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全面启动“七五”普法工作以来,县教育局严格按照普法规划和总体部署,坚持以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为原则,以“法治+教育”为主线,大力推进法治教育宣传工作,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等各项工作。2020年是“七五”普法工作的收官之年,为全面总结近5年来我局普法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果,更好研究制定“八五”普法规划,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抓好队伍建设,激活干部“一池水”。一是成立普法领导工作小组,局党委带头示范作用,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二是加强执法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建设,逐年提高执法证持证率,并最终保持在100%。三是建立了一支法治副校长、法治课老师等组成的校园普法讲师团。四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签订书面聘任协议,聘用专业律师参与单位重大事项决策咨询论证、涉法相关事项处置等,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二)强化法治保障,织密教育“防护网”。一是创新“法治+教育教学”工作模式。首先,坚持法治德治教育相结合,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道德与法治》设为必修课程,使法治素养成为青少年的核心素养;其次,开展法治教育优秀教案评比活动,创新法治教案的内容与形式,目前,我县教育系统已举办五届评比活动,各学校积极参与,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分别有多人次获奖;最后,加强对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法治教育与服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和校园欺凌等事件发生。二是创新“法治+安全防范”工作模式。一方面,加强平安校园建设,落实分级网格管理,按“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等原则,落实法治副校长工作。另一方面,建立学生安全全员目标责任制度,增强师生遵纪守法与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降低涉校事故发生率,维护全县教育系统安全稳定。三是创新“法治+行政决策”工作模式。将局内重大行政决策纳入法治轨道,严格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五大法定程序,作出重大行政决定,明确在民生领域的重大行政决策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阳光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公办学校校网调整规划等。
(三)推进依法行政,下好法治“一盘棋”。一是研究制定我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三项执法制度,不断规范执法行为;二是积极参加县法院公开案件旁听,以案释法,实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生动化、规范化、常态化,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提升教育系统工作透明度,赢得群众信任度和满意度;四是依法深化放管服改革,新时代下的依法行政要求政府改变治理观念,在法治前提下,能够做到放得开,管得好,服得优。
(四)重视普法宣传,打造教育“示范窗”。一是重视基础性、新出台法律法规的学习,例如大力推进《民法典》学习,这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包罗万象,既保障住有所居、老有所依、病有所医、也保障学有所教、行有所安,是每一个公民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目前已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二是重视普法计划制定和落实,要求学校每年开学初制定普法计划,年终将开展情况汇总上报教育局,内容涵盖食品安全、电信诈骗、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交通安全、传销诈骗、禁毒反邪、妇女儿童权益等;三是重视学校层面法治宣传工作,通过宪法日、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交通安全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等关键时间节点,开展普法主题安全教育活动,聘请公安、消防、交警、卫生、司法等部门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专题知识学习。自“七五”普法以来,全县学校共举办专题讲座300余次,开展法治教育、禁毒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活动上千次,形成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教育格局。《法治宣传进校园,普法教育护成长》项目荣获2019年度全市优秀法治宣传项目三等奖。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法治信息宣传工作不够,机关法治文化不够浓厚,领导干部和单位工作人员法治能力建设方面存在薄弱部分,利用法律武器解决问题的思维不显著。对管理对象和在校青少年开展以案释法类法治宣传力度不够。二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阻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不够,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不健全。三是部分政务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全面。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力量聚起来、宣传引下去,学习普法赋新能。一是要结合局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推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养成终身学习习惯;二是要加大对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的法治宣传教育,在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过程中,监督、指导、引导管理服务对象完善依法治理机制,提高法治意识。三是要积极推动法治宣传进校园,加大对在校青少年的法律宣传,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结合校园普法工作,逐步加大以案释法类法治宣传力度,加强与新闻宣传媒体的沟通联系,追踪法治热点和学生关注的案件,及时提供典型案例。探索法治副校长、法官、律师等法律从业人员以安全教育活动、开学第一课等方式以案释法,促进学校以案释法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2020年下半年,将对全县学校“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检查验收,确保普法规划有效落实,为“七五”普法工作收好尾,为“八五”普法工作开好局。
(二)推动和完善制度建设。问题收上来、制度落下去,主动作为解难题。在现有基础上,继续依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和规范审批事项的管理,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全面推进实施县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加强权责清单的动态调整管理。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完善双随机抽查机制。
(三)全面推进教育政务公开。需求摸上来、政策送下去,畅通渠道助亲清。结合实际继续深化教育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确保部门预决算、专项经费信息、权力清单及责任清单、招生政策、教师资格认定、教师招聘、民办学校审批等重点工作及时全面公开,落实政府重大政策解读工作,依法依规妥善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加大政民互动,为建立诚信政府、法治政府贡献一份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