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预防和应急并重、常态和非常态结合的要求,以业务为核心,以技术为手段,以管理为保障,依靠资源整合和应用创新,搭建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体系,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先进的手段支持,提高我局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利用3-5年时间,基本建成以县政府综合应急平台为中心,以县人防应急指挥平台为备份,以有关专业应急平台为基础,具备突发事件监测监控、预警预测、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和总结评估等主要功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指挥统一、运转高效、管理有序、保障有力的应急平台体系,在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建设要求
(一)坚持平战结合。应急平台是电子政务应用于应急管理的体现,是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常态与非常态的结合是应急平台建设的重要原则,是保障战时需要、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的基本要求。应急平台建设要实现与日常办公和各类专业应用系统的融合,各类新建应用系统和资源数据库要同步规划与应急平台的连接。应急指挥场所建设应尽可能与日常会议、值班等需要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站在预警和信息发布等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二)坚持资源整合。应急平台建设要依托电子政务网络和公共通信资源,按照业务确定应用承载网络,实现不同网络的有机结合。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要充分依靠已有和新建的各类专业数据库,强化信息共享和内容整合,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孤岛。通信保障系统要以有线通信系统作为基本手段,配备保密通信、电话调度等系统,确保各应急平台之间联络安全畅通;利用蜂窝移动、卫星和集群等多种通信手段,实现现场与平台之间的图像、语音和数据信息的传输。 四、建设重点和进度 在应急平台规划、建设中,要在国家和省、市、县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有关规划和要求指导下,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注意抓住工作重点,优先安排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急需、效果明显、能够迅速发挥作用的建设内容,稳步有序地推进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应急平台建设工作,将其作为应急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来抓,指定有关负责人牵头,组织专人实施,确保取得实效。要结合实际,按照国家、省、市、县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有关规划和要求,明确目标任务,总体设计,分步实施。要充分利用我局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成果,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权责明晰。并将应急平台建设和完善方案报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备案。 二)明确职责分工。要按照全县应急平台体系规划和标准规范要求,负责本局相关领域应急平台的规划、建设、管理,协调本行业各类应急信息资源和指挥手段的互联和共享,建设本行业应急资源基础数据库,并根据要求向县政府综合应急平台提供支持。
(
(
(
(三)健全运行机制。要建立健全应急平台运行维护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平台安全、可靠运行。规范和强化应急数据库内容保障机制,确保及时更新应急信息和基础数据。不断完善平台间信息交换机制,保障资源共享渠道畅通。按照有关保密要求,加强应急平台保密管理,特别要保护好重要信息、敏感数据,防止发生失泄密事件。注意加强应急平台自身安全管理,通过冗余备份、异地容灾等手段,提高应急平台运行的可靠性,满足战时需要。通过开展应用培训、综合演练等措施,锻炼队伍,提高应急平台运行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 四)保证建设资金。要为应急平台建设和改造提供必要的资金,确保本局应急平台体系建设任务按期完成。各类平台运行经费应列入部门预算,优先在现有经费渠道中安排,确实不足部分按照部门预算程序解决。
(