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级部门信息公开 >> 县人民银行 >> 通知公告
索引号73451473X/2018-17745 文号2018-004
成文日期2018-07-24 09:08:50 发布机构县人民银行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组配分类通知公告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 信息索引号:

    73451473X/2018-17745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县人民银行

  • 成文日期:

    2018-07-24 09:08:50

  • 文号:

    2018-004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中国人民银行三门县支行关于金融全面支持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

2018-07-24 00:00 来源:县人民银行浏览次数:

中国人民银行三门县支行关于

金融全面支持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

 

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辖区银行业机构加大支持乡村振兴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目标,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三门县实际情况,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强化金融服务质量,防止金融脱实向虚,严格管控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

二、目标任务

    乡村金融服务更便捷。深化提升乡村基础金融服务网络,建立“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服务体系。发挥县级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三农事业部”作用,鼓励银行业机构向乡镇延伸机构和业务。加快推进“线下”农村服务网点的“智能化”改造,加快布局“线上”服务网络,提高乡村居民办理各项金融业务的效率和满意度。

乡村信贷资源更充裕。充分发挥信贷政策引导作用,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大力支持“三农”和精准脱贫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着力做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金融服务。进一步丰富完善乡村金融产品,研发创新适合乡村的融资、结算、理财、代理等各类产品,进一步优化流程、简化手续,全面满足乡村客户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乡村信用环境更优良。进一步完善和推进信用户、信用村(社区)、信用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全面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工作,切实提高农民的信用意识,打造和谐的乡村金融生态环境。

三、主要举措

(一)乡村金融基础建设工程

1.找准职能定位,强化金融供给

各银行业机构要结合自身市场定位和机构优势,找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职责定位。农业发展银行要强化自身政策性功能定位,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农村土地整治等项目信贷投放。农业银行、邮储银行要继续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增强县域支行经营功能,稳步发展小额涉农贷款业务。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用好用足地缘、人缘和网点优势,坚守支农支小战略定位,发挥好支持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其他银行业机构要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条件下,不断下沉服务重心,加大农村地区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支持。

2.优化网点布局,拓展金融供给

积极下沉服务网点,支持向乡镇下沉小微企业专营支行和社区支行等服务网点,提升支农薄弱地区服务覆盖面和服务功能,不断健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推动现有乡镇网点金融服务升级,鼓励网点向小型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加快智能柜台、多媒体终端等智能设备布设,实现客户自主办理个人业务、互联网预填单等功能,“三农”提供多元化优质金融服务。

3.完善电子支付,丰富金融供给

一是推广电子支付渠道,营造支付环境。深化网上银行、手机支付等电子支付业务的推广应用,加快农村地区现代化支付环境建设,拓展农村电子支付在交通、医疗、公共事业缴费等民生领域的应用;二是创新电子支付工具,提升支付服务。探索与农村实际相适应的个性化、差异化金融服务产品,鼓励辖内法人金融银行业机构结合自身客户性质,开发新型的金融服务产品;三是加强业务宣传推广,提高农户认知度。加强正面科学宣传,消除公众对电子支付不安全的误解和顾虑。同时,要通过反面案例的宣传,对电信诈骗等违法行为起到防范作用;四是完善风险防控,提高电子支付的安全性。加强各种安全策略的制定,理顺维护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监督制衡体系,堵塞可能出现的安全漏洞。

   (二)乡村金融信贷优化工程

1.增强信贷资金供应,扶持重点产业发展

一是支持农业提质增效,助力产业兴旺。各银行业机构要围绕《“鲜甜三门”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布局,积极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金融资源倾斜力度,重点支持小海鲜水产养殖业发展,助推柑桔、甜瓜、茶叶、西兰花等特色农业产业向绿色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积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农村产权抵质押贷款试点,推广农产品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融资产品,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捆绑上下游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

二是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助力绿色经济。加大绿色信贷投放,重点支持绿色生态种植养殖、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及加工流转、设备改造、技术升级等融资需求。围绕我县中国最鲜美小镇、生态休闲小镇、浙江红色小镇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推广旅游开发建设贷款、农家乐贷款、农户生产经营贷款等业务,联动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文创旅游,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支持农村环境建设,助力生态宜居。以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为载体,推广“美丽乡村”系列贷款产品,从小城镇建设、农村环境美化、农房改造等方面入手,提供全方位资金支持。鼓励通过三农金融债、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募集长期资金,支持农村地区安全饮水、通信、生活垃圾处理、水利改造、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2.全面推进普惠金融,帮扶贫困及新型农民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扶贫再贷款和涉农贷款风险补偿优惠政策,继续推动信贷资源向贫困户倾斜,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投放力度,安排专项资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利率优惠。同时,要统筹兼顾已脱贫人口,避免再次返贫。各银行业机构要创新发展农民创业贷款、乡村青年创业贷款、乡贤回乡创业贷款等,支持农民工、农村青年、大学生、转业军人等返乡下乡建设,助推发展“归雁经济”。

3.加强信贷风险防控,有序化解存量风险

    各银行业机构要对各类涉农金融创新业务进行事前风险评估,提前制定风险防范预案。严把信贷准入关、贷前调查关、资产质量关、贷后管理关,严格落实贷款发放条件,加强对涉农贷款资金流向的监测管理,避免资金被挪用,坚守风险与市场并重的稳健信贷经营理念。加速不良资产处置,盘活存量。在内部清收挖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重组、追偿、核销、转让等多种手段,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对外积极主动协调政府职能部门和司法机关,形成合力,提升不良资产处置效率。

   (三)乡村金融信用增信工程

1.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继续推进“三信”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推进信用户、

信用村(社区)、信用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加强对“三信”创建成果在发掘优质客户、创新金融产品和管理信用风险等方面的应用,全面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二是充分利用各类信用信息平台。利用台州市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推动政务信息与金融信息共享,破解银行与涉农企业、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涉农融资效率;三是做好征信宣传工作。各银行业机构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征信宣传,促进“信用三门”建设。举办“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等主题征信宣传活动,“金融直通车”、微讲堂、宣讲堂等形式送金融知识下乡,强化农民金融意识、诚信意识和风险意识。

2.加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践行普惠金融

 各银行业机构要积极开展农村地区的金融知识宣传及普

及活动。在宣传形式上,要针对农村金融消费者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展生动、贴近农村金融消费者的宣传,如采取现场宣传演示、开辟金融类电视电台栏目等方式宣传金融消费知识。将乡村干部、特约商户等作为重点普及对象,培养其成为金融知识义务宣讲员。在宣传内容上,提供农村消费者迫切需要了解的金融知识,如网银的操作、各类金融产品的概念及违反金融法律法规行为的识别等。

    3.健全涉农信用担保体系,完善风险共担机制

在现有小额信用担保贷款和联保贷款的基础上,扩大涉农企业、农户有效的质押品种和范围,提高其信用担保能力。鼓励与农村信贷担保机构、保险公司加强合作,共同探索涉农贷款保险机制,开发“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新产品,农业信贷结合农业保险,建立风险共担机制,着力解决农村贷款担保难问题。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部门联动

    各银行业机构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基层党政组织在网点建设、信用评定、产业选择等方面的作用,及时掌握政府乡村振兴项目规划,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金融需求,整合共享农村信用信息,实现重点涉农企业信贷需求信息共享,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二)强化宣传推广

各银行业机构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详实计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及时总结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经验做法,并于每年11月底前向人民银行三门县支行(信贷调统部)报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年度总结报告,促进经验交流和模式推广。同时,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借助公共媒体的宣传作用,使银行业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三)强化考核评价

 人民银行三门县支行将实施差异化的监管和评价政策,加强对银行业机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和考

核评价工作,并纳入年度综合评价考核、地方政府相关竞赛评比等。

 

 

                                中国人民银行三门县支行

2018711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