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办好2019年度省市县县政府民生实事工作,着力解决了一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五届三次党代会精神,切实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始终关注民生、为民解忧,真正把实事办实办好,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奋力谱写“两个高水平”三门篇章打下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一)省政府民生实事
1.创建“美丽河湖”1条(个)以上,完成1公里中小河流整治,清除淤泥100万立方米,创建“无违建”河道39公里。
2.新增40个日处理能力30吨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
3.新增清洁能源公交车17辆、清洁能源出租车10辆。
4.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推进10所中小学校结对帮扶。
5.建成5家综合供能服务站,其中,高速站点2家,实现供油、供电、供气、供氢、供水一体化。
6.县以上建成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到55%以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制村覆盖率达到65%。
7.将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等12种群众常见慢性病纳入城乡居民门诊规定病种范围;全县可刷卡购买慢性病病种相关药品的医保定点连锁零售
允许城乡居民在药店刷卡购买规定病种药品,全面推进医保慢性病药品第三方配送服务;对105例筛查可疑患儿开展心脏超声检查,设立送药上山进岛便民服务点3个。
8.核销威胁30人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8个,核销地质灾害隐点8处。建设25个规范化避灾安置场所,完成3个老旧小区消防设施增配改造。
(二)市政府民生实事
1.医疗卫生方面。继续实施60岁以上老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实施45-70岁低保人群胃癌免费筛查,提升“120”急救能力。
2.城乡建设方面。整治提升背街小巷3条,改造提升老旧小区3个;建设生态型公厕13座;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主体建设2座);创建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1个、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市级示范小区4个。
3.农村水电方面。新增受益行政村127个,新增受益人口12.8万人,农村饮用水达标人口覆盖率达82%;实施农村电网优化提升,完成49个行政村低压线路改造。
4.扶贫助残方面。建成乡镇(街道)“残疾人之家”10个,为160名重度残疾人提供庇护服务。
5.基础教育方面。新建、改扩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1个,新建、改建二级以上标准幼儿园3所。
6.居家养老方面。新建成兼具日间照料与全托服务功能的乡镇(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个。
7.惠农服务方面。培育农资经营综合服务中心1家,培育农资经营示范店15家;建设台州农产品运营中心1个,建设电商培育基地4个,建设物流运输线2条。
8.放心消费方面。建设放心消费示范单位68个家,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70家。
9.文旅惠民方面。新增农村文化礼堂38家,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促进综合利用;新增和合书吧(24小时自助图书馆2家)。
10.就业创业方面。促进乡村就业1500人,“雁归”创业企业150家,电商扶持150家,技能和创业培训补贴1500家。
(三)县政府民生实事
1.重点人群健康服务项目。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继续实施60岁以上老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 实施45-70岁低保人群胃癌免费筛查,对筛查可疑患儿开展心脏超声检查,提升“120”急救能力。
2.乡镇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能力,新建成兼具日间照料与全托服务功能的乡镇(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个。
3.城乡居民医疗保障项目。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免缴对象补充医疗保险,将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等12种群众常见慢性病纳入城乡居民门诊规定病种范围,允许城乡居民在药店刷卡购买规定病种药品,全面推进医保慢性病药品第三方配送服务。
4.基础教育设施项目。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1个,新建、改建二级以上标准幼儿园2所。
5.基层文体设施项目。加快补齐基层文化体育设施短板。新增农村文化礼堂36家,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促进综合利用;新增和合书吧(24小时自助图书馆) 2家;建成1个体育休闲公园,1个足球场(或笼式足球场),3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个拆装式游泳池,15个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
6.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项目。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改善112个村12.76万人饮水条件,农村达标提标人口覆盖率提升至95%以上。
7.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项目。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完成客运中心主站场、滨海新城站场改造,收购全县农村客运车辆145辆,新建港湾式停靠站63个,新增公交车44辆。
8.社区助残服务项目。加强助残服务能力建设,建设10家规范化社区残疾人庇护中心(残疾人之家),为重度残疾人提供庇护服务。
9.农资经营服务项目。加大支农惠农力度,推行农资经营店规范化提升建设,培育农资经营综合服务中心2家,农资经营示范店20家。
10.农村电网优化提升项目。实施农村电网优化提升,完成49个自然村低压线路改造。
三、责任分工和工作机制
(一)责任分工。县政府办公室负责民生实事工作的协调、督查和考核;县卫生健康局、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医疗保障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邮政局、县供电局等单位是民生实事工作相关项目的牵头单位;各相关部门、乡镇(街道)是民生实事工作相关项目的责任单位。
(二)工作机制。1.建立健全协调配合机制。民生实事项目相关各牵头单位要切实做好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同时要加强协调、指导。各责任单位要按照工作职责,积极配合、主动参与,与牵头单位一起及时帮助协调处理工作中的问题,进一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和良好的工作格局。2.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要认真落实限时办结、责任追究、政务公开等各项管理制度,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县府办督查科将不定期对民生实事推进情况进行督查,并实施督查通报制度。3.进一步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县财政局要优化支出结构,把民生实事项目的有关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各有关部门、乡镇(街道)要将资金配套到位,在争取上级配套、财政统一安排、部门筹措的基础上,多渠道筹集资金。要坚持量力而行,倡导勤俭节约,力争少花钱、多办事。对列入计划预算的资金,要确保专款专用、及时兑现。4.进一步强化督查考核机制。县府办要通过优化考核办法、完善考核程序等,加大对民生实事项目的考核力度。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民生实事项目,是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迫切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件件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部门、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指定专人负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狠抓工作落实。各牵头单位要按照县政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细化方案,分解落实任务,及时掌握本单位所承担实事的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任务全面完成,真正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三)营造良好氛围。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积极发动干部群众,广泛参与民生实事工作,从民生实事项目的方案设计、资金使用、工程质量及运行效应等方面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各牵头单位要加强后续管理,不仅要确保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而且要注重对已办实事的“回头看”,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真正使实事件件落到实处。县传媒中心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认真总结推广好的做法与经验,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民生实事工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