会民生大实事。一是做好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不折不扣地完成放心消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规提升、农村家宴中心建设等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突出长效机制,启动绩效评估,把实事办好办实。开展农资打假、成品油整治等专项行动;开展“医疗计量保健康”、“安全计量卫平安”、“公平计量维权益”等民生计量行动;深入开展“你送我检”活动;继续开展“阳光纤检”消费警示系列活动。二是强化消费维权工作。继续推进放心消费行动,加强市场消费环境建设,完善评价体系。做好消保委换届工作,进一步推进消费维权义工队伍建设,打造品牌化义工组织。发挥各类行业协会的作用,努力构建企业自律、消费者参与、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共治机制。三是实施菜篮子放心工程。积极谋划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工作,加大农贸市场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农贸市场转型升级步伐,全面提升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建立平价菜供应体系,平抑主要农副产品价格,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五)聚焦提能增效,着力树起市监铁军好形象。一是创新考核机制。调整完善干部职工个人绩效考核制度,设立市场监管所岗位系数,鼓励下基层设立中层岗位系,鼓励勇挑重担对近三年新提拔的中层干部开展述职述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一般干部推行双向选择,未被选聘的干部职工进行集中学习,服从党委统一安排。对长期请病假的扣发相应的考核奖金。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尽职履责、担当作为。二是提升业务水平。继续开展“六位一体干部队伍素质培训工程,重点对中青年干部开展“菜单式”业务轮训,从设定主题开展讲课、模拟执法办案、专题考试、道德讲堂等多方面考虑,打造高素质的市监铁军。探索新老同志短长板互补新机制,责任细分带动工作效能。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加强廉政风险点排查管控,融合评优、评先等细化考核工作内容,建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内部管控机制;同时加强党风廉政教育,零距离接触违法违规案件、多形式培训再教育,鼓励自评自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